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性格是成功的主要因素(2)

心理治療其實就是有系統的重新學習情感表現,也是經驗可以改變情感模式與重塑腦部動作的明證。我們知道最常見的一種強迫行為是不斷洗手。檢查發現,這類患者前額葉活動量大于常人,被研究的患者一半接受標準藥物治療(百憂解),一半接受行為治療。后者是有系統地讓患者面對偏執或強迫情境但不得實際去做,譬如說讓有強迫洗手行為的患者站在洗手臺前,但不準洗手。同時讓他們學著質疑促發強迫行為的恐懼感,如不洗手就會得病死亡等,經過幾個月的練習后,強迫行為漸漸消除,效果和服藥并無二致。

在所有動物中,人腦發育到完全成熟所需的時間最長。人腦各部分在童年期的發育速度不同,青春期則是整個腦部進行裁剪的重要階段。攸關情緒功能的部位成熟的速度最緩慢,感覺區在幼年期就已成熟,邊緣系統在青春期以前發育成熟,而掌控自我控制、理解力、技巧反應的中樞額葉,卻一直到17~19歲還在發育。

其實,腦部的可塑性是一輩子都存在的,只不過沒有童年那么顯著。所有的學習經驗都是腦部的改變,神經聯結的強化。只要假以持續的努力,情緒習慣是一輩子都具可塑性的,甚至連神經系統都可改變。

既然腦部的可塑性是一輩子都存在的,那么,人的性格的可塑性也是一輩子都存在的。那么,為了達到成功的目標,我們完全可以不斷完善乃至重塑自己的性格。

好性格是磨礪出來的

自我修養在個人性格的發展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它是教育的補充力量,也是良好性格的發展方向。玉不琢,不成器。一個人的性格,不經過認真的自我修養,不可能自然而然地達到優良高尚的境界。

1.修補成就完美。

每年12月1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前面的廣場,都會舉辦一個為圣誕樹點燈的儀式。

碩大的圣誕樹無比完美。據說它們都是從賓夕法尼亞州的千萬棵巨大的杉樹中挑造出來的。

一位畫家,深深地被圣誕樹的完美吸引了,他帶領著自己所有的學生去寫生。

“老師,你以為那巨大的圣誕樹真的那樣完美嗎?”一個中年女學生神秘地笑道。

畫家很奇怪:“千挑萬選,還能不完美嗎?”

“多好的樹都有缺陷,都會缺枝子、少葉子,我丈夫在那里當木工,是他用其他枝子補上去,這些圣誕樹才能這樣完美啊!”

畫家恍然大悟:一切完美都源自修補。世上的每個人無論他多偉大、多有名,都不過是那樣一棵需要不斷修補的樹……任何性格,都是在不斷的修補中日臻完美;任何人,都是在不斷打磨中,錘煉成才的。

使用同一種材料,一個人可能會建成宮殿,一個人可能會筑成茅舍,一個人可能會建成倉庫,一個人可能會建成別墅。同樣是紅磚和水泥,建筑師可以把它們建造成不同的東西。人的良好性格也在于自我創造。不經過一番努力,良好的性格也不會自發地形成。它需要經過不斷的自我審視、自我約束、自我節制的訓練。正是這種不斷的努力,才會使人感到振奮,令人心曠神怡。

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早在年輕的時候就下決心克服一切壞的性格傾向、習慣或伙伴的引誘。為此,他給自己制定了一項包括十三個項目在內的性格修養計劃:節制、靜默、守秩序、果斷,儉約、勤勉、真誠、公平、穩健、整潔、寧靜、堅貞和謙遜。同時,為了監督自己逐條執行這些項目,他把這十三項內容記錄在小本子上,劃出七行空格,每晚都做一番自省功夫:如果白天犯了某一種過失,就在相應的空格里記上一個黑點。

就這樣,富蘭克林持之以恒,通過長年累月的自我反省,終于讓這些代表性格缺陷的黑點符號逐漸消失了。富蘭克林晚年撰寫自傳時,還特別談起青年時代培養良好性格的努力,認為自己的成績應當歸功于自我節制。

