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引狼入室
- 后三國演義:隋唐的誕生
- 孤鴻影哦
- 7553字
- 2023-01-19 22:38:19
現在的南梁已四分五裂,蕭氏子孫各自為戰。
蕭衍六子蕭綸、侄子蕭恪占據郢州(武漢),老七蕭繹占據荊州,老八蕭紀占據川蜀,老大蕭統次子蕭譽占據湘州(長沙),蕭統三子蕭詧占據雍州(襄陽),老三蕭綱次子蕭大心占據江州(九江市),蕭衍侄子蕭范占據湓城(瑞昌市),蕭衍侄子蕭勃占據廣州。
說起內斗,蕭繹最有經驗,表現也最積極。多積極呢?長子蕭方等剛戰死,蕭繹就馬不停蹄讓王僧辯、鮑泉帶兵進攻蕭譽。
1.叔侄斗法
王僧辯也驚呆了,這手足相殘也用不著這么著急吧?王僧辯勸諫道:“王爺,鑒于世子新敗,敵人實力不容小覷,末將打算等部隊全部集中后再出擊,如此方是萬全之策。”鮑泉也覺得不妥,在一旁附和。
蕭繹大怒,認為王僧辯這是在觀望:“你如此膽怯,難道是和叛賊勾結?今天你必須死!”還沒等王僧辯反應過來,蕭繹抽出佩劍就朝著他砍去,王僧辯左腿被砍中,血流如注。一看這場面,鮑泉嚇傻了,再不敢說一句話。
王僧辯當場昏死過去,醒來已在監獄。王僧辯的老母親親自登門請罪,說自己沒有管教好兒子,希望替兒子受罰,一邊磕頭一邊哭,蕭繹這才平息憤怒,命人送去湯藥,王僧辯撿回一條命。
549年七月十四,經歷過恐嚇的鮑泉老老實實獨自帶兵去討伐湘州蕭譽了。鮑泉出身官宦世家,熟讀經史,喜愛文學,算是學者型官員。
鮑泉行軍之際,派人快馬加鞭給蕭譽送去蕭繹寫的勸降信。聽說七叔再次發兵,蕭譽對著手下周鐵虎笑道:“七叔這手下敗將還敢再來?不自量力!”說罷,把勸降信給撕碎了。周鐵虎哈哈大笑:“王爺,這次還是讓末將出馬,一定能凱旋歸來。”周鐵虎就是之前擊敗蕭方等的猛男,以勇武聞名遐邇。
蕭譽讓周鐵虎為前鋒,率隊去石槨寺阻擊鮑泉,自己則親率大軍坐鎮橘洲(湘江中心島,長沙西)等待好消息。
敵人來勢洶洶,鮑泉選擇了主動出擊,因為他知道,要么被敵人斬殺要么就死在蕭繹刀下。周鐵虎沒想到鮑泉如此生猛,被打得措手不及,敗下陣來。八月十八,鮑泉乘勝前進,突襲橘洲。
蕭譽本來在等周鐵虎凱旋,沒曾想等來了鮑泉的猛攻,沒有絲毫準備,蕭譽連續敗北,被斬殺三千人,逃命路上淹死在湘江中的就超過了一萬人,鮑泉趁機包圍了長沙。
蕭譽堅壁清野,并向三弟蕭詧求援。“七叔真不是東西,一心要致我們兄弟于死地!”蕭詧拍著案幾大罵。“既然湘東王不仁,也就不怪我們不義了,王爺,咱們這次玩一把狠的。”蔡大寶面露兇相。
蔡大寶出身濟陽蔡氏,祖上世代為官,出身不久父母雙亡,家道中落。故而發奮圖強,一心要重振家族榮耀,從小博覽群書,曾得到宰相徐勉的賞識,很早就被推薦給蕭詧掌記室,負責機要文秘工作,深受信任。蕭詧繼承了父親蕭統的文學基因,擅長寫文章,和蔡大寶相處甚歡。
