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水下有座城

潮起,述說;潮平,緘默

月亮島上的柳楊,可是受了城磚漿泥的滋養?臥牛山下老者,魚鉤那端連著的可是故鄉?

湖光淼杳,青山夾岸。心隨浪動,如花綻放。可是,佇立湖畔的您是否了解這片水域的前世今生呢?如果是,那滄海桑田的感悟是否會更加深刻?

選址、筑城、發展、繁榮,鼎盛后繁華落盡,歸于沉寂,湮于塵埃。“一城一世一別離”,這是中國古代大城小邑的宿命。當然,也有一些大都市由于地理位置、生存環境的優越,往往會被新生的王朝屢屢選定,在消失的當口甚至淪為焦土后又涅槃重生,直到今天依然風光無限。比如北京、西安、洛陽、南京。

而那些消失于大中華版圖上的中小城市卻也會讓人偶爾想起。比如古老的鄴城、齊國的臨淄城、楚國郢城、北宋晉陽城等。就拿曾經顯赫一時的鄴城來說,其遺止主體大致位于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初建于春秋時期,先后是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戰國時西門豹為鄴令,治河投巫的故事傳為佳話;曹魏時,在此建起了著名的三臺,即金鳳臺、銅雀臺、冰井臺。杜牧的“銅雀春深鎖二喬”即源出于此。鄴城居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最后毀于隋文帝楊堅的一把大火。位于永定河流域的漢代高柳縣城、趙國代郡開陽堡,也與這些城市一樣,有著同樣的歸宿,起于累土,最后又終成犁鏵沃土,沉寂于地下,完成一座城邑的使命和輪回。

不過,有些城邑卻有著迥異的命運,它們的歸宿屬于江河湖海。當我拋出這個話題的時候,您在訝然后一定會想到那些在洪水面前無法逃遁的城市。是的,在與大自然的角力中,人們用粗糙大手,以土石堆壘起的城郭往往不堪一擊。水來城沒不免徒增嘆惋,所以還是不說也罷吧。那么就讓我提及當代一些為了江河永安、趨利避害、百姓無虞而主動放棄的城邑吧,雖亦惋惜,卻也有所慰藉。誠如這冀北官廳湖底似乎并不出眾的縣城——懷來古城。

翻閱歷史的書卷,早在舜設十二州時,懷來冀州古地已有煙炊;到春秋戰國時期,此地屬燕國上谷郡;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時,懷來是上谷郡沮陽縣,郡治設地便是沮陽。進入漢代后,飛將軍李廣、大將軍霍去病都曾擔任過上谷郡太守,足見帝王們對這塊土地的重視。

懷來城的始建時間大約在武則天垂拱年間(685—688),當時突厥騎兵大肆入境燒殺劫掠,唐王朝便在臥牛山下筑清夷軍城即懷來城以固太平。元代再土筑城垣。至元、明、清時期,懷來縣城西通晉蒙,東達京津的軍事要塞作用日漸凸顯。《懷來縣志》載,“懷來雖區區百里,而西屏宣鎮,東蔽居庸,北當槍竿、滴水崖之沖,南護白羊、鎮邊城之險,前代列戍屯兵,視為重鎮”。又說:“宣鎮厄要之區不在鎮城,而在懷來。”因此該城先后在明洪武、永樂、景泰、萬歷年間進行重修和擴建,清乾隆、同治年間又進行三次大修,在沉沒于湖底前城垣仍保存得相當完好。

據記載,懷來城依山勢地形而建,西、南城墻建在平原,東、北兩面城墻則建在山上。古城雄闊威儀,周長七里二百二十二步,高三丈四尺。城垣上筑城樓3座,角樓3座,鋪舍與敵樓均有20余座,垛口近千。東、南、西開3個城門,名曰“明靖”“迎恩”“永安”,各有甕城拱衛。城墻外側建有壕溝,深闊各一丈。城內街衢井然,屋舍櫛比,四通八達。東、南、西、北四條大街連接田家巷、武廟巷、東岳廟巷、城隍廟街等近20條街巷。南大街縣衙建筑群規模宏大,廣慈寺內還建有供皇帝駐蹕的行宮,康熙帝御駕親征和西巡時曾多次住在這里。

城東媯水河上始建于元代的古石橋,是上都(開平)到大都(北京)干道上的重要橋梁,橋洞11孔,橋頭兩端放置四頭鑄鐵鎮水牛,體態肥碩,栩栩如生。

古城東牛角山上的泰山廟,宮殿樓閣六七尺,金碧輝煌,窮工極巧。每逢四月十八,傾城仕女詣東門外小山,上泰山行宮進香。山上“旌旗儀仗,高照錦益,金鼓簫笙”。足見當時的盛況。

元代文學家揭奚斯過懷來城時留下了“落日開平路,懷來古縣城。數家帷土屋,萬乘有行宮。雪擁關山壯,塵隨驛馬輕。長橋人并立,還愛此河清”的贊譽。這里“東郊雨霽、西巖月落、南山疊翠、北嶺凌云”的美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才子佳人、行商客旅。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遺憾的是懷來縣城在輝煌之后卻沒能留下太多印跡年輪以資回味。在20世紀50年代,出于下游安全考量、攔洪調蓄需要,官廳水庫開始規劃建設,城內住戶只能全部搬遷另擇新園,古城最終與這山川作別,悄然沉于湖底。這座古老的縣城成了懷來人無法觸摸的鄉愁。也正是由于它的奉獻,才使百廢待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起了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庫——官廳水庫。

