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接二連三
- 漁夫的娘子
- 米飯加點糖
- 3377字
- 2023-01-27 09:00:00
“都過來吃飯了,”水清伸頭對著小屋喊了一聲。
周興平帶著孩子正在打理家里的馬匹,聽見喊聲帶著孩子們出來洗干凈手,進屋意外的看見桌子上的面魚,水清把幾個小的面魚都刷上了麥芽糖,刷糖的自然是給孩子們吃的。
“你磨麥子了?”去年春收的時候水清交代他趁人不注意,帶點麥子回來留用,打魚的漁戶人家都有一個習慣,就是一個家不管再怎么窮,正月初一那天全家老少都要吃年糕做的魚,這叫“年年有余”,有吃不起年糕的就用粗面做,總之彩頭是一定要吃的。
“哪舍得把那點麥子磨了!這是毛芋頭蒸熟了做出來的,快點過來吃一會涼了噎人,”水清把碗筷擺好催促道。
“有糖!哥哥,娘給面魚放糖了,”稻香咬了一口甜甜的小魚激動笑道。
甜瓜一聽甜的連忙拿起一個就吃,“真是甜的!”
周興平看三個孩子吃的歡快,他臉上的笑容濃稠的都化不開,在有限的生活條件里,水清是想盡辦法給自己孩子吃點甜的新鮮的。
“娘,給你和爹也沾點甜的,”泥鰍把手里的面魚在他娘的面魚上擦了擦,然后又給他爹的也擦了擦,才開心的吃著自己的面魚。
兩個小的看見大的如此,也跟著有一樣學一樣的做,正月初一一家人在甜面魚里過完了。
晚上三個孩子睡著了,水清進屋拿出一個麥苗籃子出來,把麥苗從稻草上倒下來洗干凈切碎,進屋端出一盆番薯洗好放鍋里蒸熟。
“蒸成什么樣?”周興平過來幫忙問道。
“你用手能抓成泥就行了,”水清低聲回道。
“那可以了,”周興平用鍋鏟挨個把鍋里番薯壓碎,直到變成糊糊了才放下鏟子。
水清起身把切好的麥芽倒進鍋里,攪拌了好半天確定均勻了才蓋上鍋蓋,“走吧睡覺,”她說著打了一個哈欠忙活了小半夜。
“不煮了,明天發酵也是半夜熬出來,這東西熬出來的糖可香可甜了,容易被人老遠聞見就麻煩了,”水清伸了一個懶腰解釋道。
“好,”周興平聽勸的停下手里的活,上次冬至做稠糖他不在家,回來聽孩子們說也是水清半夜起來熬的。
初二早上水清一覺睡到中午起來的,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鍋蓋看鍋里,已經出了很多水了又給蓋上。
回到堂屋吃完飯,陪著孩子溫了一個時辰的書,然后去菜園地溜達了一圈,晚上一家人吃了烤紅薯喝了一點稀飯,一天啥也沒干結束了,半夜起來端著油燈進鍋屋,把番薯撈起來擠發酵好的汁液出來。
周興平迷迷糊糊的走進來,“要燒火了嗎?”
“可以燒了,”水清把鍋洗干凈一盆番薯水倒進去,讓周興平大火給煮開兩滾,她把番薯殘渣倒進盆里,把濾布洗了再過來也不遲。
周興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看見鍋里渾濁的水慢慢的變了顏色,開始變的黏稠紅郁起來。
“可以了,”水清甩了甩兩只手,把番薯糖舀進白罐子里裝好,鍋也不洗兌上水蓋著留天亮煮早飯用。
周興平使勁嗅了嗅空氣里甜味,怪不得水清不敢白天熬它,這甜味能香出二里地遠,他伸手從鍋邊沾了一點遺留的糖汁嘗了嘗真是甜!別說孩子喜歡吃了,那大人也不例外愛吃。
水清回到堂屋舀了一個小碗出來,又留了一個大碗,“明早這小的你送去花兒家,這碗大的送去他爺那邊,那邊三個孩子都還小正是吃的時候,這半罐子都留給他們兄妹三個了。”
“好,”周興平跟進來答應下來,吹熄燈上床睡覺。
第二天水清還在睡夢里他就把糖送去了,回來把煮熟的毛芋頭剝皮丟進昨晚做糖的鍋里,早上三個孩子吃的笑瞇瞇的開心。
這樣的日子平靜且無味的持續到正月結束,二月的中旬的時候地上的雪開始融化了,河邊的柳葉都變的青綠了起來。
水清把母芋拿出來栽地里發芽,毛芋頭一個一個種好,菜園子里撒滿了菜種子,還把空地里的秧架子搭好。
自從開始化雪后,周興平也變的忙碌起來,田里需要除草捉蟲斬漏子,貓完冬的人三三兩兩扛著鐵鍬出來下田干活。
“三嫂你在菜園子里呀,讓我好找!”蓮花端了一個碗里面還有一點點豆子。
水清起身拍拍泥巴手問道,“怎么了?”