蕭詧恭敬地問:“蔡先生有何高見?”蔡大寶道:“擒賊先擒王。襄陽距離江陵更近,王爺不如發兵攻打江陵直奔敵人巢穴,湘東王必定調兵救援,如此長沙之圍不救自解。”
蕭詧拍手稱贊,當機立斷,命令蔡大寶留守襄陽,以杜岸為前鋒,親率2萬大軍直驅江陵。九月初三,蕭詧來到江陵城外,一口氣布置了十三個軍營,并發動猛攻。
得知蕭詧直奔老巢,蕭繹震驚了,想不到這小子給我來這手,咋辦?王褒建議蕭繹去咨詢王僧辯:“王君才帶兵跟隨王爺多年,他的謀略和勇武,您是知道的,如今情況緊急,只有去找他了。”
王僧辯,字君才。王褒,字子淵,出身瑯琊王氏,是蕭繹文學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才學與庾信齊名,是蕭衍的侄女婿。貴族自然得替貴族說話,瑯琊王氏幫助太原王氏,這也是常事。
“找他?這……”蕭繹臉紅了。
“王爺放心,我替您出面,想必君才會有大局觀的,不會計較前嫌。”王褒微笑著說。
王褒來到獄中,把事情前因后果描述了一遍,最后補充了一句:“君才,識時務者為俊杰,您現在該何去何從不用我多說了吧?”
“謝子淵,我懂的,咳咳,”王僧辯咳嗽了一下,腿上的傷還沒痊愈,接著說,“岳陽王圍魏救趙,我們也可以來個釜底抽薪,咱王爺朋友遍天下,可以看看在雍州軍內有沒有熟悉的人,只要策反成功,里應外合,即可反攻襄陽。”
“不愧是王君才,我這就去稟報王爺!”
聽了王褒的匯報,蕭繹大喜過望:“本王怎么就沒想到呢,還得是王僧辯呀!來人呀,趕緊去把王將軍給放了。”是人才,在哪兒都能發光,王僧辯出獄后被蕭繹任命為防城都督。
王僧辯將江陵城防打造成鐵桶,蕭詧無計可施,恰好下起了大雨,城外積水四尺,雍州軍士氣低落,杜岸陪同蕭詧奔走各營,安撫士兵。
“那人是誰?”蕭繹指著杜岸問王僧辯。
王僧辯望了望,答道:“這人是京兆杜岸,岳陽王倚重的戰將。京兆杜氏一家世居襄陽,都效命岳陽王。”
“京兆杜氏?啊,有了!”蕭繹一拍腦門,跳了起來。原來,蕭繹和新興(在襄陽周邊)太守杜崱有很深的交情,只要策反杜崱,那就好辦了。
杜崱收到蕭繹的信后不置可否,召集了哥哥杜岸、弟弟杜幼安、侄子杜龕等家人一同商討。杜岸撇嘴道:“不如反了蕭詧!兄弟們,如今江陵久攻不下,何必自討苦吃?”大家七嘴八舌,最終還是同意了杜岸的意思。
杜岸一直喜歡縱橫之術,希望像偶像張儀蘇秦那樣游走于各諸侯之間謀取富貴。就這樣,當天夜里,杜崱率領家人投靠了蕭繹。第二天,雍州軍人心惶惶,蕭詧不知所措。
“襄陽留守蔡大寶是個書呆子,王爺,給我五百騎兵奔襲襄陽,大事必成。”杜岸迫不及待要出賣老領導蕭詧。
“好,壯哉!本王現在就封你為雍州刺史,去吧!”蕭繹非常開心,管他能否成功,先把空頭支票開出去再說。
隨后,杜岸晝夜兼行,火速進軍襄陽。杜岸的策略確實穩準狠,可他低估了蔡大寶守城的信心。位高權重的杜氏一家可以跑路,他勢單力孤的蔡大寶不行。杜岸距離襄陽三十里的時候,就被蔡大寶的哨兵發現了。
“王爺沒回來,杜岸卻帶騎兵狂奔……一定有詐!”蔡大寶迅速進行了判斷,確定杜岸反了。
