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笫二十五回 修筑船形千工堤?游覽故鄉八大景

話說劉繡衣蒙圣恩在家休養,一日,閑來無事垂釣“秀水回瀾”,忽然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雨傾盆,片刻間便將河堤沖毀,導致田地被淹,房屋倒塌,雞飛狗跳,河東一片汪洋。老百姓扶老攜幼蒼慌逃命,只見哭喊一片,慘不忍睹,真是水災無情。

劉繡衣站在一棵樹下,看見前面的潭中有一物如蛇,正在興風作浪,乘水翻滾,所到之處,濁水翻涌。劉繡衣氣了:“原來是此物在作怪?!卑纬錾蟹綄殑?,躍入水中,李明隨手拔樹當棒跳入水中相助,幾個回合下來,便將那怪宰了。只見血染河水,原是一條長丈許的白鱔。

說也奇了,白鱔被宰之后不久,云散雨停。白鱔頭沉入潭底,后化作一塊紅石。白鱔身軀化作一根竹竿,漂到龍灣便不見了。但天水和朗河之水依舊順堤決口直瀉而下,災情更進一步惡化。劉繡衣心急如焚,趕回家與父親原達公商量,拿出衣物安頓受災百姓,吩咐其弟迪功郎仕祥全盤負責,發動鄉親們全力投入抗洪救災,自己立馬上縣衙向余知縣稟報災情尋求救助。

劉繡衣來到縣衙門,余知縣迎進,坐定后,恭敬道:“不知御史大人駕到,有失遠迎。大人不辭勞苦,不知有何見教?”

劉繡衣道:“我本不當造府,只是天水決堤,百姓流離失所,災情緊急,個人力量有限,特來請父母官作主,采取有力措施,抗洪救災,并向上呈報災情,申請賑濟?!庇嘀h聽后感動萬分:“大人如此憂國憂民,可敬可佩,下官即刻辦理?!币幻娣愿缼煚斂祚R呈文,一面傳諭鄉里 圖長第二天上午現場察理。

第二天,劉繡衣與余知縣帶領各鄉里圖長現場勘探,共同謀劃,決計搶修河堤疏通下游渡江春河道。劉繡衣道:“諸君大德,可歌可敬,我將與諸位同心協力,河堤不修成不回朝。”不僅拿出價值二千石大米的俸祿交付余知縣作為救災搶修河堤的資助,還帶頭勞力。從縣到圖人人深受感動,信心十足干勁倍增。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河堤終于大功告成,命名為“千工堤”。

從此地方杜絕了水患,無論怎樣的大水也進不了屋。原受災地域,后人稱之為“船形”,至今龍灣有一自然村落名叫“竹排碑”者,就是“船形”的一部分。

“千工堤”完工后,堤潭又成了地方上的一景,名為“堤潭印月”。一時間,前來觀景者絡繹不絕,有地方上的達官顯貴,也有平民百姓。來者或彈琴唱曲,或對酒當歌,或題詩作文。

初秋八月,仍有夏的余韻,蛙聲蟲鳴逐漸稀落了,只有寒蟬依然在樹枝上鼓噪著它的樂章。水面荷瓣點點,藏在蓮蓬中的蓮子悄悄鼓脹起來了。玫瑰和月季依然吐著芬芳,在風中延續著生命的美麗。桂花開了,金燦燦的小花,一簇簇,一團團,躲在濃密的葉子底下,在疏朗的月夜中散發著撲鼻的芳香。

劉繡衣來到千工堤,眼前的堤潭清平如鏡,與堤岸寶塔的倒影交映生輝。陽光暖暖的照著,微微的秋風吹皺了一泓秋水,吹藍了明凈高遠的天空,吹熟了堤岸兩旁的柑子,也吹起了他的滿腔思緒。繡衣沉吟片刻,隨口吟了一首<<堤潭印月>>。

月映寒潭一掌平,南堤北岸縱橫成。

魚吮細浪從頭卷,龍奮洪濤澈底清。

清玉鏡穿云沉石,珠盤墮水漾銀屏。

誰家午夜臨溪釣,釣起蟾光掛錦城。

(注:潭在千工堤下深二丈,清平若鏡。)

一日,他和朋友來到胥林山前一座廟宇,只見“胥林寺”三個斗大金字映入眼簾。朱棋懸太乙,翠杖擁中臺,丹鳳舞其側,黃鶴沖宇寰。劉繡衣整整衣冠,肅立于外,仔細瞻仰,進入殿內,但見上下三重,上有巍巍城隍,下有凜凜周張,文武判官站二旁。側靈全歸彩畫,正神盡著金裝。胥林山頂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極目遠眺,但見河道彎曲似帶飄,丘陵起伏且不高。山間茂林皆蒼翠,岸邊沃土顯富饒。前眺城墻金湯固,后倚大盤杏黃袍。九斤荷葉將龜掩,一枝鐵筆寫風騷。月照堤潭翁擺渡,日灑紅石魚戲礁。更有金盆來聚秀,男耕女織樂漁樵。一片生機勃勃,令人心曠神怡,于是寫下<<胥林古寺>>。

搜羅古跡踏平崗,載酒行呤謁上方。

衣缽莊嚴空色相,云門雅淡隱禪光。

長鐘撞落天邊月,暮鼓敲開塔頂霜。

貝葉一聲塵俗散,家家咸樂鄭公鄉。

十月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家鄉的楓樹擎起了火炬,層林盡染,漫山紅遍,那火熱的色彩,點燃了生命,也點燃了深秋的天空。松柏翠綠依舊沉穩微笑,注視著這不缺少彩的秋姑娘。劉繡衣信步來到千工堤的盡頭,見一石兀起,石大如房,石塔巍立于上,兩側光滑平坦,略作紅色,潭水環繞回旋,寫下一首七律<<紅石回瀾>>。

