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藝術博物館
- 董捷主編
- 1758字
- 2022-05-20 15:00:27
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主編推薦

倫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是英國最著名的廣場之一,國家美術館便坐落在廣場的正北面。館內藏有2300多幅畫作,大多為永久藏品。從達·芬奇、拉斐爾、提香,到塞尚、凡·高,這里幾乎囊括了13世紀至19世紀間所有名家之作。該館對意大利早期文藝復興,以及17世紀荷蘭和西班牙繪畫的研究和梳理更是首屈一指。

蓓爾美爾街100號
不同于歐洲其他傳統藝術品收藏機構,國家美術館的成立與發展相對較晚。1824年4月,下議院購入銀行家約翰·朱利葉斯·安格斯坦(John Julius Angerstein)的38幅藏品,作為國家收藏的核心,供所有人參觀,拉開了國家美術館創建的序幕。當時這些作品被安排在倫敦蓓爾美爾街100號(100 Pall Mall)的一棟別墅內展出,于1824年5月10日向公眾開放。在此之后,國家美術館不斷購入各類藝術品,同時也接受各界藏家的捐贈,如收藏家威廉·霍爾韋爾·凱爾(William Holwell Carr)臨終前委托其子將他收藏的35幅畫捐贈給國家美術館,因此美術館的早期收藏日漸豐富。后來,蓓爾美爾街100號的沉陷使得美術館短暫搬遷至150號,新場館空間較小,不斷的捐贈、購買使美術館陷入了擁擠不堪的窘境。小說家安東尼·特羅洛普(Anthony Trollope)曾評價道:“昏暗、沉悶、狹窄的房子,不適合展出它所擁有的寶藏。”

19世紀英國畫家詹姆斯·波拉德描繪的特拉法加廣場

1831年,議會同意為國家美術館建造一座新館,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將位置定在特拉法加廣場。1838年,這座建筑最終修建完成。受傳統審美趣味的桎梏,美術館成立后的前30年間,受托人大多將目光停留在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上,以15、16世紀的意大利繪畫為主要收購對象。這種保守使美術館錯失了幾次收購其他風格杰作的機會,甚至在1847年至1850年間,美術館沒有新增一件藏品。
1851年,皇家學院院長查爾斯·勞克·伊斯雷克爵士(Sir Charles Lock Eastlake)被任命為館長。他擁有超過受托人的決定權,在其主導下,意大利北部和早期文藝復興的藝術大師逐漸被鑒賞家認可,皮耶羅·德拉·弗蘭切斯卡的《基督受洗》和保羅·烏切洛的《圣羅馬諾之戰》得以來到倫敦。1851年,透納(J.M.W.Turner)去世后,他的全部作品被國家美術館收藏。
1867年,愛德華·米德爾頓·巴里(Edward Middleton Barry)在美術館中央的位置建起了帶有圓頂的正八邊形大廳,盡管這種文藝復興風格在當時并不受人歡迎,但希臘十字形空間結構為美術館的后期建造提供了強有力的軸向規劃。
查爾斯的繼任者弗雷德里克·威廉·伯頓爵士(Sir Frederick William Burton)更關注18世紀的藝術品,他從英國的私人收藏中為美術館購得一部分杰作。1897年,為了更好地收藏和展示藝術品,1790年之后的作品被遷往米爾班克(Millbank)的展館,即泰特美術館的前身。

中央八邊形大廳的圓頂
20世紀初的農業危機導致許多貴族家庭出售他們的藏畫,美國富豪借此大量收購英國藝術品,這直接促使英國成立國家藝術收藏基金會,以阻止藝術品流向美國。在該基金會的努力下,包括委拉斯開茲的《鏡前的維納斯》等諸多名作得以進入國家美術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英國的收藏家保持著他們的捐贈熱情,包括1910年喬治·薩爾廷(George Salting)、1916年奧斯丁·亨利·萊亞德(Austen Henry Layard)和1917年休·萊恩爵士(Sir Hugh Lane)的大量捐贈。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美術館的藏品被緊急疏散到威爾士各處,包括彭林城堡(Penrhyn Castle)等地。1940年法國戰役期間,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藏品,有人提出將作品搬往加拿大,首相丘吉爾否決了這一提議,他在給館長的電報中說,即便是將它們埋在洞穴和地窖中,也不能讓一張畫離開英國的國土。戰爭中,為了提高士氣,音樂家瑪麗·海絲(Myra Hess)和其他藝術家在美術館的空樓里舉辦午餐音樂會,當時的藝術評論家赫伯特·瑞德(Herbert Read)稱其為“在轟炸和破碎的大都市中的文化挑釁前哨”。
戰爭結束后,美術館的收購工作越來越困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大師作品的市場價已經遠遠超出預算。如果沒有公眾的支持,此后的收購幾乎無法進行。1985年,美術館的政府購買補助金被凍結,好在保羅·蓋蒂爵士(Sir Paul Getty)捐款5000萬英鎊,從而使美術館得以進行不少重大購買項目。
1975年美術館完成了北翼的修建。1985年4月,賽恩斯伯里三兄弟捐款擴建國家美術館,1991年由伊麗莎白女王宣布賽恩斯伯里側翼(The Sainsbury Wing)開放。側翼位于美術館西側,專門放置13世紀至14世紀年代較為久遠的藏品。
眾所周知,擁有大量藏品的倫敦國家美術館是一個慈善機構,其收藏均屬于英國公眾,以免費參觀的方式向大眾開放。不過,不定期舉辦的特展需要收費,觀眾購票時可自行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