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 陳國壙
- 3915字
- 2022-05-10 20:28:52
前言
preface
上班還是開店? 要糾結的東西太多了
很多人都會有開店的想法,但是遲遲行動不起來,因為現實中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舉下面三個案例:
(1)家庭開支大,糾結是否全職開店,怕失敗。
老陳,我現在在一個四線城市工作,每個月工資大約1萬多元,有房貸,開銷不小,一直想開個店。因為平時工作比較輕松,時間也充裕,所以準備花費幾個月時間慢慢研發打磨自己的產品。
現在糾結要不要辭職,一旦辭職就沒有退路了,也失去了經濟來源。在我們這里找個看店的店員每個月要付5000元錢左右的工資,招店員做還是自己看店,是我糾結的一個方面。
想過自己全職全身心投入,但是怕一開始生意不好,壓力太大。如果招人,又怕招不到好的人。最開始幾個月沒生意,工資都付不起。
(2)寶媽,年齡稍大,開店是希望有時間陪孩子。
老陳,您好!想請教您一個關于找工作還是自己開店的問題。
我今年已經37歲了,由于生二胎在家待了一年多時間,現在重新找工作很難找到理想的,這讓我感到非常焦慮。我近10年都從事與銷售相關的工作,手里也有一點積蓄,所以產生了開店的想法。
想學花藝開一家花店,一是因為自己喜歡;二是覺得目前的年齡段還是要自己做點什么才是長久之計;三是希望能有時間陪伴孩子。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貿然投資我又有所顧慮。
現在也有公司請我去上班,給的工資也比較高,但要經常加班。特別糾結是該去學習如何開店還是先將就著上班。如果去上班,我知道一段時間后我可能還是想辭職,還請老陳指點迷津。
(3)迷茫,收入所剩無幾,不知道如何走出第一步。
有沒有人和我是一樣的:在一線城市上班,有房貸,有小孩,工資收入聽起來很多,但每個月除掉房貸和生活開支后所剩無幾?
朝九晚五地工作,看不到晉升的機會,工資增長緩慢,跟不上快速增加的生活開支。想要辭職出去自己創業,可是連個項目也沒有,內心又不甘于打工。究竟應該如何邁出第一步?
看完這三個案例,估計很多想開店的人都有同感。因為大家考慮的東西都差不多,要克服的困難和心理障礙也差不多。
我在開店前,在一家知名公司工作了6年,當時有個現在看來很可笑的擔心,就是害怕自己離開了公司可能會過得很慘,覺得沒有這份工作,就無事可做了。
說實在的,那時候視野真的很窄,對公司很依賴,不相信自己有養活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公司很上進很用心,對領導很畏懼,有什么委屈也忍著。剛畢業的那幾年工資很低,基本每個月有10天是靠透支信用卡度過的。但當時即使那么窘迫,也絲毫沒有離開公司的想法。
2012年年底,我愛人有段時間剛好比較閑。我就說:“我們現在攢了些錢,是不是可以做點什么?要不開個店吧,你去管理,我仍舊上班。”她也厭倦了上班的生活,我們一拍即合,就這樣干起來了。
首先得說明一下,在以前的職業生涯規劃里,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會開店。雖然經常和朋友說創業的事,但也就是閑時“吹牛”而已。我當時的目標還是成為一名出色的職業經理人。
后來為什么我辭職開店了呢?說起來多少有點被逼無奈的味道。
第一次開店因為我缺少經驗,在起步的時候狀況太差了。房租和人工每天的成本至少3500元,但開店第一個月每天的營業額在1300~1500元徘徊,固定成本都賺不回來;產品出品慢,顧客嚴重不滿,甚至還咒我們遲早倒閉;自己不懂餐飲,產品線全都是廚師說了算;下水道經常堵,堵一次就“水漫金山”,顧客不敢進店。每天都感覺店鋪搖搖欲墜,我覺得我愛人撐不下去了。
倒閉認栽,也是可選項。但如果這個時候關門,結果是很慘的,因為已經把工作多年的積蓄全部投進去了。放棄,就等于一切歸零。我覺得這時候我必須全心投入了,于是果斷辭職。
所以,全職開店對我來說其實有點無奈。我低估了開店這件事情的難度,開店的投入超出了自己的風險承受范圍。開店前的準備也不充分,營業額嚴重不達預期,讓我騎虎難下,最后只能破釜沉舟。
后來這個店雖然盈利了,但最終我還是放棄了,前后維持了一年時間。因為缺少頂層規劃,這個店有太多的先天性缺陷,無法補救。同時發現這樣開店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做生意也不應該是這樣子的,第一次開店就這樣以失敗告終。雖然失敗了,但是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現在經營店鋪的很多理念和方法都是那時候形成的。我經常說,這一年的經歷,不亞于讀了一個商學院。
回顧起來,第一次開店不成功主要因為無知。代價當然也很慘痛:虧錢,失去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離開了一直想留下來的城市,甚至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離職時,我心想,如果開店失敗了,大不了再回頭找一份工作。但是開店一年后,我發現我已經不是一年前的我了。那一年,徹底改變了我對生活和許多事情的看法,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以前覺得離開公司就不能活了,后來發現原來我也可以有自己的事業,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改變很多東西。于是我選擇繼續開店,一部分是出于不服輸的心理,同時也想繼續驗證自己的一些想法。
還有就是,開店后自己就是老板,那種命運由自己掌控的感覺,即使壓力重重也挺好。內心的充實和自由,是以前上班時無法體驗到的。
