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空:改變世界的100個太空發明
- (美)施滕·奧登瓦爾德
- 852字
- 2022-05-16 18:53:33
古代的月相周期表
約公元前30000年
我們的史前祖先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當3萬年前的獵人們無法搞定下一餐時,他們可能會花費大量時間來追蹤作為主要食物來源的動物們是如何遷徙的。動物們會隨著季節更替和當地氣候及溫度的變化而遷徙,它們食用的植物和漿果也遵循四季的節奏生長。
但是上述這些與探索宇宙有什么關系呢?可以說,正是因為史前人類的食物來源難以預測,才迫使他們發展初步的科學知識,作為一種試圖預測自然的工具。毫無疑問,我們的祖先探索了他們生活的環境,尋找其中循環往復的現象,并以此為基礎預見自然界的規律。
也許這些史前人類能找到的最變化多端且顯而易見的周期現象就在他們頭頂:月亮的形狀似乎會在29天左右的時間內發生變化,隨后重新開始這一循環;太陽每次都從一個方向(東方)升起,然后在相反的方向(西方)落下,且永遠不會顛倒過來;天空中的繁星組成了固定的圖案,每月不斷地整體向西滑動;今天我們說的獵戶座,看起來一直都是這樣的形狀,天蝎座也是如此;每天晚上,整個天空似乎都圍繞著一個固定的點旋轉,而北極星可靠地指出了這個點的方向,并成為寒夜中渴望溫暖和仲夏夜期望避暑之人的可靠燈塔。
我們無法得知先祖們如何看待天體運動的意義,但我們可以通過翔實的考古學證據斷定,他們早在公元前30000年就借助鹿角等載體,仔細地重現了月亮的形狀和以29天月相周期為基礎的計數系統。也許這類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阿布里布蘭查德骨牌,這件文物由發現它的法國南部史前洞穴遺址“布蘭查德”而得名。這塊骨牌平整的骨片上刻著一列凹槽,這些凹槽的形狀在代表新月的“缺口”和代表滿月的“圓形”之間逐漸變化。
有些專家甚至進一步解讀了這組圖案序列,他們認為這些標記每7個為一組,分別從新月形到半圓形,從半圓形到圓形,從圓形到半圓形,最后再次回歸新月形3。這只是一種可能的理論,但無論如何,這塊骨牌的存在就是一個有說服力的證據,即我們的祖先認為,對于一種可預測的周期性自然現象,建立永久的記錄十分重要——這種思想為日后繁盛的科學發現和進步奠定了基礎。

展示月亮陰晴圓缺的月相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