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炒米糖
- 漁夫的娘子
- 米飯加點糖
- 3738字
- 2023-01-31 09:00:00
“砰……周跛子說?他不說你就不知道了?他們住在后窩那邊都知道情況了,你天天在外轉悠不知道?非得村里人走完了你才曉得是吧?楊府選了蠢貨,你腦袋也跟他一樣蠢是嗎?”里正大兒子暴躁的對兄弟罵起來。
“還不死出去統計有多少家沒糧食的,統計好了快去楊府親自稟報楊老爺,村民一旦打開了封口,想重新封就等著做夢吧!到時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里正四兒子這會才如夢初醒,忙不迭的跑出門打聽情況。
周興平到前街特地選了人口多的地方,斷斷續續的在大戶人家門口散賣田的消息。
“我說周跛子,你們這田地房子價錢也太忒低了,你舍得賣呀?”
周興平聞言冷笑道,“舍得賣,現在賣了我們還能見倆錢,如果握手里一年年幫人白種白辛苦不說,還得我自己自掏糞肥種子錢,種到最后全家老小餓死圖什么呢?”他憤怒的話音落下,圍觀打聽的人都沒聲了。
現在是人丁不旺的人家糧食被搶,那明年人丁不旺的人家不種田了,豈不是輪到他們這些人口多的家了?自己家兄弟是多,可是架不住為楊府拼命死呀!
“俺說倪大哥,俺家的房子田地你咋要?”李明遠開口詢問最先想要田的人。
“明遠,俺剛剛是心動你的田了,可你們周家的田不是一畝兩畝呀!這一時半會哪能說買就買了……”
“倪大哥,不行田地俺每畝再給你讓五百個錢,俺家的田你們是知道的……”
“興平兄弟,這不是田不田的事情,主要是你家的田太多了,這樣,我回去跟俺兄弟們商量商量,明天買不買給你個答復行嗎?”
“行吧!”周興平臉上掩飾不住的失望,還是點點頭跟李明遠耷拉著腦袋回去了。
“我說老倪,不就幾十畝田嗎?這么便宜你都不買,不怕被人惦記去明兒就沒了?”人群里有人開玩笑道。
“哼,我孬子嗎買燙手木炭?楊府現在把村里大半人丁不旺的人逼走了,剩下的就該逼俺們了,我花錢買田回來,我給他出種子出糞肥出人工栽忙,然后累死累活的收糧食上來,白白的拱手送給楊府?俺這么賤呀?還出人幫楊府守大門!”
看熱鬧的人立刻安靜了下來,臉上戲謔的神色消失的無影無蹤的,周跛子跟村里被搶糧的今天,就是他們這些大門戶的明天。
“都回家插死門,守他娘的守,俺們說不定前面死,后面楊府就上門搶俺的糧食了,”說罷男人們一甩手散開回家了,前街熱鬧的地方瞬間如同鳥獸散。
等楊府主子爺知道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兩天后了,楊老爺茶盞都打爛了十多個。
“去村里換糧的有哪些人?”他陰冷的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小廝問道。
“有……有……是九旺管家大人去換的老爺?!?
“來人,吩咐賬房帶著賬本過來,”楊老爺對門外罩房吩咐道。
“老爺不好了,”一個年齡略大的仆人急匆匆的跑進來,上前低低的在楊老爺耳邊說了幾句,臉上都是焦急的神色。
“有多少要走的?”楊老爺壓抑著怒火問。
“大半個村的人都要走,入口也沒人巡邏了,老爺怎么辦?”下人臉上隱隱已見汗漬了。
楊老爺抬手又砸了一個茶盞,牙縫里擠出話來,“帶人去把九旺子給我抓起來,你親自跟盧里正兒子安撫哪些村民們,告訴他們明天該給他們的糧食一粒米都不會少的,另外村里不給田地房子買賣,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明白,”仆人轉身小跑著出門了。
楊府的賬房被匆匆的請了過來,進屋都站穩就被要了賬本。
楊老爺越看臉色越陰沉,“最近粗糧劃出一百二十袋子,精糧怎么才入庫三十二袋?”