性格的自我修養,是指個人為了培養優良性格而進行的自覺的性格轉化和行為控制的活動。自我修養是培養優良性格的必要途徑,又是個人掌握自己、控制自己的必備能力。

自我修養在個人性格的發展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它是教育的補充力量,也是良好性格的發展方向。玉不琢,不成器。一個人的性格,不經過認真的自我修養,不可能自然而然地達到優良高尚的境界。偉人也罷,庸人也罷,任何人的優良性格都是在后天實踐活動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修養的結果。

2.打磨自己。

性格即命運,命運需要主動,性格需要打磨。

自然狀態的鐵礦石幾乎毫無用處,但是。如果把它放人熔爐鑄造;然后進一步提純,再進行錘煉和高溫鍛冶;放人一個流筒模型之中;最后,它就可以制成優良的器具。正是這種烈火焚燒、反復錘煉的過程,賦予了自然狀態的鐵礦石以實用的價值。

良好性格,就像紅寶石一樣。紅寶石的光芒,來自于精致的打磨;良好性格來自于后天的自身修養。

人的一生是自我塑造的一生,自我完善的一生。性格塑造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克服不良性格,實現性格優化的轉變。

性格修養是一種完善自己的自覺行動。有無性格修養的自覺性,將決定著能否在性格修養上取得成效。性格修養的自覺性,首先來源于主體對性格缺點危害性的認識程度;其次,還取決于個體對自己嚴格要求的程度。成功的人,大多是從性格改造與完善中訓練出來的。一個胸有大志的人,對自己才會有嚴格的要求,他為自己規定的志向越崇高,為了實現這個志向而積極改造自我性格的決心也越大。

富蘭克林所以能用十三項內容錘煉自己,緣于一位以嚴格要求和博學多才而聞名的編輯——弗恩。富蘭克林每次向他交稿時,弗恩總是一句話:“如果你對某一個字的寫法沒把握,就查字典。”同時,他規定富蘭克林每天寫一篇文章交給他。如果哪天沒有,弗恩就敲著桌子說:“文章呢?”這樣,在日積月累的歲月中,富蘭克林的文章大有進步。

后來,弗恩去世了,富蘭克林整理弗恩的遺稿時,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我不是你心目中的那個人。我并不懂寫作。你讓我教你,我盡量去做,其實多數時候是你自己打磨自己。”富蘭克林終于明白:自己的寫作才能,其實就是自己在一天一篇文章的積累中打磨出來的!

以后,富蘭克林一直以敬畏的心情,按照弗恩的嚴格要求,不斷磨礪自己,終于養成了良好的性格,也在寫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打磨自己!只有不停地自己磨礪自己,不停地給自己淬火,不停地在勤奮的熊熊爐火中鍛打錘煉,自己的性格才會鋒銳明亮起來,并最終放射出奪目的光芒。

改變人生從改變性格開始

有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這話只說對了一半。人的本性是比較難改變的,但并不是不能改變。人的性格的形成,有先天遺傳因素,但更多的是后天環境的影響。

如果你想改變你的世界,創造你的輝煌,就必須改變你的不良性格。

一天,一個牧師正在準備講道的稿子,他的小兒子卻在一邊吵鬧不休。牧師無奈,便隨手拾起一本舊雜志,把夾在里面的一幅世界地圖,扯成碎片丟在地上,然后說道:“小約翰,如果你能拼好這張地圖,我就獎勵你。”

牧師以為這樣會使小約翰花費上午的大部分時間,不會再來影響他的工作。但是沒過10分鐘,兒子就來敲他的房門。牧師看到小約翰手里拿著拼好的地圖,感到十分驚奇:“孩子,你是怎么拼好的?”