孤石橫溪夕陽紅,瀾回百尺障村東。

朝霞點綴千層浪,衣月橫推一剪風。

牧童吹笠牽秀漲,垂綸逸叟釣長虹。

漫云突兀臨西浦,應作平灘抵柱中。

三月,天如碧海,云像海上的輕舟,靜靜的,輕輕的浮游,生怕驚醒這山的酣夢。在靜謐的春日中繡衣和友人踏春在青草叢畔,徜徉于幽靜路邊。感受著初春的韻律。驀地,一滴露水輕墮頰間,他的心湖中立刻蕩起了層層漣漪,遐思萬縷……。

他陶醉在李清照“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繾綣與柔情。欣賞女詞人面臨國破家亡的絕境時,唱出“九萬里風鵬正舉”的那一樁豪情與堅強。

洗經井位于鳳凰山朝圣寺經堂外左側,井旁有一棵盛開的大芭蕉,曬經石距井一丈有余,石身碩大,石面光潔。劉繡衣觸景生情,揮毫賦詩<<洗經圣井>>。

井冽寒泉活水來,相傳軼事自天開。

夜香臺畔敲金缽,朝鏡樓前列玉杯。

引客沿門尋福果,呼童捧筆洗塵埃。

一輪紅日懸霄漢,好把南華曬石隈。

一陣春雷響起,送走了寒冷的冬天,迎來了暖暖的春姑,早上起來,天邊總是霧茫茫的,到處籠罩著白色的煙霧,有如蒸汽一般。

不多時,太陽從山脊冉冉升起,把白白的晨霧蒸散在空中,山尖的顏色,由暗淡煌灰色變成一片魚白,一片粉橙,進而一片金黃。遠處的城墻山,自仙人洞蜿蜒而來,山體渾厚平直,宛如城墻。至五港交匯處南虹橋頭,山脈立驟,圓而微長,山下畛域不分,地平如盆底,北山微凹,形如盆底,謂之“金盆”。他豪情滿懷,寫下一首<<金盆聚秀>>。

數弓隙地幾何寬,取象金盆著眼看。

夜雨淋漓攙活水,春風淡蕩滾晴瀾,

詩翁浸盥書云筆,仙子休疑浥露盤.

豈是嫦娥梳洗畢,未曾收拾亞闌干。

繼續向西,攀雞籠山。

此山兀立于塘湖麥市兩地之間,南高北低,山險林密,形如雞籠。傳說南海觀音娘娘養的九只金雞飛往京城,在此歇腳,一只金雞留在山間不愿飛走,被觀音娘娘罩在山下。如今,每日清晨,還能隱約聽到金雞報曉。此情此景,豈能無詩,于是吟誦了一首<<雞籠懸漢>>。

碧青雞羽自超塵,出谷遷喬迥不倫。

唱曉那曾驚宿夢,催更未必惜芳辰。

巖懸孤月難藏影,壁掛浮云漫露神,

豈是籠中堪養性,好音偏警讀書人。

夏初,上旗山,不算太炎熱,而且細膩的山風會時時吹來,拂在臉上,掠過發絲,處人感嘆,這樣的好季節穿梭在家鄉的晨霧中,真是愜意。山野間幾朵無名小花交映在綠中,掠過眼眸,我有綠中,綠中我中。輕霧沒過了半山腰,每一座山都有是浮著的,山峰綿延起伏,一峰迭過一峰,猶青龍起舞。劉繡衣欣然賦詩<<青旗疊嶂>>。

紫蓋紅旗壓錦屏,驤騰云路晏長亭。

煙嵐雨漲浮空綠,雪柏霜松貼地青。

飛虎排成環寶帳,潛龍品列卷瑤庭。

文韜武略由天造,拱峙奎躔覲帝廷。

冬月,一陣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紛紛飄落?!奥淙~歸根”葉子本不愿離開樹枝,卻又不得不隨風凋零,它不單是索取,更重要的是索取后的付出與回報,所以龔自珍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一輪落日,那樣圓,那樣大,像鮮紅的珊瑚一樣,把西邊的群山籠罩在一派淡淡的紅光中,面前像有一種細細的絲幕柔和地悄悄地落了下來。大畈中間一座小山,圓而突起,山上香樟青蔥。遠處整齊的山脈同向而出,恰是二龍戲珠。此景難得,繡衣稱作<<龍珠噴彩>>。

青巒鼎峙隱驪珠,遍繞平時古畫圖。

曲水蟠龍橫北郭,半峰棲鶴鎮南都。

非關綠野去堆嶂,卻擬青霄月印湖。

凝是仙人留勝跡,丹砂一顆渡洪爐。

正是:

抗洪救災有妙計,游覽八景秀口題。

家鄉山水多美麗,千古留名話繡衣。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澄迈县| 台湾省| 黑山县| 施甸县| 新巴尔虎右旗| 涿鹿县| 北海市| 定结县| 搜索| 涞水县| 西乌| 寿宁县| 海伦市| 绥滨县| 明水县| 栾城县| 建昌县| 淮南市| 二连浩特市| 郓城县| 泌阳县| 崇明县| 政和县| 无为县| 清丰县| 徐闻县| 南陵县| 玛沁县| 金乡县| 河曲县| 雷波县| 松溪县| 祁东县| 赞皇县| 彝良县| 望奎县| 兴业县| 和顺县| 南开区|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