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序:悲觀者往往正確,樂觀者往往成功

呂崢

恩師周月亮邀我替新著《王陽明家書》(名人家書典藏)作序,榮幸之余,感慨萬千。

十年前我還在中國傳媒大學念書,周月亮教授電影美學。關于這門課的內容,印象已非常模糊,只記得他拋出一個語驚四座的概括:影視通巫術。

那是個魔幻的年代,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四萬億熱錢彌漫神州,后又放水至三十萬億。房價狂飆突進,實體經濟舉步維艱。年輕人畢業即失業,馬路上的跑車卻只增不減。

周月亮是清寒的大學教授,也是富饒的碩學宿儒。一次,《走向共和》的編劇盛和煜到傳媒大學演講,幾名師生陪他就餐。當聽說身邊坐著的是周月亮時,彼時風頭正勁、炙手可熱的盛和煜立即起身敬酒,滿飲一杯。

周月亮風趣幽默,是個喜歡調侃人的老頑童,時不時還會去武術協會露兩手。他的研究領域極為廣泛,從《水滸傳》到《儒林外史》,從佛學到王陽明,他的著述學理深厚,文獻純熟。匠心燭照,潛心沉篤。但細繹其思想,不難覘知那隱藏在嬉笑怒罵的文字背后的悲涼底色。

文人感時憂世,常想救弊補偏。然政治之詭,天意叵測,又有幾人能一展平生所學?成功只是偶然,失敗才是常態。當被造化的無形之手打到懷疑人生時,好一點的與世俯仰,從俗浮沉,等而下之者便如信仰崩潰的探花郎焦芳,阿附權奸,排斥異己,變成自己年輕時所反對的那種人。

十年前,我本打算創作韓非子的評傳,但因周月亮的影響,最終寫了本《明朝一哥王陽明》,沒想到一炮而紅,從此走上了寫作的道路。

韓非子與王陽明都看穿了人性。這不難,但也于己無益,因為透徹的背后只是一片虛無。難就難在重建意義,于漫漫長夜中找到一條極高明而道中庸的新路。

公元1506年,王陽明因反權奸、救言官,觸犯上怒,被貶謫至貴州的化外之地龍場驛。萬里投荒,居無定所,缺醫少藥,生活無著,王陽明陷入“瘴癘蠱毒之與處,魑魅魍魎之與游”的絕境,日夜煎熬,生出“俟命而已”的感嘆。

那么,到底是什么助他刺破黑暗,樂以忘憂,悟道成圣,心通九境?

是儒家的君子人格:孔顏樂處。

孔門弟子眾多,然孔子獨垂青于顏回,蓋因其即使在極端困苦的環境里,依然能保持樂觀,堅守儒家之道,用《論語》里的話說就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孔顏所樂者,當然不是貧,而是道。這種精神被李澤厚總結為“樂感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特征,有別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和日本的“恥感文化”。

儒家的妄念在于:一個人道德高尚,就能成功。比如梁惠王當年問孟子:“你不遠千里而來,有什么利于我們魏國的?”孟子說:“王何必曰利?”接著便開始兜售“仁義”,論證“有仁義則百姓擁護,不仁義則百姓反對。那么兩國交戰,必是有仁義者勝”。

雖有偷換概念之嫌,但也并非全無道理。

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切失敗都源于心理。人對某件事的態度,其實比這件事本身重要得多。比如某人的小說寫了三年,未能出版。若他的態度是“失敗”,那的確一敗涂地;但若他的態度是“嘗試”,那么這三年的時光就變成了積累經驗。

大多數人的失敗都是敗于自己內心對某些事的認知,而非敗于事情本身。

另一方面,人所相信的東西往往都是他自己愿意相信的,而不一定是真實的。因為很多真實的東西彼此之間是完全相悖的,無法被人理解。因此,人常常選擇相信其中一種而否定另一種,以免自己崩潰。

從這個角度看,成功有時候就取決于信心,它給人以安定感和幸福感。世事千變萬化,矛盾錯綜復雜,人必須具備從亂七八糟的現象中抽象出簡單規律的能力。不管它靠不靠譜,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精神寄托,因為意義和規范是人性的兩項基本需求,前者告訴人為什么而活,后者告訴人怎么去活。

宗教便給信徒提供了這兩種慰藉,無論它看上去如何荒謬,也比一個人漫無目的地在寒夜里亂走強。

王陽明的“良知”與此類似。人人自有,個個圓成。一炬燦然,千燈相映。它是審視天地萬物的靈明,在其觀照下,客觀事物的意義逐一點亮,價值次第呈現,原本死寂的世界頓時繽紛多彩起來。

良知一振,群寐陷醒。從此,“天下之人不復自安于規矩繩墨之內”,因為良知既然是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是非之心”,那么知識、真理乃至判斷美丑善惡的標準都不再為帝王或學者所壟斷,而是交還給了每一個個體。于是,王陽明的弟子和擁躉里涌現了一批富有批判和啟蒙色彩的思想家,以狂者的胸次和無所畏懼的豪杰氣概,喚醒人性當中“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自由沖動與“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擔當精神。

王陽明對大明有再造之功,生前卻一再遭權臣打壓、奸佞排擠,“一屈于江西,再屈于兩廣”,形勢一度危如累卵。左右無不緊張,風暴中心的王陽明卻巋然不動,“不求天下信己,自信而已”。

此即良知之力,予人挑戰一切的勇氣,助人克盡紛囂俗染,證悟“本體之樂”。

星空浩瀚,天公不語。在龐大而悠久的時空中,渺小而短暫的生命就是一出還來不及綻放便開始凋零的悲劇。《這個殺手不太冷》里,小女孩瑪蒂爾達問殺手里昂:“人生是只有現在那么絕望,還是一直如此?”里昂回答說:“一直如此?!?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每當你因為一個對的人或美好的事而暗自竊喜時,命運便張牙舞爪地撲面而來,將你珍視的東西撕得粉碎,揚長而去。痛苦、不甘、憤怒、絕望又有什么用呢?同樣的戲碼會不厭其煩地重復上演,直到生命落下帷幕。

人,必須隨時準備好說再見。

然而,佛說煩惱即般若。過去已經過去,未來未曾發生。對過去的悲與樂,對未來的盼和懼,都不過是發生于當下的念頭。

念頭產生于思維,思維瞬息萬變,并不真實(真實的東西是不滅的)。因此,大腦里的思維活動不能代表真正的你,而只是在用一種簡捷的方法整合五官接收到的信息,以便你快速決策。

認同思維,多會落入偏見;超越思維,則可體認良知。歸根結底,陽明心學就是由自由意志所決定的無條件的道德意識,不假外部帶累。它是虛幻的理想和高蹈的口號破滅后,世人所能感悟到的最后一縷真諦,宛若漆黑一片的深海之中,那顆倔強發亮的明珠。

是為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铜梁县| 宕昌县| 云安县| 化州市| 屯留县| 若羌县| 广东省| 玉树县| 陆丰市| 嘉峪关市| 墨玉县| 吉隆县| 平果县| 偏关县| 丘北县| 东城区| 漯河市| 湘乡市| 海口市| 阿克苏市| 和田县| 理塘县| 青浦区| 高唐县| 且末县| 潼南县| 武夷山市| 连平县| 桑植县| 鸡泽县| 新平| 黔西县| 从化市| 宣威市| 白朗县| 萝北县| 榕江县| 姜堰市| 慈溪市| 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