為了表示決心,蔡大寶把蕭詧的老母親請出來鼓舞士氣,加強城防,同時派人告訴蕭詧實情。因襄陽有戒備,杜岸無機可乘,在城外僵持下來。
蕭詧聽說后,丟棄輜重連夜逃跑,回援襄陽。偷雞不成蝕把米,杜岸腹背受敵,只好跑路去南陽依附哥哥杜巘。蕭詧能放過你么?好你個京兆杜氏,吃里扒外的東西,來呀,給我狠狠地打。南陽城破,杜巘、杜岸被捉回襄陽。
囚車上,杜岸安慰杜巘:“哥你放心,咱們是貴族,到哪兒都得讓人敬畏三分,我曾經替蕭詧賣過命,憑小弟三寸不爛之舌一定能擺平他。”
杜巘一臉懷疑地說:“聽天由命吧。”
看到蕭詧后,杜岸自信滿滿,準備來一個縱橫捭闔,迎接他的卻只有各種刑具。蕭詧冷笑道:“本王要看看,是你的嘴硬還是我的刀硬。”說著,他直接拔出了杜岸的舌頭,并用刀割掉。杜岸嘴里囁嚅著什么,蕭詧可不管,拿起鞭子就往他臉上狂抽,很快杜岸就面目全非,慘不忍睹。
就這還不解氣,接下來是肢解、下油鍋等少兒不宜的項目,杜岸在嚎叫中死去,死前他想起了張纘的警告,不知作何感想;同時,杜巘也被砍死。杜岸的父親、爺爺被刨墳,經歷了挫骨揚灰等一系列操作。
蕭詧狼狽逃走的時候,蕭繹怎么沒有趁機追擊呢?因為鮑泉在長沙受挫,蕭繹很生氣,打算集中兵力解決蕭譽再收拾蕭詧,避免兩線作戰。誰能去助陣鮑泉呢?自然是王僧辯了。
王僧辯帶著蕭繹羅列的十條罪狀就向長沙進發了。聽說是王僧辯前來,鮑泉自言自語道:“來的是君才,這下我有救了,賊兵一定能平定。”見到鮑泉后,王僧辯宣讀了蕭繹的命令,并把他鎖起來,低聲說道:“鮑兄,這些是王爺的意思,我可沒有要加害你哦。”
“君才放心,我是個明事理的人。我確實有罪,延誤了軍機,請求王爺治罪。”鮑泉態度誠懇,他知道,逃避和反抗是沒用的,蕭繹要的是絕對的掌控感。果然,蕭繹知道后,也就釋放了他,讓他戴罪立功。
2.引狼入室
經過杜岸事件后,蕭詧和蕭繹之間已沒有回旋余地,只能魚死網破。可是又打不過蕭繹,那怎么辦呢?“王爺,大丈夫做事就得穩準狠,既然咱們力量不夠,那就尋求外援吧。”蔡大寶勸道。
“先生有何高見?”
“我們襄陽距離長安比較近,可以求援宇文泰,他一定會發兵救援。”
蕭詧在屋內踱步走著,自言自語道:“七叔啊七叔,你可別怪我手辣了。”隨后,蔡大寶被任命為使節,出使西魏。
這段時間,宇文泰剛好完成巡視工作,還把征兵對象擴大到了所有均田戶,進一步擴大了漢族士兵的比重。志得意滿實力雄厚的宇文泰正愁無處釋放多余的多巴胺,聽說雍州的蕭詧來表示友好,嗅覺敏銳的他雙眼一亮:“好!天助我也?”
宇文泰都不需要召集群臣商議,更不用請示皇帝,渾水摸魚這種事情是百利無一害的。
長安和襄陽雙方很快達成一致,表示要建立雙邊互利共贏關系,為國際和平發展做出貢獻。為進一步溝通協作,宇文泰派出榮權回訪襄陽。
杜岸兄弟慘死后,杜崱等人對蕭繹更是死心塌地,一心要找蕭詧報仇雪恨,故而對蕭詧的動向時刻保持警惕。杜崱第一時間將蕭詧引狼入室的行為匯報給了蕭繹,可眼下主要兵力都去圍攻長沙了,怎么對付蕭詧呢?
