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內設計與施工完全手冊
- 斯不拉圖陳等編著
- 1672字
- 2022-05-09 14:17:37
1.13 設計出有競爭力的作品
作為一名室內設計師,不管是設計裝飾行業還是純設計行業,主要還是看設計作品。好的設計作品,不管經過多少年,依然會被市場認可。
那么怎樣才能設計出好的設計作品呢?首先要提升自我的設計競爭力,相信很多設計師在這方面都很迷茫,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5點出發。
■ 定位
這里的定位具體是指設計定位、風格定位和客戶群體定位3個方面。
首先,設計定位是指設計作品走的路線,即是低端、中端還是高端。定位不同,需要的設計表現不同,需要達到的效果也不同。
其次,是設計方向的定位,是住宅方向、餐飲方向、酒店方向還是娛樂方向等。方向不同,所要發展的設計路線也不同。很多設計師是有項目就做,什么方向都能做,這樣會使自己的所有方向都只是停留在“知”的層面,而達不到“精”的程度。只有把自己的方向確定下來,才能把這個方向做精,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風格定位中的風格是指設計風格。室內設計風格有很多種,很多設計師往往各類設計風格都做。這樣會出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即看似什么風格都會,其實什么風格都不精通。
室內設計的市場是非常大的,每種風格都有著大量的需求。很多優秀的室內設計師自身就是一種標簽,代表著某種設計風格。所以室內設計師要選定自己擅長的設計風格進行設計,建議選擇兩種擅長的風格,并把這兩種風格做到極致。
客戶群體定位中所指的客戶群體是決定設計作品好壞的關鍵。這里面包含著客戶的經濟實力、審美能力和空間需求等。設計師要知道自己想培養哪個方向的客戶,因為客戶有自己的圈子,做好這個方向的一個客戶,通過客戶的推薦,就會有很多這個方向的客戶,然后慢慢地在這個方向的客戶群體里做設計。
■ 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主要是看自己缺什么,查漏補缺。
沒有一個設計師敢說自己是全能的,因為設計是一個無限發展的行業,快速的發展必然伴隨著大量的淘汰。因此,明白自己缺什么才能讓自己不斷成長。
如果缺設計經驗,就要不斷地研究好的設計作品,多思考為什么,而不是簡單看著漂亮就完了。
如果缺施工經驗,就要多去工地,和工人交流施工的一些方法。
如果缺色彩搭配能力,就要多看與色彩搭配相關的書,學習別人的色彩搭配技巧。
有的設計師容易滿足現狀,但這樣是對的,要謙虛,多看多學。
有的設計師說擅長日式風格,但他做出的日式風格可能只是他自以為的日式風格,而真實的日式風格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樣。
多反思才能進步,在設計的道路上千萬不要走得太快太急,以免忘記了設計的初心。
■ 生活閱歷
生活閱歷是提升設計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觀察生活中的細節,研究生活中每一處設計的美學。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往往對周圍看到的事物都有細致的記錄。
有些優秀的室內設計師非常喜歡用表格記錄看到的一些設計細節和風土人情,當有項目需要設計時,就會看一看自己記錄的這些內容中有沒有可以運用到設計中的素材。
閱歷和生活經驗會影響設計師設計出來的作品的“質與感”,以及作品的競爭力。成熟且具有魅力的設計作品,是設計師的閱歷不斷積累所呈現的結果。
■ 有格局
設計要有格局,設計師也要有格局。
這里的格局是指要用心對待每個設計作品,而不是單純為了掙錢,使用“套路”快速地完成作品。
設計作品無好壞之分,只有合不合適。很多優秀的設計師為了表現出好的設計作品,只收取很少的設計費,把錢用在作品的表現上。這種格局可以讓設計師通過這個好的設計作品,獲取更寬廣的平臺與機遇。
很多剛入行的新人天天喊著不做免費的設計,但其實一個好作品的落地,能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有格局并不是說做設計不收費,而是明白通過這個設計項目能收獲什么,不為短淺的利益,為的是設計的長遠發展。
■ 突出個性
室內設計師要有自己的個性,這里的個性不僅指自身的性格,更多是指設計表現。
很多設計師不分好壞,盲目遵循客戶的想法,看上去是很好地為客戶服務,其實是對客戶不負責。
有個性的設計師設計出來的作品,是對空間的量身定制,賦予了空間個性和張力。
以上5點是增強設計作品競爭力的方式,還有像創新與創意、新技術的應用等方式早已深入人心,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設計師只有不斷地學習、自我培養、自我反思,才能使自己的設計作品具有很強的設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