無獨有偶,在與河北省懷來縣相距1500多公里的浙江省淳安縣,兩地雖域分南北,卻有著同樣的命運和故事。

今天的淳安縣隸屬杭州市,是浙江省面積最大的縣,縣府所在地千島湖鎮。而歷史上,這個春秋時期的吳越之地、戰國楚地是分為淳安、遂安兩個縣治的,治所分別為賀城和獅城。瞧,多么文藝的名字。

賀城為淳安古城,始建于公元208年。此城不僅有1000多年縣城歷史,也有400多年的郡城歷史。東漢的新都郡、西晉的新安郡、隋代的遂安郡,郡治都在賀城。作為浙西重鎮、徽商商路樞紐,賀城自古商貿繁華,商業氣息濃郁。11條大街中6條街都是商鋪,上直街和北門街這兩條街是赫赫有名的“大商號”。據說賀城還有七條巷,下官賢巷的“鄭氏宗祠”底蘊深厚,頗有名氣。

獅城為遂安縣城,建于唐武德四年(621),晚于賀城。因背依五獅山而得名。獅城水陸交通便利,上溯徽州,下達杭城,洪秀全之弟洪仁玕曾率太平軍駐軍北門。獅城城內名勝古跡眾多,有明清時期古塔、牌坊及岳廟、城隍廟、忠烈橋、五獅書院等古建筑,如此靈秀之地自然人居和諧,子孫昌旺,形成了王、汪、胡、方、余、姚、黃等七大姓氏家族。

同樣,在官廳水庫建成3年后的195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自主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力發電站——新安江水電站開工,淳安、遂安兩縣1377個自然村展開移民。水來城沒,賀城、獅城慢慢浸于千島湖底。

幸運的是在多年以后,當人們探訪這片水域,驚訝地發現這兩座縣城依然不曾死寂,在幽幽水底蕩著古韻。尤其是在距水下30米深的古獅城里,借著潛水燈的光暈,獅城呈現給潛水員的是一個夢幻般的璀璨世界。只見氣勢宏偉的拱形西城門還完好地聳立在水中,宛若龍宮仙境。推開木制城門,上面的鉚釘和鐵環猶存,鑲嵌在湖底淤泥中瓦當上“光緒十五年制”的字樣清晰可辨。由此,獅城、賀城同英國的鄧尼奇鎮、意大利那不勒斯巴伊市等一同入選世界上10座沉沒的著名城市。

南方富庶,自然建筑品質極佳,實用性、觀賞性兼顧,耐得波折;北國苦寒貧瘠,多重于實用,況且歷史上的懷來古城偏于軍事防御,城區建筑自無法比擬于江南。說實話,對于60年前那段移民史我了解甚少,對于城區架構,也只是憑借典籍文章覓得寥寥數語罷了。不過我想,倘是今天真要探訪水下的懷來古城,除了城墻的斷壁殘垣外,想必絕無如獲至寶的驚喜吧?況且又有幾人能為興致所驅,拿出財力物力一試以博眾歡?

這座古城注定是要一直平凡和寂寞下去的。

走近今天的官廳湖,如絹湖面鋪展于華北大地,煙波浩渺,水闊峰低,風車搖曳,漁舟唱晚,散發著北方湖泊質樸而靜謐的獨特魅力。歷史就這樣被塵封在湖底。一席湖面分割出水上水下兩個世界,水上江山如畫,水下幽然寂寞。借問岸畔漁家多年見聞,言說常有那些移民子弟往來這里,碼頭沉思或泛舟湖上,抑或垂釣陶然,湖畔小酌。他們愛這片湖,也念著那座城。我突然想起,月亮島上那下半截已浸于水底的亭亭柳楊,可是受了城磚漿泥的滋養?臥牛山下常來垂釣的老者,魚鉤那端連著的可是他夢里的故鄉?

起風了,潮乍起,云飛揚。那濤聲,是懷來古城也是獅城、賀城的述說。遙想當年,新安江水電站上馬,每年平均發電18億度,相當于當時14個浙江省的發電容量,極大地推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經濟建設;官廳水庫作為新中國成立后修建起的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庫,確保了下游京畿重地的防洪安全,對工農業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座老城換來安瀾千里,一座老城換得潤澤京華,讓我們感謝這些把最后的“積蓄”都奉獻于這塊熱土的生民和城市吧。

常想起,莫相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徐水县| 祁门县| 兖州市| 土默特左旗| 观塘区| 禹城市| 马关县| 信丰县| 通江县| 兰溪市| 云浮市| 娱乐| 乐安县| 汕头市| 德化县| 高青县| 乐陵市| 沈阳市| 石渠县| 广安市| 洪湖市| 仙桃市| 大悟县| 周口市| 宜阳县| 文成县| 皋兰县| 郴州市| 太仓市| 莫力| 关岭| 祁连县| 永州市| 鸡泽县| 平江县| 淮阳县| 皋兰县| 沁水县| 吴川市| 喀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