“精糧不是老爺讓管家拿手條撥走了嗎?”賬房先生奇怪的回道。
“手條?條子還在嗎?”楊老爺急忙問道。
“在的老爺,”賬房先生從一個木盒里仔細拿出一張憑據來,看著楊老爺臉色陰沉的都要滴水了。
“原來是你!藏的可夠深的九旺子,”楊老爺揚起陰測測的冷笑,“今日本老爺不給你千刀萬剮了,都不足以解我楊家之恨!派人去把糧食攔下來,帶我去關押九旺子的地方?!?
賬房先生臉上都是駭怕,“九旺子便是楊府一直尋找的內鬼?那他們這些人豈不是整天與死神為伍?”
楊府發生了什么村民并不知道,里正四兒子陪著楊府的新任大管家,挨家挨戶的發糧食,來到周家他還特地交代周老頭,非常時刻村里人應該以團結為主,為了安撫周父,還多給了周家半袋粗糧。
周興平看水清一點都不意外的模樣,忍不住開口問道,“水清,你怎么知道楊府一定不會放俺們走的?”
水清停下炒米的手,“周興平,我麻煩你動動腦袋好不好?楊府已經被流民殺進門了一次,難道放村民走還想被流民們滅門嗎?一旦村民們打開了入口,說不好會有村民趁亂里應外合撞楊府呢?”
“你以為楊府怕的是流民們?他怕的是本村知根知底的村民呀!你用自己不大的腦袋想想,村里第一次被打搶的情景,不就是本村的村民帶頭配合外人打的嗎?”
“你不也聽大妹婿說了嗎?那些根本不是什么流民,那是跟楊府有過節的人,對準給他們府來個一鍋端,當時要不是盧里正敲鑼村民去幫忙,現在還有屁的楊府耀武揚威呀!”
“所以不用你的腦袋,用你的大腳趾想也知道,能做出被腦袋夾搶糧食的事,肯定不是楊府主子的安排呀,除了他那管家從中間把糧食貪污了,還能是哪個呀?”
“有錢的地主老爺想的比你精明,你以為人家只會算計貪婪嗎?在生死關頭,人家也會權衡利弊得失的,單看他讓村里給他種三年田就明白他的韜晦處了?!?
“你,掰開你的腦仁捋捋,現在有哪個莊比得過豐安莊人口全乎?還有哪個大官人地主家,還可以照常種田收糧食的?”
“你看看豐安莊的外面,四周都是快要淹沒人的枯草,你知道外面現在荒涼蕭條成什么樣了嗎?你們多久沒出去成車的拉死人埋了?你夜里還能聽到柵欄處的哭聲嗎?”水清覺得周興平真是安逸日子過久了,腦袋就是一團漿糊做的。
周興平張了張嘴乖乖的閉上了,被水清說的一句反駁的話都沒了,無言的坐去灶洞跟前燒火。
米炒好端出來晾涼裝起來,接下來十多天都沒在碰它了。
直到過年那天下午,水清燒了一鍋米飯出來,用辣椒炒了風干泥鰍甲魚,今年想去套兔子野雞一只都沒套到,村子三令五申的不給出去,好在家家戶戶都有番薯芋頭糧食,也讓他們安心的窩在家里聽話了很多。
“好吃!”三個孩子吃的像小豬搶食一樣,端著米飯碗大口大口的扒拉起來。
“吃慢點,娘明天還給你們做一頓米飯,水清對著孩子眨眼笑。
三個孩子聞言齜牙開心,“白米飯真香!”
