第99章 重回正軌,點評九陰真經
- 武俠:一曲倩女幽魂,黃蓉淚目
- 老王頭
- 2008字
- 2022-06-05 23:12:49
飯后。
邀月同李七夜和黃蓉一同回到了李府。
行至門口。
院內便傳來了纏綿悱惻的琴音。
“人生路
美夢似路長……”
“路里風霜
風霜撲面干……”
“紅塵里
美夢有幾多方向……”
空靈而寂寥。
斑駁卻動聽。
這是李七夜曾經唱過的曲子。
如今彈唱之人,卻是任盈盈。
她生來便是日月神教教主之女。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看起來風光無限。
阿諛奉承之人數不勝數,可真正懂她的人卻從未有過。
就連她的父親,也只是一味地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她,從未真正顧忌過她的感受。
千金易得,知音難覓。
在這個異鄉的晚上,她不勝惆悵。
“何去何從……”
“去覓我心中方向……”
“風仿佛在夢中輕嘆……”
“路和人茫茫……”
李七夜輕聲附和。
嗓音同樣充滿了無限悲涼,卻又包含充沛的希望。
任盈盈頓時想起了了倩女幽魂話本當中那個令她感到心疼的男子。
七夜圣君。
她與他一樣,一樣孤獨,一樣是沒有人理解。
通過這首曲子,她竟然與李七夜產生了共鳴。
任盈盈的眼角處有一滴淚滑落,但心里卻有著前所未有的暢快。
因為她通過曲子,將所有的心事傾訴給了李七夜。
曲畢。
“晚上風大,早點休息。”
李七夜并沒有再多說什么。
但任盈盈卻能夠明白,李七夜已經說了,他通過曲子慰藉了自己的靈魂。
二十三年,她終于找到了那個能和自己心意相通的人,或者說,知音。
……
闊別三日。
李七夜又坐在了同福客棧的高臺之上。
盡管延誤了一天,但是聽眾們的熱情依然不減。
李七夜能從黑木崖中回來,本就是一大幸事了。
“今天,我要點評的是九陰真經。”
隨著醒木聲響,眾人頓時精神一振。
“但說是點評九陰真經,卻是為大家獻上圍繞九陰真經的諸個故事。”
故事?
聽眾們的心頭頓時一陣哆嗦。
之前,李七夜所講述有關獨孤求敗的生平著實是讓他們狠狠的抹了一把老淚。
今天,怕不是又要哭著出門了。
想到這里,很多聽眾都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口袋,生怕沒有捎帶手帕。
“話說,大宋帝國政和年間。”
“宋徽宗命人遍搜普天下道家之書,匯集為一部萬壽道藏,并雕版印行。”
“當時,委派刻書之人,乃是一介書生,黃裳。”
“萬壽道藏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黃裳逐字校對,前后花去整整十年時間,才終于將其復刻完畢。”
“未成想這十年下來,他竟因此精通了天下道學,并自其中明悟出了武學精義。”
“即,上半部九陰真經。”
此話一出,眾人一陣嘩然。
對于他們來講,道學與武學本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碼事。
而一介書生竟然從道學中領悟了武學的真諦。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聽眾當中,有人率先發出了質疑。
“道學是道學,武學是武學,我這輩子,當過和尚,當過道士,學過拳法,學過劍法,道書和經文也沒什么區別,都是說一些讓人云里霧里的話,跟武學根本就搭不上邊!”
李七夜并不理會,繼續說道:
“易經六十四卦中的三百八十四爻,相承人體等同數目的穴道。”
“其中陽爻一百九十二支,陰爻一百九十二支。”
“取陰陽交變而知剛柔互濟。”
“黃裳正是憑此精義,而頓悟九陰真經上半部,練就一身舉世無雙的內功,境界一日千里,一舉突破十重境界,躋身于大宗師之列,與那破碎虛空僅有半步之遙。”
一舉突破十重境界?
與那破碎虛空僅有半步之遙?
開什么玩笑?
武者之路,境界如山。
一山還比一山高,一山還比一山險。
何況,黃裳原本就是個沒有任何功底的書生。
這讓他們如何去相信?
頓時,大廳內質疑聲不斷。
內心的不平衡,令他們無法去相信李七夜所講的話語。
“狗屁不通,世上要是真有這樣的人,我們怎么可能不知道?”
“就是,就是,這種人絕對會名震古今,根本不可能不留下半點傳奇!”
……
就在場面即將控制不住的時候。
終于有人站了出來。
竟是個相貌堂堂的中年道士。
“我相信李先生所說的話。”
他義正言辭地講道。
然而,換來的卻是更多的嘲弄。
“你?你誰啊你!”
“就是,哪來的托兒滾回哪里去!”
道士倒也不惱,只是將聲音提升了一個分貝。
“我,全真教的丘處機,以全真教的聲譽所擔保,李先生所說無錯!”
全真教?
丘處機?
霎時間,大廳內陷入了一片死寂!
近日來到七俠鎮的聽眾,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大宋帝國。
因為這部經書本就誕生于他們的王朝。
所以說起丘處機,他們可能稍感陌生,
但是全真教的名號,自江湖之中可是擲地有聲!
大宋江湖當中有天下五絕。
分別是,東邪西毒,南丐北帝,以及中神通。
其中中神通王重陽冠絕天下,是為大宋江湖曾經的天下第一。
而全真教,便是他一手創建的門派。
李七夜也沒有想到,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竟然也來到了七俠鎮。
只不過,大明江湖中的聽眾們,可不吃他這一套,大宋全真教的名譽,對他們而言也并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所以,很快,便有人打破了沉默:
“道士,你空口無憑,你總要說出些讓人折服的理由來,全真教或許在你們大宋算得上權威,可在我們大明這里,仍是差了點斤兩!”
“你!”
與丘處機同行的幾名弟子頓時握緊了腰間的佩劍。
然而,丘處機卻是瞪了幾名弟子一眼,而后仍舊是心平氣和地拱了拱手,繼續說道:
“不知諸位可知大宋江湖當年的華山論劍?”
華山論劍?
他之所以特意指明大宋江湖,是因為五岳山脈綿延不絕,幾大皇朝當中皆有華山,加上前綴是為了避免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