只能尋找盟友了。蕭繹繼續以雍州刺史為誘餌,讓司州(治所義陽,河南信陽)柳仲禮去進攻蕭詧。
柳仲禮自從上次擔任盟主圍攻臺城戰敗后,一直很郁悶,這次聽說蕭繹讓他獨當一面,再也不受豬隊友的掣肘,他重新振作了起來。柳仲禮帶領人馬突進到竟陵郡(湖北鐘祥市),窺視雍州地界。
“特使大人,我雍州危急,你可得趕緊向宇文丞相匯報呀!”蕭詧急了。
“這一時半會……”榮權裝作一臉為難的樣子,實際上是要更多的利益和籌碼。蔡大寶一眼就看出了其中貓膩,對蕭詧耳語:“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大丈夫能屈能伸,先承諾他們一些苛刻條件,等他們發兵后,再做打算。”
“還是先生高明,”蕭詧轉頭道,“為表誠意,我雍州之地愿意作為大魏的附庸,保證年年進貢;另外,我愿意讓兒子去長安做人質。”
榮權笑了:“岳陽王有心了,我一定快馬加鞭向丞相轉達您的誠意。”雙方這才簽訂了合作協議。
宇文泰得知這個結果后,那笑得是春風得意。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西魏人少地窄,要是能趁機把手伸進江漢流域,就能在和東魏的爭斗中扭轉局面。
“諸位誰愿帶兵前往?”宇文泰問眾將。侯莫陳崇、達奚武、李虎、李弼等人爭先恐后,只有一旁的楊忠一言不發。
楊忠筆直地站立著,修長的胡須讓他本就魁梧的身軀愈發顯得高大威猛,他自從向宇文泰表忠心后,未曾單獨領兵出征,一直是副手。
權力平衡永遠是領導的必修課,宇文泰深諳此道,是時候培養新勢力了。宇文泰那深邃的雙眼投射到了他的身上:“揜于呀,這次你去吧,好好干!”說罷,宇文泰拍了拍楊忠的肩膀。“屬下定不辜負丞相厚愛。”楊忠的眼里閃爍的除了驚喜,更多的是責任。
不爭不搶、沉默少言的楊忠迎來了這次獨挑大梁的機會,被宇文泰封為都督三荊等十五州諸軍事,全權負責南征;長孫儉為副將,長孫儉出自鮮卑拓跋皇室的分支,先后跟隨爾朱天光、賀拔岳及宇文泰,算是關隴集團中的元老,之前一直是宇文泰的秘書成員。
長孫儉這次帶兵出征,也是宇文泰打壓六柱國的一種策略。命令下達后,楊忠帶領五千人就前往穰城(河南鄧州市)進發。
為啥宇文泰只給五千人?因為楊忠有三頭六臂和降龍十八掌么?不。楊忠的目的是去趁火打劫,并不是一口氣吞掉江南。人少,才不會引起蕭氏子孫重視,如果帶兵五萬、十萬,恐怕蕭詧、蕭繹都要聯合起來一致對外了。楊忠五千人南征江漢就和陳慶之七千人北伐一個道理,都是去撿便宜的。
聽說西魏采取了行動,柳仲禮也不冒進,柿子專挑軟的捏,帶兵進攻安陸。
楊忠、長孫儉在穰城大造聲勢,南梁的義陽郡守馬伯符獻出下溠城,投降了西魏。面對楊忠的良好開局,蕭詧并不以為然:“楊忠?沒聽過。馬伯符這慫包,怎能主動送上門去?”
“王爺,他楊忠是人,我也是人,咱可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哇,堅決不能投懷送抱。”說話的是王操。王操字子高,出身太原王氏,廣泛涉獵經史,擅長謀略,勇武彪悍,常年跟隨蕭詧左右,是除了蔡大寶之外,蕭詧最信任的人。
“子高有何高見?”