蓮花左右看了一下上前道,“三嫂我想跟你學那個稠糖,俺家麻蝦吃不下粗糧,正月里你讓三哥送來一碗糖稀,我每天煮毛芋頭對米油拌進去,他才能勉強頓頓吃半碗飯。”
“可以,你跟我來,”水清帶蓮花回家打開袋子,從里面舀了滿滿一碗麥子給她。
“這是去年春收的時候,我讓你三哥偷偷弄回來的,他忙活了十幾天從我們自家田里,跟其他幾戶人家各弄了半袋子,泥鰍兄妹吃飯胃口也不好,我也是靠做這麥芽糖哄著他們吃飯。”
蓮花聽了臉上頓時羞愧了起來,“都是當娘的,俺竟然沒有這個心思打算。”
水清聞言笑道,“我這么做也是屬于品行不好的,不過為了孩子,我還是踩了臉皮讓你三哥弄回來留著,等過了困難時期有麥子了,我們就大大方方的做麥芽糖。”
“俺們自己的田留點麥子還偷偷摸摸的,這是什么道理世道呀?”蓮花臉上多了一些氣憤。
“能給孩子吃口飽飯不餓著,已經是很厲害的父母了,等他們長大了就曉得日子有多艱難了,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候,對了,你回去把麥子鋪平在打濕的稻草上,然后隨便灑點水放屋里保暖著,一直等麥芽長出手指長,就可以倒出來切碎。”
“洗一盆番薯連皮切了煮熟搗成泥,再把麥芽放進去攪和均勻,蓋鍋蓋發酵大半天的樣子,反正揭開鍋蓋里面都是水就成了,盛出來過濾渣子只熬水,先是大火燒開兩滾,然后小火慢慢熬到紅稠就行了,記住了嗎?”水清不放心的問道。
“記住了,與其我在家費勁吧啦的發苗,不如我讓明遠哥去地里把苗回來……”
“千萬別這么做,楊府的人看麥苗看的緊著呢!再說了那麥苗上糞也不干凈,不如自己在家發一點安全些,”水清說完拿碗進屋又舀了一碗糖給她,“這夠他們兄弟倆吃到你做稠糖出來了。”
“行吧聽三嫂的,”蓮花連忙把糖和麥子用衣服蓋著送回家,心里想著春收的時候,她也得讓明遠哥弄點麥子回來。
蓮花拿到麥子發苗沒什么磕巴的,發芽苗愣是忙活了十四五天才看到手指長的苗,然后開始迫不及待的煮芋頭拌苗發酵。
學她嫂子半夜起來熬糖,夜里熬紅了眼睛做了滿滿一罐子,第二天一早給泥鰍兄弟三人送了一碗,順便再跟水清說說話。
“嫂子,現在種花生會不會有點打眼了?”蓮花在菜園子一邊跟水清點種子,一邊有些擔心的詢問道。
“我這菜園地又不在明面上,種了也沒人知道,而且我種的也不多,”水清笑的特別狡黠。
蓮花看也就半塊地的樣子,確實沒有很多的種子,“俺家種子多,三嫂我給你拿來一點,我把俺家的地也給種了,這一兩年俺家毛魚都快饞壞了,”她說著一路小跑拿空碗回去裝種子。
不大一會的功夫,端了大半碗花生米送過來,又接著跑回自己菜園地開始刨土,等種子泡好曬出芽了給種上。
暖春一日比一日炙熱起來,豐安莊從去年夏夜發生砸亂以后一直太平到現在,圍在村外的那些流民們也神奇的消失不見了。
只有村里固定時間出去抬人埋人,其余時間里正一律不允許村民到處晃悠,像水清姑嫂這樣適應種菜的人家也開始多了起來,整個豐安莊像是與世隔絕了一樣安靜。
開春后姑嫂倆人就沒有閑下來過,從正月發芋種子、到點豆子種菜籽,搭菜架子以及種點辣椒,主要是蓮花家利用無事可做的時候給切出來,到時候他們一聲要回去做小魚干,這些都是及時要用的東西,提前做了儲存肯定錯不了。
五月底的時候豐安莊再次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楊府被流民攻陷了,具體怎么攻陷的不知道,從哪進來的也不知道,反正在楊府嚴防死守的情況下,前街涌進了數不清的衣衫襤褸的流民,他們不管不顧的用身體撞楊府的大門,還有一部分人再次進入村民家搶砸。
一切來的毫無征兆,還發生在莊里正當要收糧食的時候,鑒于好幾個月的太平日子,盧里正也沒之前的警覺讓人巡邏了,誰知放松下來就出現了這種慘狀!
水清夜里一直有看門的習慣,冬天冷的時候看夜少,天暖和后她催著周興平在門口搭了一張床,兩人每天就在門口休息。
半夜迷糊中她起身喝水習慣趴門上看,這一看瞬間驚醒了,楊家街火光沖天的,隱隱約約還有敲鑼聲,“興平出事了,快起來呀!”
周興平一骨碌爬起來鞋都顧不上穿,連滾帶爬的跑去門縫邊看,后窩這邊離前街好幾里路遠,都能看到紅透半邊天的火光,還有零零散散的火把在路上晃,他瞬間明白入口又被人沖破了。
“興平,你現在把孩子弄起來送去菜窖藏著,記得放水放食物,還有咱的馬匹藏到塘坡去,把出入的后門堵死,大門趕緊打開屋里的東西都打亂扔地上,我去通知花兒跟他爺,快!”水清急切的說完,連忙下了幾個木杠下來。
之后飛快的跑出家門,急匆匆的拍開門讓把孩子都帶走藏著,屋里肯定不能硬扛著了,看前街的樣子今夜不會有人來救他們,留在家里十有八九就是個死。
蓮花已經經過一次打砸的恐懼,不像第一嚇的只會哭泣,這次她隨便拿了兩件衣服,抱著孩子去了一個隱蔽的新地窖藏著,李明遠把家里打開大門,牽著馬匹跑去郭四子家通知人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