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倍群教授回憶起她在快要畢業的時候也曾迷茫過,自己到底該如何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呢?自己要么向其他同學找個安穩的工作,踏踏實實一輩子,這樣的工作的確一眼看到頭,利弊各半吧。要是繼續深造下去,如果不做點有用的事情,那么深造就沒有任何意義。想到這里,年輕的劉倍群心里仿佛給自己找到了一個燈塔:是的,要讓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在自己的雙手上散發光和熱!
劉倍群的專業是生殖醫學專業,主攻當代各種生殖問題,各種不孕不育,現在她站在一個人生的新的開始,新的起點,更是新的征程。
劉倍群不知道自己能夠在這條深造路上走多遠,能走多久,但是她知道她只有不斷地守護住自己內心的火苗,不讓外面的狂風吹滅它,她就能在黑夜里為自己的路,亮起一點光支撐她走下去,她想她一定能走下去的。
然而,還有一個問題,她的終身大事,家里人催的很急很急,總是在她認真學習的時候打電話過來,要么是有了新的相親對象介紹給她,要么就是問問上次那個怎么樣?劉倍群真的無感,一度困擾她很久,讓她很煩躁,她也知道要是自己結了婚,她還能為理想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嗎?所以,當她把自己的想法說與家人時,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掛了電話后,劉倍群的內心異常平靜,她知道,自己可以安靜一段時間了。
她的家人后來找過她幾次,每次都是不歡而散,最后一次家人放了狠話:“不結婚,就斷絕關系,我們沒有你這個女兒!”
劉倍群哭了一個禮拜,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她不知道為什么要必須結婚,那她讀書就是為了結婚嗎?她想到自己的專業就是為了不孕不育的夫婦解決生孩子的問題,雖然那時劉倍群還只是實習生,但是也看多了那些為了生孩子激烈爭吵的夫婦,心都麻木了,根本就不會產生結婚的想法。
但是她選擇深造是醫者仁心,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不孕不育人群的疾病和生育問題,最終,她決定如果不能選擇自己的理想,而聽她家人的話去結婚,她會過得一輩子不快樂,郁郁而終。于是她手寫了一份信寄回家,沒想到家人就再也沒有聯系過她。
劉倍群從此開始投入百分百精力各種學習深造,刻苦鉆研這類人群的疑難雜癥,這條路長夜漫漫,每天陪伴她的都是幾米高的醫學書籍,晦澀難懂,但是劉倍群卻越學越覺得其樂無窮,她就越覺得自己走了一條正確的路,這條路雖然只有她一個人。
不記得讀了多少本書,不記得多少個枯燥乏味的日夜,劉倍群終于迎來了曙光,她的各項研究成果為了生殖醫學帶來新的研究方法,能夠減少女性患者的痛苦還能提高女性懷孕的成功率,這簡直就是不孕不育人群的福音,劉倍群一下子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生殖學專家,她的那些文章在醫學界流傳甚廣。劉倍群被各所高校邀請去做演講,還被邀請去主持學術交流會,是一顆生殖醫學界的耀眼新星。
劉倍群后來還被邀請參加一項新的研究,了解到一項計劃,就是《新基因工程計劃》,劉倍群被這份計劃書里提及到的目標和宏偉的愿景深深地打動了,而且參加的人員都是醫學界有口皆碑的學者,強強聯合肯定能做出更大的事業,劉倍群內心激動,她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有了一個更加實際的研究方向,對于未來她的心里也生出了更加寬廣和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