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醫!快叫御醫?!?
千牛衛的將軍大聲喊道。
東宮里就有御醫,沒過一會兒就被將士給抬了過來。
千牛衛把李世民圍在中間,除了御醫不讓任何人靠近。
東宮外,侯君集身重數刀還在奮力進攻。
一名千牛衛從東宮出來,高舉紇干承基的人頭說道:
“李承乾已死,侯君集,你還不速速投降?”
侯君集沒有懷疑千牛衛說的話,本來他就知道死士是抵抗不了千牛的。
現在李承乾一死,大勢已去,就算他打贏了千牛衛也沒用了。
侯君集把手中的長槍丟下,無力的跪在地上。
此刻侯君集無數的念頭閃過,有不甘,有后悔。
只差一點,如果承天門能順利打開的話,這場政變就能成功。
但是他當時根本就沒得選,如果侯君集當時選擇先幫李安儼來城門,那東宮這邊可能早就被千牛衛攻破了。
可惜沒有如果。
這名千牛衛一邊高舉紇干承基的頭顱,一邊高喊李承乾已死。所到之處,太極宮里李安儼帶領的宿衛紛紛投降。
千牛衛爬上城墻對著門外正在激戰的人說道:
“李承乾已死,侯君集已束手就擒,所有人放下武器?!?
杜荷和李元昌還有侯君集的副將長嘆一聲,無奈投降。
此刻,長孫無忌和程咬金已經過來了,長孫無忌大聲問道:
“陛下怎么樣了?”
千牛衛沒有回答,而且說道:
“陛下有令,立齊王李佑為太子。”
長孫無忌頓時急了,扔掉手中的長刀之后說道:
“不可能,陛下絕對不會說這樣的話,對了,你去轉告陛下,晉王李治沒有死。不,我要進太極宮,親口告訴陛下。”
千牛衛的長官想了想說道:
“所有人遠離城門,長孫大人一個人過來?!?
“本官也要進太極宮。”
尉遲敬德說道,他不在乎誰當太子,他只是擔心李世民的安危。
李績和程咬金也要求進太極宮。
四位重臣,千牛衛誰也得罪不起,只得答應下來。
四個人進入太極宮之后,跟著千牛衛來到東宮,一路上尸橫遍野,當然也見到了侯君集。
尉遲敬德上去就是一巴掌,嘴上怒道:
“你該死!陛下如此待你,你竟然謀反?”
侯君集吐出一口鮮血,嗤笑一聲說道:
“怎么待我?是我滅了高昌,不但不獎賞我,還責罰于我。”
“那是你觸犯了軍法。”
“隨你們怎么說,成王敗寇。”
長孫無忌沒工夫搭理侯君集,心里只想快點見到李世民。
“陛下呢?”
千牛衛的將軍出來說道:
“陛下危在旦夕,不過陛下說讓你們進去?!?
尉遲敬德聽到李世民危在旦夕,一下子就怒了,揪著千牛衛將軍的衣襟說道:
“怎么回事?你們這么多人連陛下的安危都保護不了嗎?”
“鄂國公,還希望你進去之后別這么大聲?!?
將軍沒有解釋,不管情況如何,千牛衛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長孫無忌等人走進東宮,看到了人群中間奄奄一息的李世民。
四人全部跪倒在李世民身前,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李世民氣若游絲地說道:
“輔機,稚奴還活著?”
“是的,陛下。晉王現在就在臣府里,是程知節救了晉王?!?
長孫無忌流著淚輕聲說道。
“咳咳,好。朕立晉王李治為太子,朕命不久矣,稚奴就靠你們輔佐了?!?
“臣遵旨?!?
“高明已死,其家室貶為庶民即可還有不要責罰千牛衛,他們做得很好?!?
“是,陛下。”
“你們走吧,朕想歇歇了?!?
李世民說完閉上了眼睛,像是睡著了一樣。
“陛下!”
“陛下!”
眾人跪地,無論他們怎么呼喊李世民,但李世民的眼睛始終沒有再睜開。
李世民死了。
眾人嚎啕大哭,尉遲敬德握緊拳頭憤然起身,跑出東宮來到侯君集面前。
“你個畜生,今天我就要活活打死你?!?
說著就對侯君集拳打腳踢。
侯君集看著尉遲敬德臉上還掛著淚水,察覺到不對勁,問道:
“陛下怎么了?”
“你還有臉叫陛下?陛下對你恩重如山,你就是這樣報答陛下的嗎?現在陛下駕崩了,你滿意了嗎?”
侯君集呆住了,他從來沒想過要殺了李世民。他回想起以前跟李世民共同征戰的點點滴滴,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你哭給誰看?陛下已經走了,陛下已經走了啊?!?
尉遲敬德說著又哭了起來。
侯君集此刻才真正的后悔了。
“我對不起陛下?!?
侯君集站起身,全力沖向一旁的高墻,然后一頭撞在高墻之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尉遲敬德離開了皇宮,他決定辭去官職,不再過問朝中之事。
長孫無忌也離開了皇宮,回到府里之后,李治立刻迎上前擔憂地問道:
“父皇和太子哥哥怎么樣了?”
“李承乾死了,陛下駕崩了?!?
長孫無忌悲痛地說道。
李治頓時掩面而泣,一旁的李麗質直接暈倒在長孫沖的懷里。
長孫無忌又說道:
“晉王殿下,現在不是傷心的時候,你現在要跟我回太極宮,料理陛下的身后事?!?
李治依舊用雙手掩蓋住自己的臉,含糊不清地說道:
“為什么會這樣?父皇怎么會駕崩呢?”
“跟我走吧?!?
“嗯,我要見父皇?!?
眾人只以為李治在掩面哭泣,卻看不見李治用雙手掩蓋下的臉上帶著是無法控制的笑容。
雖然李世民的離去他心里確實感到悲傷,但是跟繼承皇位相比,這點悲傷簡直微不足道。
李治等這天已經太久了,沒有人會對皇位不感興趣,更何況他還是嫡子。
之前李治還想著如何謀取太子之位,沒想到他還什么都沒干,如今卻一步到位,跳過太子,皇位直接落在他的頭上。
現在眾人對李治的印象都是比較軟弱,歷史上李世民還因為李治的軟弱想要重新立李恪為太子。
但是等李治繼位之后,他的行為可是和軟弱一點也不沾邊,嚴重點,說他心狠手辣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