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王重陽與林朝英
- 武俠:一曲倩女幽魂,黃蓉淚目
- 老王頭
- 2125字
- 2022-06-06 06:05:35
“且說黃裳將全篇九陰真經傳授予岳武穆的副將之后便銷聲匿跡。”
“這位副將最后又將九陰真經藏于倚天劍當中。”
“但倚天劍當中的九陰真經,實則是他憑借記憶所復述的九陰真經拓本。”
“而九陰真經的真跡,卻是自他逝世之前,便同那獨孤九劍,一并流入了江湖。”
“他至死都未尋到真跡的下落,故而將自己的遺愿托付給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
“岳武穆的副將名為王貴,他那同父異母的弟弟,正是王重陽。”
講到此處,丘處機頓時精神一振。
沒想到,自己的家師竟然還有個同父異母的兄長。
確實,后來家師的確完成了兄長的遺愿,不過李先生應該不僅僅是要講這個吧。
難道說,這第二個關于情的故事,竟是跟自己的家師有關?
高臺上。
李七夜話鋒一轉,道:
“王重陽生于大宋王朝,少時因憤恨金兵入侵,故而棄筆從戎。”
“他不僅接受了兄長的遺愿,還繼承了岳武穆的遺志。”
“時值南方淪陷,他大舉義旗,與金兵對敵,占城奪地,不遺余力。”
“當時僅有兩千人馬的他,曾單槍匹馬殺入敵營,將叛徒當場格殺。”
“并歷時數年建成‘活死人墓’,在其中暗藏器甲糧草,作為起事之根本。”
“只恨朝廷怯懦畏縮,再加上他剛正不阿的性格,得罪了當朝不少的文官。”
“故而自京口北一戰,他被金軍所包圍,孤立無援,全軍覆沒。”
“由于將士死傷殆盡,王重陽憤而出家,更是自稱‘活死人’,獨自一人居住在‘活死人墓’中,不愿與金賊共居于青天之下。”
原來,家師竟還有這樣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去。
丘處機深感慚愧。
他枉為王重陽的大弟子,對自己師傅的了解,竟是比不上眼前的這位說書先生。
同時,他也開始疑惑起來。
要知道,如今的‘活死人墓’依然存在,但卻是教規當中的禁地。
為何家師要將‘活死人墓’列為禁地,李七夜定然知曉緣由,于是他便耐下心來,繼續聽了下去。
“王重陽消極避世的消息,傳到了另一個人的耳中,林朝英。”
“林朝英是他曾經的敵人,或者說,志同道合的競爭者。”
“她自活死人墓前咒罵了七天七夜,王重陽終于按捺不住,遂出洞與之相斗。”
“然而林朝英此舉,正是為了激他出關,是怕他一蹶不振,后半生埋沒了自己的一身武藝。”
“二人經此一場變故,化敵為友,攜手同闖江湖。”
“林朝英對王重陽情深意切,欲待委身相事,與王重陽結為夫婦。”
“當年兩人時不時的矛盾斗爭,其實也是林朝英故意為之,目的在于和王重陽親近,只是她生來便心性高傲,不愿先行開口。”
“王重陽又何嘗不明白林朝英的心思,但邦國之仇銘記于心,他不論如何都無法遺忘,所以面對林朝英的深情厚意,他只能裝癡喬呆,故作不知。”
“兩人本已化敵為友,但王重陽不曾解釋,所以隔閡就越加深刻,他的行徑讓林朝英認定對方是瞧不起她,所以怨懟便自心中蓬勃而生。”
“最終,兩人相約在終南山上比武決勝,斗了幾千招,始終難分勝敗。”
“于是,林朝英借此和王重陽打賭,石頭上刻幾個字,如勝過王重陽,他就必須在出家為道士與跟她一起在古墓中長相廝守之間作一選擇。”
“王重陽輸了,因為林朝英提前自手中放置了一塊化石丹。”
“可即便如此,林朝英也沒有得償所愿,王重陽把自己所建的古墓讓給了她,自己則另在古墓不遠處蓋了全真觀,出家成為了道士。”
李七夜講到此處,終于還是有些沒耐心的聽眾開始不滿起來。
“喂,李先生,你講了這么多,好像跟九陰真經不沾邊啊!”
聽到這人一說,本有些沉浸在故事當中的聽眾們也頓時跟著嚷嚷起來。
“對啊,你剛才不是說,要講的是圍繞九陰真經的故事嗎?”
李七夜卻也不惱,只是說了句稍安勿躁,便繼續講道:
“林朝英移居古墓后,參透了王重陽刻錄在古墓的武功,更潛心苦思,創出了克制他諸般武功的法子‘玉女心經’。”
“明日隔山岳,生死兩茫茫。”
“而后十年,王重陽苦心潛修,光大了全真教,更是參透了清凈虛無的妙詣,自華山論劍中完成了兄長的遺愿。”
“這時候,他才得知林朝英早已經自活死人墓中撒手人寰,念及對方對自己的一片情癡,又想到此時人鬼殊途,他的心中沒來由地生出了傷感,故而悄悄進入墓中,在這位曾經的江湖舊侶的畫像前緬懷良久。”
“待到情緒平復之后,他才自古墓之中故地重游,見到了林朝英生前為自己所繪的畫像,以及兩間石室頂上的遺刻‘玉女心經’。”
“王重陽縱橫江湖幾十載,自負武藝卓絕,就連其他四絕都要甘拜下風,但‘玉女心經’中所述武功驚為天人,招招皆是他全真武功的克星。”
“想到自己畢生心血竟被林朝英這名女子堪破,他頓覺心灰意冷,無奈退出了活死人墓。”
“而后他自深山中結了一間茅蘆,一連三年足不出山,苦心鉆研‘玉女心經’的破法,然而卻深感乏力,幾乎算是一籌莫展,也就是這時候,他才想到了九陰真經。”
“他雖然決意不會修煉九陰真經,可即便是草草翻閱了幾頁,憑借他的過人天資,也足夠領悟其中要義。”
“也正是憑借著九陰真經,他才破解了‘玉女心經’的招式,并在全墓最隱秘的地下石室頂上一一刻出了破除‘玉女心經’之法。”
“石室頂下擺放著幾具空棺,王重陽此舉正是為了讓林朝英后人于臨終入棺之際得知全真教創教祖師的武學,實非玉女心經所能克制。”
“可當他將最后幾個字刻完之時,才發現石頂的縫隙之中,藏有一封早已經泛黃的信箋,其中字跡正是出自林朝英之手。”
“原來,她早已料定王重陽會來此地緬懷,更是因‘玉女心經’生出好勝之心,最終找出破解的方法刻于此處,故才自此處的縫隙中塞入了這封信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