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青山學堂正式開學
- 新婚夜!嫁給紈绔世子后我真香了
- 我不怕癢
- 2263字
- 2022-09-22 22:19:51
謝茯苓笑了一聲,轉身,道:“趕緊選茶點,選完早點回去睡覺。熬夜老得快,還容易變丑。”
說著,她挑了個大食盒放在桌子上,連碟子都沒要,直接拿糕點往里放。
朱南星喉結動了動,上前幫忙。
兩人在茶樓挑了茶點,又去一個零嘴鋪子選了很多果脯、豬肉脯等吃的。
半個時辰下來,三人都拎了不少東西。
出城時,文竹都驚了。
他上前從謝茯苓手中接了食盒:“城外有人巡邏,我們需得盡快離開。”
朱南星點頭。
三匹馬,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回去的路上,不如來時這般輕松,馬匹負重前行,走得有些慢。
到達駐地時,天際已經泛白。
馬停在院子外,立刻有早起的侍衛上前接過食盒、包裹等物件。
謝茯苓讓他們動靜輕些,別吵醒了守夜剛睡下的侍衛。
叮囑完,轉頭,卻見朱南星已經牽過一匹馬。
她愣了一瞬:“你又要走了?”?
謝茯苓以為,分別的次數多了,她都已經習慣了。
結果,知道朱南星要走,心尖、鼻腔和眼眶就開始不受控制地泛酸。
罷了罷了。
眼下,戰事要緊。
她輕掂了一下手中的茶點,問朱南星:“不陪我吃個早飯再走?”
朱南星輕甩韁繩,就要回話。
謝茯苓立刻截斷他的話:“算了,別吃了,你趕緊走吧。”
趁著天色還早,路上沒人,趕路最安全。
她將食盒放在門邊臺階上,從里面拿了好幾樣茶點,用油紙包好,遞給朱南星。
又取了個水袋,一并塞給他:“好好吃飯,好好休息。”
朱南星躍上馬背,低頭,笑了一聲:“除了這兩句,就沒什么別的想說的?”
謝茯苓想了想,補充道:“一路平安。”
話音落下,朱南星的臉上似乎閃過一絲絲失望。
不過,他馬上換上燦爛笑容:“走了!”
謝茯苓點頭。
朱南星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用力扯了一下馬鞭:“駕!”
馬蹄踏著晨光,消失在晨霧彌漫的小徑上。
謝茯苓在門外站了良久。
--
朱南星一走,日子又開始照舊。
如今天氣漸暖,又到了一年春種時節。
朱南星帶人在前線沖鋒陷陣,蕩平叛軍,謝茯苓則將手下的一千人分成幾批,一批清掃戰場,一批修屋建房,一批幫著百姓春種。
四月中旬,宜農種。
田間地頭,播撒的水稻種子已經長至筷子那么長,放眼看去,綠油油的。
兩場雨過頭,河里長水,百姓們都忙著引水入田,松土耕田,為栽種秧苗做準備。
謝茯苓山上田間跑著,監督干活。
程琨爵寫信來,說清河郡春種已經完成過半,還派人運了許多余糧過來,讓謝茯苓記得接收。
同信一起到的,還有金櫻子和小丁香。
小丁香幾日前剛過了兩歲生辰,如今說話已經足夠清晰,而且,整個人白白胖胖、軟乎乎的。
一見面,她就長著小手撲過來:“抱抱……”
那小奶音,又甜又軟乎乎的。
謝茯苓一把抱起她,逗她笑:“這么久沒見,小丁香還記得我呀?”
小人兒有些害羞,看了看謝茯苓,又扭頭看她娘親。
金櫻子溫柔地引導:“丁香,叫小嬸嬸。”
“小嬸嬸……”小奶音喊了一聲,扭頭鉆進金櫻子懷里,再也不肯出來。
謝茯苓心都化了。
奶乎乎、白嫩嫩的小孩子,真是可愛極了!
以前,她怎么沒覺得小孩可愛呢?
丁香除了肉肉多了點,相貌和性子都像極了金櫻子,大約是因為一直由金櫻子親自帶著的緣故。
謝茯苓把生辰禮小金鎖給丁香戴上,才抬頭問金櫻子:“遠志不是說,讓你們留在豐城么?”
金櫻子輕拍著丁香,應道:“豐城太遠,我想離遠志近一點兒……
弟妹,你放心,我們母女一定不會拖累你。
我除了帶丁香,還可以幫你做事。”
說完,她神色略帶著一絲忐忑,小心看著謝茯苓,生怕自己給謝茯苓添麻煩。
謝茯苓張了張嘴。
自她認識金櫻子起,金櫻子就是個膽小又敏感的人,說話小心翼翼,生怕惹人不快。
如今,這習慣也還沒改掉。
謝茯苓主動走過去,挽住金櫻子手腕:“你和小丁香,怎么會是拖累呢?
我正愁沒人幫忙,幸好你來了。
任務我都幫你安排好了,你可不要嫌辛苦,自己中途跑路了。”
聽到她的話,金櫻子眼含淚光,神色堅定:“我不會跑路的!我一定會好好做,不讓你失望!”
“那,我們就說定了?”謝茯苓笑問。
金櫻子用力點頭。
因為母女倆趕了有一陣的路,謝茯苓先安是帶著金櫻子逛了一圈現在居住的村鎮,接著,給金櫻子幾天的休息時間。
而她自己,則帶了夏冰去找木匠。
除了春種,她計劃辦個學堂,讓適齡的孩子們能夠入學堂認認字。
謝茯苓是行動派,說干就干。
她在鎮子上選了一所寬敞又明亮的房子當學堂,又找木匠做了書案、凳子。
此外,還畫了圖紙,做了無數能寫寫畫畫的白板。
有了白板,沒有粉筆,干脆就地取材,帶人上山選木材,燒制木炭,制作筆……
一切準備妥當,春種結束。
五月初,坐落于青山鎮的學堂,青山學堂正式開學。
方圓二十里,凡是年滿六歲的孩童,皆可入青山學堂學習,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學子們每日只需上四個時辰的課,上午兩個時辰,下午兩個時辰。
上午兩個時辰,跟著夫子來識文斷字,下午,半個用來學史,余下的一個半時辰則是按學子興趣愛好劃分活動。
喜歡女紅、書畫的學子,跟著金櫻子學,將來可往刺繡方向發展,有一技之長傍身,能養活自己。
喜歡武的,則跟著墨九學騎射武術,將來可以保護家人,也可入軍營、保家衛國。
起初,謝茯苓沒抱多大希望。
她估計著,能招收到二三十個學子,已經算是不錯了。
畢竟,如今世道不好,戰亂未歇,百姓靠著種田吃飯,多個孩子就多個勞動力。
卻不想,開學當日,學堂外人山人海。
除去大部分看熱鬧的,還有不少送孩子來辦入學手續的百姓。
謝茯苓人才到,就被百姓們給圍住,激動地詢問——
“郡王妃,您的學堂真的不收束脩么?”
“咱們尋常百姓家的孩子,也可以進去念書?”
“我家兒子快二十了,大字不識一個,可不可以也去學堂跟著識字啊?”
……
一時間,人聲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