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值得精選套裝(套裝共6冊)
- (日)中村恒子等
- 13字
- 2022-05-16 17:06:16
第3章:恰到好處的人際關系
11 如果有人傾聽你的煩惱,就能讓你感到輕松
88歲之后,我把原本每周工作6天減少了兩天,每周有4天正常接診。
有時候我也在想,到了這個歲數還工作合適嗎?可是,辭職卻沒那么簡單。我曾請求理事長“請允許我停止工作”,但他總是以“再等等,再等等”之類的話拖延,直至今日。
一份工作干的時間長了,就會發現很多樂趣。
比如,有不少患者20多年都習慣找我咨詢。對我來說,這些患者和我之間不像是醫生和患者的關系,更像共同度過人生的摯友。
有不少患者會說:“每月與老師見一面已成習慣”,或者直言:“很期待向老師傾訴對其他人都無法言說的事情”。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我實在無法離開這個崗位。
其實,我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治療方法或咨詢技巧。
我能做的,就是傾聽每個人的講述。
比如,有時我會告訴對方“我也覺得,您丈夫做得確實有點過分了”,讓她把自己丈夫的問題訴說一通;有時候我會說“您在這里就盡情地說出怨言”,讓對方一吐內心的煩惱;有時候我會建議“要想快樂一點,不如我們一起琢磨經驗”,然后替對方想辦法。在我咨詢過程中,最多的就是這些情況。
他們的訴求其實很簡單,但沒有一個讓他們能夠傾訴苦悶和煩惱、獲得心安的地方。
通過趣味詼諧地聊天,就可以消除他們的困擾,使他們獲得心靈的慰藉。
在我看來,心靈的溝通,其實就是把自己放到與對方平等的位置上,傾聽對方的內心世界。
即使你不能給出建議,沒有提供令人豁然開朗的方法,就是簡簡單單設身處地地傾聽,對方也會輕松許多。
當然,所謂設身處地,不等同于過度同情。
在認真傾聽的過程中,可以給出“啊,原來如此呀”“真不容易呀”之類的回應。
如果過度共情只會更麻煩,只有讓對方感到“大家都不容易”才是恰到好處的。
換句話說,沒有藥物能100%解決心里的煩惱,別人的建議也是一樣,不能徹底解決你的煩惱。
只有自己在困境中不斷掙扎著尋找答案,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但有時候一個人面對真的很難。
如果身邊有同樣煩惱或情緒低落的人,不妨試試與他們交流。
兩個人在一起愉快地發發牢騷也是很好的。“我很辛苦,原來你也是這樣”之類的話,可能一句就會幫助到對方。
順便說一句,傾聽別人的故事也要替別人保守秘密,不要隨意吐露出去。這是做人的義氣。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種關系,你可以暴露自己的弱點,安心地互相傾訴,這是心靈治愈的關鍵。
如果有一種人際關系能讓你安心地暴露自己的脆弱之處,那么你一定會精神滿滿。
心靈的溝通,其實就是把自己放到與對方平等的位置上,傾聽對方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