年夜飯吃完泥鰍帶著弟弟妹妹去溫書,他爹娘照例坐著守歲,水清覺得坐著干冷沒事做,煮了一鍋毛芋頭出來搗成泥,給捏成小魚放著初一吃,這是每年雷打不動的正月初一口彩。
“真快!咱們來豐安莊都已經過了四五年了!泥鰍從八歲到十二歲了,甜瓜九歲,稻香都有七歲了!”水清低聲喃喃自語起來。
“對了興平,地窖里的鹽最多能吃到年冬,還得加上那兩罐鹽水,我們大人是一口鹽都不能吃,”水清捏著毛芋頭嘆氣的說完。
“要不我偷偷的出去打野豬,然后拉去跟楊府換……”
“你傻呀?楊府明確不給村民出入了,你打野豬去找他換鹽?這不就明擺著告訴他你出去了嗎?等年冬鹽吃完了再說吧!好在當初做食磚多少放了一點鹽,到時候沒鹽了給孩子吃那個,”水清心里是在苦也不能苦了她孩子。
周興平起身把捏好的面魚罩起來,回來坐著烤火發呆。
夜里看著孩子們睡著了,水清端炒米來到鍋屋,開始了她的炒米糖大業,今年算是三個孩子最快樂的一年了。
春上時不時的吃番薯糖,夏天吃糖拌胡柿子、黃瓜,還有他爹時不時從外面摘回來的刺梅野果子,秋天吃地燈籠果,家里花生瓜子管夠,天冷下雪糖片每天都能吃上兩片。
水清只會做這些不帶油鹽的東西,這些東西也是她小時候的記憶,什么地瓜干,地瓜糖等等,現在她把這些東西做給她的孩子們吃。
周興平熟練的燒火熬糖出來,看水清把炒好的米倒進鍋里翻炒起來,就像做瓜子糖片一樣,他看了一會才坐下看著燒火。
這幾年他跟著學了不少生存的本事,最典型的就是家里缺油吃了,水清就把花生剝了炒半熟碾碎,兌上水沒日沒夜的熬素油出來吃,很大的解決了艱苦條件下的日子。
“里正四兒子現在是俺們村里正了,昨天才公布出來的,”周興平悶聲說了一句。
“楊府扶持他的嗎?”水清忙碌的手一頓。
“嗯,楊府說他這次避免了村里招災,完全可以接替他爹的位置了,俺感覺他跟他爹差遠了,”周興平覺得里正大兒子完全可以的,四兒子看著不咋樣嗎!
“你都不服他,那前街的人服他嗎?”水清笑道。
“不服也得服呀!就那管家搶糧食這事,村里哪家人不知道?問題是只有他出頭去楊府理論了,就沖這一點楊府里正位置給他不為過,”周興平也好笑起來。
水清對誰當里正并不好奇,誰當里正她不也照常吃飯喝水嗎?也沒表示多大的驚訝。
子時剛完一鍋香甜的米糖出鍋了,切了兩個半盆的交給周興平,“一盆給花兒家,另外一盆給他爺那邊,趁現在黑夜沒人看見送過去吧!”
周興平起身拿了一塊嘗嘗,“這就是炒米糖嗎?脆脆的,口感跟瓜子花生的味道還是有區別的?!?
水清把剩下的切出來放罐子里裝好,又單獨裝了一碗出來,留著周興平跟孩子明天醒來吃,鍋里放上水蓋好吹熄了燈,回屋洗漱了一番先一步睡覺了。
“這是你媳婦做的?”周母接過炒米糖看了半天不知道是啥。
“嗯,明天平安他們別過去拜年了,越是這個時候家里人越不能出門,那個炒米糖三個孩子吃不動,可以用水泡軟了再吃,”周興平小聲的交代道。
“我曉得了,”周母高興的端碗送進屋里放好,出來端了一碗糖片給兒子吃,“這是你妹送來給俺們吃的,你端回家給泥鰍他們吃。”
周興平拿了一塊嘗,“這個我不要了,蓮花給俺家也送了,我回去了,”他說完扭身頂著大雪回了家,屋里給他留了一盞油燈,進來烤了一會火才上床睡下。
水清早上睜開眼起來,看見門口和窗戶上堆滿了厚厚的雪,院子里周興平帶著孩子們在堆雪人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