瑨陽,這座位于并州的州府重鎮,宛如一顆被置于風暴中心的明珠,散發著獨特而又危險的光芒。它是并州的核心所在,承載著政治、軍事的雙重重任。灝國公張黿的并州大都督府,威嚴地矗立在城中,彰顯著其手握重兵的顯赫地位;而與之相鄰的并州刺史府,也在有條不紊地履行著治理地方的職責。然而,表面的平靜下,暗流正洶涌涌動。
并州刺史李佑,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飽讀詩。長史趙銘,性格沉穩內斂。
這一日,李佑和趙銘在刺史府的書房中,對著堆積如山的軍資賬目與戰報愁眉不展。他們發現以張黿通報的戰報來看,物資和兵員的損耗有些超出正常范圍。
“趙兄,張黿恐怕有異心。如今天下大亂,灝國公手握并州大軍,借機囤積物資兵力。”李佑說到。
趙銘眉頭緊鎖,緩緩說道:“李兄所言極是,只是張黿手握重兵,權勢滔天,我們貿然行事,恐遭不測。但此事關乎國家安危,即便前路荊棘密布,我們也不能退縮。當務之急,是盡快將此事上報江都,讓圣上知曉真相。”
二人商議良久,決定先將所有證據整理成冊,選派一名可靠的心腹,快馬加鞭送往江都。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們還在信封上做了特殊標記,只有隨末帝才能辨認。
然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沒能逃過張黿的眼線。張黿的大兒子張逸軒,是個心機深沉之人。他深知刺史府和大都督府之間的微妙關系,早就在刺史府周圍安插了眾多眼線。這些眼線如同隱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時刻窺視著刺史府的動靜。
這天傍晚,夕陽的余暉灑在瑨陽的街道上,給整座城市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一個身形瘦小的男子,鬼鬼祟祟地從刺史府的側門溜了出來。他的懷中似乎藏著什么重要的東西,雙手緊緊護著,一路小跑,生怕被人發現。此人正是張逸軒安插在刺史府的眼線之一,名叫劉三。
劉三沿著小巷七拐八拐,確定無人跟蹤后,來到了一處偏僻的小院。他輕叩院門,三聲短,兩聲長,節奏獨特。門“吱呀”一聲打開,露出一張冷峻的臉,正是張逸軒的心腹侍衛陳武。
“劉三,可有什么重要消息?”陳武低聲問道。
劉三點點頭,迅速鉆進院子。在昏暗的房間里,劉三從懷中掏出一個油紙包,小心翼翼地打開,里面是一封密信和一些賬目副本。
“陳大哥,這是刺史府今日的要緊事。李佑和趙銘一直在查軍資損耗的賬目,今天他們把整理好的證據都封在了這封信里,還派了個身手不錯的心腹,準備連夜送往江都。”劉三氣喘吁吁地說道。
陳武臉色微變,接過信和賬目,仔細查看起來。看完后,他不敢耽擱,立刻吩咐劉三:“你先在此處待命,不要亂跑。我這就去給公子匯報。”
陳武騎上快馬,向著大都督府疾馳而去。此時的大都督府內,張逸軒正在書房中與幾位謀士商議著軍事部署。陳武匆匆而入,在張逸軒耳邊低語幾句。張逸軒臉色不變,他揮退眾人,獨自坐在書房中,陷入沉思。
片刻后,張逸軒起身,大步走向父親張黿的書房。書房中,張黿正在審閱軍報,看到兒子進來,說到:“大郎,所為何事?”
張逸軒將密信和賬目遞到張黿面前,恭敬地說道:“父親,李佑和趙銘已經察覺我們虛報損耗之事,準備上報江都。這是他們的證據和密信。”
張黿接過,看了一下,說到:“二人倒是挺細心,也有衷心,可惜看不清這局勢。動手吧,大郎。”
張逸軒領命而去,迅速開始安排人手。他挑選了幾名最得力的心腹將領,將計劃詳細告知他們。同時,又從俘虜的烏珠穆沁人中,挑選了幾個長相兇狠、身材魁梧的,對他們進行威逼利誘。這些烏珠穆沁人在生死威脅下,不得不答應配合張逸軒的計劃。
一切準備就緒,夜幕已經完全降臨。瑨陽的街道上,一片寂靜,只有偶爾傳來的更夫打更聲。張逸軒親自率領一隊士兵,悄悄地向刺史府逼近。他們身著黑衣,腳步輕盈,如同鬼魅一般。
此時的刺史府內,李佑和趙銘還在書房中等待著派去江都的信使的消息。他們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正在一步步逼近。突然,一陣細微的腳步聲傳來,李佑心中一驚,他示意趙銘不要出聲,自己則悄悄地走到窗邊,透過窗戶縫隙向外望去。只見院子里黑影閃動,密密麻麻的士兵已經將刺史府團團圍住。
“不好,我們被包圍了!”李佑迅速轉身,對趙銘說道。
趙銘臉色一變,但很快鎮定下來:“看來是張黿已經知道我們的行動,先下手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拼了!”
然而,他們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書房的門就被猛地撞開。張逸軒手持長劍,帶著一群士兵沖了進來。
“李佑,趙銘,你們二人勾結烏珠穆沁,意圖謀反,如今證據確鑿,還不束手就擒!”張逸軒大聲喝道。
李佑和趙銘聽后,心中又驚又怒。
“張逸軒,你休要血口噴人!我們一心為國,怎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李佑憤怒地反駁道。
“哼,還敢狡辯!來人,將他們拿下!”張逸軒一揮手,士兵們便一擁而上。
李佑和趙銘想要反抗,但對方人多勢眾,很快就被士兵們制服。他們被押出書房,只見刺史府內一片混亂,其他侍衛和仆人也都被控制住。
“你們這群亂臣賊子,顛倒黑白,天理難容!”趙銘憤怒地大罵。
張逸軒冷笑著走上前:“把他們押往大都督府,我倒要看看,在大刑之下,你們還能嘴硬到幾時。”
李佑和趙銘被押出刺史府,此時的瑨陽街頭,已經被張逸軒的士兵戒嚴。百姓們聽到動靜,紛紛從家中出來。
到了大都督府,李佑和趙銘被帶到張黿面前。張黿坐在主位上,一臉平靜地看著他們。
“李佑,趙銘,你們勾結烏珠穆沁,證據確鑿,本公身兼大都督之職,有臨機專斷之權,現將你二人緝拿,等本公奏明陛下,再將你二人明正典型。大郎,明日張貼布告,告訴百姓,此二人里通外敵,已被拿下。”張黿平靜地說道。
李佑怒目圓睜,大聲罵道:“張黿,你這狼子野心之人!你身為朝廷命官,手握重兵,不思報國,虛報損耗,圖謀不軌。今日你又妄圖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于我等,你以為這樣就能逃脫罪責嗎?天理昭昭,報應不爽,你遲早會為你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趙銘也跟著罵道:“張黿,你這奸佞之徒,所作所為與那禍國殃民的賊子何異?你欺上瞞下,偽造證據,嫁禍忠良,你的良心何在?你如此行徑,簡直是隨室的罪人,天下百姓的公敵!你若還有一絲良知,就速速放了我們,向圣上請罪,或許還能減輕你的罪孽。否則,待真相大白于天下,你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張黿臉色未變,:“來人,給本公把他們押下去”
李佑和趙銘被士兵們拖走,他們的叫罵聲在大都督府內回蕩。而此時的瑨陽,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陷入了一片恐慌和不安之中。百姓們憂心忡忡,不知道這場風波將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而張黿,雖然暫時掌控了局面,但他也知道,事情不會就此平息,更大的危機或許還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