后來為了保存實力,我采取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來到一個五線城市開店。有了第一次開店的經驗和教訓,第二家店開得就順利多了。從那時起,我的生活才開始恢復正常,然后又從五線城市發展到二線城市,逐漸步入正軌。
所以,是上班還是開店,我有以下四點想說:
(1)不要問別人自己要不要開店,如果內心有這個疑問,說明沒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這個問題真的要捫心自問,自己想過什么樣的生活。因為這個問題,別人是無法給出答案的。親人擔心你開店受苦受累,會夸大開店的困難,也會拿可能的失敗嚇唬你;成功者會告訴你開店的各種好,讓你產生無限的遐想;失敗者會給你描述各種困難,讓你迷茫、焦慮,不知所措。
你看到的和聽到的,都不是事情的全貌,因為每個開店背后的故事都是不一樣的;你的故事要靠你自己去創造,你的夢想要靠你自己去編織。生活和事業,歸根結底是自己創造的。
有人問過我,后不后悔開店?我的回答是:“即使在最低谷的時候,我也沒有后悔過,而且自己選擇的路,錯了也不應該后悔。”開店筆記社群里有一萬多名老板,我對他們做過調研,發現很少有人因為開店而后悔。有些人即使開店失敗了,回到單位工作,也時刻準備著重整旗鼓。開店,好像會上癮。
(2)如果要開店,就要做好失敗的準備。
不用擔心開店是否會失敗,因為失敗是大概率事件。只要你想走開店這條路,想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這個學費很可能要交。
但是有三點是可以做到的:
第一,學費可以少交點。第一次開店,要以控制風險為主,少投入,即使失敗了,以后也可以東山再起。
第二,提高開店成功的概率。現在開店失敗率高是因為不懂開店的人或者盲目開店的人太多了。如果多儲備點開店做生意的知識,并且做好充足的準備,是可以大大提高成功概率的。
第三,要把焦點放在自我成長上。第一次開店,一定會遇到各種不順的事情,不能有困難就放棄,而是要堅持一段時間去改變現狀,直到無能為力為止。在這個過程中,老板的個人能力會得到極大提高,為以后開店做了更好的準備。
做事要有底線思維。如果開店前你把失敗這個最壞的結果都想好了,那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事實上,一旦你做了最壞打算,就會做最好的準備,所以結果往往不會太差。
(3)開店后,短期內自由時間會更少,長期看會更多。
有人說,開店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和家人,有這種想法的人估計會失望一段時間。
上班的人有周末,還有節假日,晚上還可以準時回家。開店后自己就是老板,就有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事。尤其是開店的早期,生意還在摸索階段,老板個人能力還沒有鍛煉出來,所以沒事都要找事做,只會比上班的人更忙。
但是,早期的各種折磨和焦慮,在未來會給你豐厚的補償。當你的生意逐漸穩定,口碑建立,有了穩定的顧客以后,一個店就成為一個自動運轉的機器,你的自由時間就會多起來。以前你羨慕上班族,那時上班族可能就會羨慕你。
(4)開店還是上班,不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
因為開店未必就一定要在店里,也可以找合伙人,設計好股份和安排好分工,由合伙人管理店里的具體事務。
如果沒有合伙人,指望店長和員工處理好一切,自己做個甩手掌柜,這不是不可能,而是難度比較大。早期店里的很多事情需要老板親力親為。老板如果前期就撒手不管,就很容易被店員“坑”。
開店作為一種低門檻的創業形式,很適合作為普通人群踏踏實實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的起點。雖然開一家成功的店不容易,但還是有方法可循的。
接下來我會按照開一家店的時間順序分解開店的每個環節:從開店前籌劃,到開店選址,開業規劃,到開業后運營,把開一家店的流程掰開揉碎了展示出來,讓你在開店前知道什么事情是決定性因素,什么事情要優先考慮;讓你不僅知道做什么,還知道如何做,更知道為什么做,理解每件事情的本質及其背后的邏輯,最后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境界。
我希望為你在開店前搭建一個框架,從一開始就系統地考慮問題。做頂層設計,把店開在“腦海”里,確保不走大的彎路;框架設計及其中的每件事也很重要,所以本書會講解如何選擇項目,如何加盟,如何以最低成本入門,如何獲得產品,如何蹲點數人流,如何做盈虧演算,如何租賃店鋪不吃虧,如何開業一炮打響,如何面對競爭,如何分析店里的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案。只有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了,開店的成功率才會提高。
為了幫你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本書的案例會特別多,而且,每個案例都是真實的,其中有我自己開店的經歷,有我長期觀察的案例,也有很多來自開店筆記社群里全國各地各行各業老板們的案例。案例里有真實的人,真實的困難,真實的情感,真實的成功和失敗。通過活生生的案例來演繹開店理念,是本書的特色之一。
這本書的完成前后共歷時四年,希望你讀完之后有一種通透的感覺,并能對自己說:“開店不過如此,我的生活從此以后也可以不一樣。”
陳國壙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