小約翰說:“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個人的照片,我就把這個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過來。我想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那么,這個世界也就是正確的。”牧師獎給兒子2角5分錢,并且告訴他:“你替我準備了明天講道的題目: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他的世界也就會是正確的。”

這個故事雖小,卻道出了人生的一個真諦。所謂一個人的正確,除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還包括人的良好性格。如果你的性格是健康的,你的人生也會是快樂的、幸福的;如果你的性格是病態的,那么你的人生也會是痛苦的、憂傷的。

人生的悲劇歸根到底是性格的悲劇。俄國作家果戈理長篇小說《死魂靈》里有個潑留希金,他的家財堆積得腐爛發霉,可是貪婪、吝嗇的性格促使他每天上街拾破爛,過乞丐般的生活。在現實生活里,性格的悲劇更是屢見不鮮。青年詩人顧城制造的慘絕人寰的悲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殺妻滅子后自戕其身,就是因性格孤僻,心地狹窄,而最后發展到畸變、扭曲、精神崩潰。

性格與人的健康關系十分密切。《紅樓夢》里才貌雙全的林黛玉,就是因其性格多愁善感,憂郁猜疑,終于積郁成疾,嘔血而死。《三國演義》里的周瑜是東吳的大都督,人們說他是活活被諸葛亮給氣死的。話說回來,如果身經百戰的周瑜具有良好的性格,諸葛亮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氣不死他,現代醫學證實,那些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患者,大多是性格孤僻,不適應社會生活所致:有些高血壓、心臟病患者與性格暴躁,易于動怒有關。

不良的性格能給人帶來悲劇,那么良好的性格必然能給人帶來人生的輝煌。當代杰出的女作家冰心,一生淡泊名利,生活上崇尚簡樸,不奢求過高的物質享受。文壇上的斗爭,與她無關,她在平和的環境中與人相處,在微笑中勤奮寫作。她的健康長壽,事業輝煌都得益于開朗、豁達的性格。

有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這話只說對了一半。人的本性是比較難改變的,但并不是不能改變。人的性格的形成,有先天遺傳因素,但更多的是后天環境的影響。印度發現的狼孩,從小在狼群里生活,長大后就自然具有狼的野性。

人的良好性格,大都是由于各種各樣的無形的影響所塑造而成的。居里夫人說:“我并非生來就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許多像我一樣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語的呵責,便會過分的懊惱,”她說,她受丈夫居里溫和性格的影響,也學會了逆來順受。她確信,一個具有良好性格的丈夫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和提高妻子的心靈品性,據居里夫人自己介紹,她還從日常種種瑣事,如栽花、種樹、建筑、朗誦詩歌、眺望星辰中,培養出一種沉靜的性格。我國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為了改掉自己急躁的性格,容易發怒的脾氣,曾在書房醒目處掛起自己親筆書寫的“制怒”的橫匾,以此自警自戒,‘陶冶自己的情操,美國人尊敬的本杰明·富蘭克林,不僅對美國的獨立戰爭和科學發明有過重大的貢獻,還因為他有很強的自我意識能力和良好的性格,給后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有人曾批評富蘭克林主觀驕傲,他認真反思后,給自己立下了一條規矩:決不正面反對別人的意見,也不準自己武斷行事,他還給自己提出了具體改正的要求,他說:“今后我不準許自己在文字或語言上措辭太肯定,我不說‘當然’、‘無’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設’或‘我想象’。當別人陳述一件我不以為然的事時,我決不立刻駁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錯誤,我聽完陳述后會在回答的時候說,‘你的意見沒有錯,但在目前情況下,還需要再斟酌。’”富蘭克林就是用這種方法克服自己性格中的缺陷,這也正是他成功的一個秘訣。

有了健康的性格,才能享有健康的人生。人生的許多不幸,許多疾患都與性格息息相關,人雖然不能控制先天的遺傳因素,但有能力掌握和改變自己的性格,因為人可以自己拯救自己,自己塑造自己,自己表揚自己,自己駕馭自己。

好性格煥發人生光彩

良好的性格,會使一個人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于正道,讓自己和他人同受鼓舞和啟迪;而不良的性格則可能把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引上歧途,讓自己和他人同陷痛苦和沉淪。

1.拂去性格的塵土。

性格是在出生后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逐漸形成的。因此一個人的性格也就受到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性格是人格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良好的性格,會使一個人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于正道,讓自己和他人同受鼓舞和啟迪;而不良的性格則可能把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引上歧途,讓自己和他人同陷痛苦和沉淪。