王操道:“聽說宇文泰只給楊忠五千人,這簡直是沒把王爺放在眼里,咱們就把他晾著,就說公務繁忙,給他個下馬威。”
“就這么辦!”蕭詧答應了。蕭詧可不是什么紈绔子弟,更不是什么天生的賣國賊,他禮賢下士、治國有方,在百姓中口碑很高的。
楊忠在穰城待了好一陣子,也不見蕭詧的接風洗塵,除了零星幾個使者往來,別的就沒了。
“大都督,雍州的使者眼珠亂動、神情恍惚,蕭詧應該不是真心歸附。”裴俠進言道。
“他們應該是看我們兵力少,故而輕視我,這個好辦。”楊忠隨即下令,讓部隊向漢水集結,在水邊檢閱士兵。
蕭詧親自登上城頭,觀看西魏的軍事力量。楊忠把五千士兵分為五個隊伍,讓他們輪番列陣前行,每次都變換不同的旗幟,搞得塵土飛揚。
遠遠望去,西魏的士兵仿佛無邊無際,看似兩三萬,蕭詧也忍不住贊嘆:“看來這宇文泰是誠心要幫助我呀。”就這樣,蕭詧被楊忠的障眼法迷惑了。
柳仲禮很快攻下安陸,并派弟弟柳子禮和長史馬岫鎮守。為搶占先機,柳仲禮率隊直奔襄陽而去。蕭詧真急了,哭著喊著叫楊大都督救命。
“柳仲禮果然不同凡響,這一步棋很棒呀。”楊忠摸著胡須感嘆著。
長孫儉笑道:“揜于如此鎮定,想必已有了破敵之策?”
“柳仲禮已搶先了先機,我們如果奔赴襄陽恐怕會受制于人,不如攻其必救,調動他。”
馬伯符拱手道:“大都督妙計。柳仲禮在安陸留下了大量糧草,我們可以直驅安陸,切斷他的糧道。”
“哦?馬將軍如何得知?”楊忠問。
“實不相瞞,柳仲禮的長史正是我父親。”馬伯符咧嘴一笑。馬伯符已投降西魏,可柳仲禮并不知道,仍然用長史馬岫鎮守安陸,在信息戰上,柳仲禮棋輸一著。
這一著很關鍵。在馬伯符的帶領下,西魏軍勢如破竹,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拿下隨郡后,朝著安陸奔去。
550年正月,西魏軍包圍安陸,馬伯符和馬岫正在秘密溝通安陸投降事宜,柳子禮隱約感覺到了馬岫不對勁,快馬加鞭向柳仲禮求救。
柳仲禮立刻丟下襄陽,向安陸飛奔而來。
“大都督,安陸久攻不下,柳仲禮又帶重兵救援,只怕到時候咱們腹背受敵呀!”長孫儉說出了諸位將領的擔憂,“要不咱們加緊攻城吧?”
楊忠擺了擺手,娓娓道來:“頓兵堅城,兵家大忌,一時半會是無法攻克的。柳仲禮遠道而來,師勞兵疲,這正是我們主動出擊的最好時機。只要柳仲禮戰敗,安陸不戰而降,其他郡縣也可傳檄而定。”
軍令如山。楊忠派長孫儉繼續包圍安陸,自己則帶領兩千騎兵銜枚夜行快速突進到漴頭(安陸市石淙村)埋伏起來。柳仲禮一心想要救援安陸,想不到楊忠會半路截擊,這場戰斗毫無懸念,西魏軍取得大勝,柳仲禮本人也被俘虜。
如楊忠預計那樣,馬岫、柳子禮獻出安陸投降,竟陵等地也紛紛投降。
看到馬伯符后,柳仲禮知道了真相,大怒道:“吃里扒外的狗東西!”馬伯符惱羞成怒拔刀就要砍去,卻被楊忠攔下。
“柳將軍,在下一直很傾佩你的能力和品行,”楊忠走上前來,“來呀,給將軍松綁。”楊忠對柳仲禮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但心高氣傲的柳仲禮卻不怎么看得起楊忠。
