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三祥本就擅長掌法,他便是靠著一雙鐵掌,在江湖上打響名聲,而后被蕭天逸收入麾下。
這一掌剛猛非凡,若是挨個結實,以蘇沐然的身子,哪里能吃得消?
蘇沐然已然感受到身后傳來的勁風,但此刻被纏斗住,已是無法抽身。她眼中露出絕望之色。
卻在這時,一道清脆的劍鳴之聲在蘇沐然耳畔炸響,她吃了一驚。再看去,竇三祥已抽身回退,洪通則是被另一人攔截住。
宋讓大喝一聲:“小心!”他一劍震退竇三祥,提醒一聲之后,腳下連點,更加逼近竇三祥。他劍招又快又狠,直逼得竇三祥連連后退。
那邊截住洪通之人卻是寧玄武。寧玄武手上七星寶劍熠熠生輝,將他身邊的一小片區域照得透亮。他劍勢比之宋讓慢上不少,但在洪通看來,那劍招卻是綿綿不絕,有如清風拂面,沒有溫暖的感覺,卻全是寒氣。
竇三祥的情況比之洪通卻是差上不少,他定睛看去,卻是宋讓,心中膽寒。他前兩日已見識過宋讓的實力。他自覺比之難嗔和尚要差上不少,但難嗔和尚卻是死于宋讓之手,怎能叫他不心生退意。
竇三祥不斷后退,但明晃晃的劍鋒卻是亦步亦趨地跟著他,在他的眼前不停閃現。他眼皮直跳,一股不祥的預感瞬間涌上心頭。他顧不得其他,將身法發揮到最強,他要離眼前的宋讓遠遠的,他要將自己置于最安全的地方,再多的榮華富貴,再風光的聲望名氣,都要在活下來的前提下才有用。
宋讓哪里能讓他就此退去。他注意到蘇沐然腹背受敵的時候,就已發現正是在綿陽城外帶人圍殺自己與巫晴雨的領頭之人?!冻刑烊雺魟Ψā返膭φ屑娭另硜?,一招接著一招,如蝴蝶穿花一般,在混戰的人群中一直鎖定著竇三祥。
竇三祥已退到天門的大隊人馬之間,但宋讓仍舊緊追不舍,哪怕身邊的刀槍棍棒不斷接踵而至,向著宋讓身上招呼,但他如同進入了種奇妙的狀態,那些沾染著鮮血的兵器害怕如同殺神一般的宋讓,紛紛躲避著他的身體,向他身旁劈砍而去。
這樣奇怪的情形,卻是因為宋讓的身法實在太快,其他人很少有可以跟上他的速度。
竇三祥眼中的恐懼越加強烈,他幾乎已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
宋讓冷然一笑,全然不顧身邊的殺機,手中的闊劍直挺挺伸向前方,他就這么平舉著劍,即使前方有千萬艱難,也無法阻擋這一劍。
竇三祥幾乎已經感覺到了宋讓劍尖的冰寒,他渾身的血液都好似被冰凍住了一般。他呼吸一窒,而后溫熱的感覺突然之間噴涌而出。他不自覺地去握住溫熱的地方,他只能發出“咕咕”的聲音,“咕咕咕咕”他仰頭倒下,再站不起來。
宋讓一劍斬殺竇三祥,心下一松,才發現自己已經被天門之人包圍。他趕忙抽身而退,無數的劍芒在雨滴中閃爍著別樣的光輝,時而水青一色,時而五光十色。
在絢爛多彩的劍芒中,卻蘊藏著無比的殺機。這殺機內蘊而穩重,輕柔而霸道。
宋讓手中闊劍舞動,邊打邊退,沒有人是他的一合之將。不過片刻功夫,他就已回到韶關城頭上。
城頭上的爭斗更加瘋狂慘烈,慘叫與吶喊的聲音不絕于耳。
雨越下越大,大弦嘈嘈,如進攻鼓點,慷慨激昂,如金鐵相交,鏗鏘有力。
楚文承雙手提霸王槍,虎虎生風,身周一丈之內,竟無人敢上前。
寧玄武卻難受不少,他對上的本是洪通,悟德和尚瞅準機會,棲身向前,與洪通一起,將寧玄武黏住。
饒是寧玄武武藝超群,武當劍法將自己護得密不透風,仍舊擋不住紛至沓來的勁氣。他的身上已是傷痕累累,所幸是并沒有受到嚴重的傷害。
宋讓一個箭步,閃至悟德和尚身后,輕描淡寫的一劍,卻是讓悟德和尚汗毛倒立,不得不強行斷了招式,來回擋宋讓。
正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宋讓想起在白龍寺時候的遭遇,手上勁氣更加強盛三分,劍招如同暴雨梨花,向著悟德和尚傾瀉而來。
悟德和尚雙掌翻飛,《般若掌》掌力噴薄而出,與宋讓的劍氣斗在一起,激烈的碰撞之下,發出如同火花的炸裂。
《般若掌》的沉悶之聲極為特殊,悟法和尚與悟道和尚同時聽到這邊動靜,丟下自己的對手,呼嘯一聲,與悟德和尚匯合一處。
悟道和尚的《大須彌掌法》、悟法和尚的《龍爪手》、悟德和尚的《般若掌》,三項佛門絕技,同時向著宋讓轟來。
宋讓也不躲閃,闊劍鳴鳴作響,“至人無夢”一往無前地沖向前去。三道金色功法陰影與青色的劍氣碰撞在一處,竟是將堅固的韶關城墻上轟出一個大坑。
宋讓悶哼一聲,后退三步,闊劍抵在身后,穩住身形,而后利用慣性,將闊劍甩過肩頭,手肘撞在寬大的劍柄之上,“秋水無痕劍”轉瞬間旋轉數圈。宋讓又是一掌拍在劍刃之上,旋轉的速度更加快上數分。
闊劍形成一股漩渦,這漩渦越積越大,形成一道旋風,這旋風越刮越大,成就一招“幽璇沉舟”!
悟道和尚三人同時大喝一聲,身周好似佛光乍現,照亮一小片天地,只見得宋讓眼神剛毅,頗有一股勇往無前的氣勢。
狹路相逢勇者勝,悟道和尚藏在寬大袈裟下的干枯雙掌突然分裂出無數掌影,這掌影隱隱有丈許大小,重重掌影,疊疊不休。
悟法和尚十指蒼勁有力,彎曲成爪,爪上如盤龍在臥,昂然抬頭,龍抬頭,長嘯出聲,而后一沖而出,如龍出水,震撼無雙。
悟德和尚雙掌高過頭頂,成舉火燒天之勢,掌上好似有千斤之重,將一座山岳舉起,只見他雙掌下翻,宛如山岳壓下,翻天覆地。
城上高墻接荒蕪,密雨斜傾正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