任何人都是善惡組合的矛盾體,意大利作家伊塔諾·卡爾諾所著的《一個分成兩半的子爵》就是這種性格組合觀念的形象說明。

梅達爾多子爵在一次戰斗中被分成兩半,右半被軍醫救活,總干壞事,集中了梅達爾多身上的全部邪惡;左半被兩個隱士救治,不斷地做好事,集中了子爵身上的所有良好的性格。

兩個子爵后來在激化的矛盾中展開決斗,劈裂了原來的傷口,扭成一團,粘在一起,后來又變成了一個身體健康、性格完整的人。

每個人身上都有善良和邪惡,并不是兩半的相加,而是內在性靈的互相滲透,互相轉化。良好的性格,來自于培養,來自于透析。

有一次,佛陀行經一個森林,天氣非常熱,又當正午,他覺得口渴,就告訴侍者阿難:“我們剛才跨過一條小溪,溪水很清,你回去幫我取一些水來。”

于是,阿難回去找那條小溪,但小溪實在太小了,而且又有一些車子經過,溪水被弄得很污濁,不能喝了。阿難回去告訴佛陀:“那個小溪的水已變得很臟了,請您允許我換個地方找水,我知道有一條河,離這只有幾里路。”

佛陀說:“不,你還是回到同一條小溪里。”阿難表面遵從,但內心并不服氣,他認為這只是浪費時間白跑一趟。他走了一半路,還是不由自主地跑了回來,對佛陀說:“您為什么要堅持讓我回去?”佛陀不加解釋,仍然說:“你再去。”阿難只好遵從。

阿難再走近那條溪流,卻看到那些溪水就像它原來那么清澈、純凈——泥沙已經流走了。

阿難笑了,提著水跳著舞回來,跪拜在佛陀腳下:“您給我上了偉大的一課,只要能保持本性的純凈,污濁就不會永恒。”

性格本來有清澈無染的一面,在后天成長中,是諸多的外因蒙蔽了我們的本心。在歲月的流逝中,良好的性格也堆積了厚厚的塵土,只不過我們不知道罷了。生命中的河流雖曾污染,但滌盡流沙就是清澈的本性;良好性格的明鏡雖然蒙塵,但拭去灰塵終將閃光。

2.榨出性格的芳香。

有人問一位智者:“請問,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呢?”

智者遞給他一顆帶皮的花生:“聞得見香嗎?”那人搖頭。

智者說:“用力捏捏它。”

那人用力一捏,花生殼碎了。只留下花生仁。

智者問:“香嗎?”

“有一點。”

“再搓搓它。”智者說。

那人又照著做了,紅色的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實。

“香嗎?” “比剛才還要香一些。”

“ 把它放進榨油機里。”智者說。

于是,榨油機的端口流出了芳香四溢的花生油。

那人連連贊嘆:“好香啊!”忽然,他笑了:“現在我明白了,要受人歡迎,就要讓自己散發出香氣來。”

智者微笑,不語。

良好性格本具魅力,只不過是沒有發揮出來而已。培養良好的性格,關鍵在于壓榨。就如花生有著層層也裹一樣,人的性格世界帶有很大的模糊特征。性格元素的本質往往被假象包裹著,從而顯示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狀,使人們難以捉摸。通過有意識的自我塑造和培養,一定可以使性格中的優秀潛質重新煥發光彩,使你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焉耆| 西吉县| 格尔木市| 五台县| 西青区| 鲜城| 定结县| 盘锦市| 巍山| 贺州市| 周口市| 北海市| 大石桥市| 芷江| 邹城市| 将乐县| 博野县| 祁阳县| 绍兴县| 孝昌县| 府谷县| 城步| 闵行区| 禹州市| 乐业县| 江门市| 福安市| 昭苏县| 裕民县| 凌云县| 原平市| 井研县| 嘉定区| 孟州市| 印江| 乡城县| 咸宁市| 油尖旺区| 沙洋县|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