這段時間東魏也沒閑著,高洋剛剛接管政權,自然要好好表現了。聽說淮南一帶亂作一團,高洋當機立斷下令出兵,潘樂、高季氏等率領5萬人,在淮南縱橫馳騁,抄了柳仲禮的老窩義陽,吞下整個淮南之地。
此時,西魏已拿到漢東之地,楊忠超額完成任務,蕭詧贊嘆不已,不斷給榮權說好話,多次給宇文泰表忠心。蕭詧想借著西魏軍的兵鋒再去恐嚇下蕭繹,打擊他的囂張氣焰,便慫恿楊忠進軍江陵。
對楊忠來說,這當然是錦上添花的好事。二月,楊忠帶著勝利之師南下,揚言進攻江陵,蕭繹怕了。趕緊派庾信作為使者,去勸阻楊忠。
庾信道:“岳陽王的這種行為是侄子攻打叔叔,大逆不道。魏國竟然助長這種行為,這天下人怎么看呢?”“那湘東王是何意?”楊忠不動聲色。
江陵集團也是能人輩出,蕭繹其實也知道楊忠不會真的揮師南下。這是雙方的默契,見好就收才是彼此最好的選擇。“咱們議和吧,魏梁交好,以安陸為界……”庾信向楊忠表達了和解的誠意。
蕭繹派遣蕭方略為人質送往長安,楊忠這才退兵。世字蕭方略是次子蕭方等的同母弟,都是王貴嬪的兒子,深受蕭繹喜愛。
3.接風大宴
楊忠,無疑是這場戰爭最耀眼的星。宇文泰在長安舉行了隆重的接風儀式,十分高興:“揜于呀,你不愧是我的虎將!”“沒有丞相的栽培,就沒有我楊忠的今天。”兩人客套了一番,楊忠成為了宇文泰培植的新興勢力,因為攻戰了隨郡,楊忠被封為隨國公。
多年以后,楊堅建立的“隋”,就是來源于父親楊忠的這個封號,此時的楊堅還是個9歲的小娃娃呢!他在干嘛呢?每天由母親呂苦桃接送上太學,太學也就是國家最高學府,一般人努力一輩子都去不了的地方,小楊堅一出生就可以夠著。
除了楊忠,蕭詧也撈到了好處。在榮權、蔡大寶的勸說下,宇文泰下令冊封蕭詧為梁王,正式宣布成為蕭詧的大哥,并派榮權去襄陽冊封,蕭詧總算名副其實抱了大腿。
在接風宴上,有兩個俘虜表現很搶眼。
第一個就是柳仲禮,這家伙并沒有楊忠認為的那么德藝雙馨,他現在只是為了自己而活。柳仲禮不分場合,當著眾人的面對宇文泰說楊忠貪污戰利品。楊忠嚇得連忙磕頭請罪,一邊是自己親自提拔的虎將,一邊是敵國敗將,宇文泰怎么選擇呢?當然是怒斥柳仲禮詆毀自己愛將了。
楊忠有驚無險度過一劫,此后,他多長了心眼:做人不能全靠義氣和仁德,還要像宇文泰那樣心狠手辣,才能成大事。
被俘虜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陳郡謝氏謝貞。戰爭來臨,損失最大的就是貴族,因為貧民百姓沒有什么好失去的。謝貞從小勤勉好學,對父母極度孝順,舉手投足之間都是滿滿的貴族儀態。
宴席間,放眼望去全是異國胡人,柳仲禮投降后又露出小人姿態,謝貞很是鄙視,可自己如此這般高貴的出身,到最后還不是落到和胡人、小人為伍的下場,一時間感慨萬千,當場作詩《春日閑居》,其中一句是“風定花猶落,雨霽葉仍濕。”
這是江南士族的挽歌。謝貞把候景革命、西魏東魏趁火打劫視為“風雨”,像王謝這樣像花像石一樣的貴族,在這場浩劫中,哪怕是風定了、雨停了,一樣要凋落,要打濕。
這樣的感慨,引起了關隴軍事貴族的共鳴:雖然咱們是新興貴族,可誰知道有一天會不會像謝貞這樣,被暴風雨給摧毀呢?
當然,宇文泰不會如此悲觀,他引領著當世最豪華、最有活力的團隊,他眼里只有殺伐果斷和千秋功業。親眼見證了謝貞的才華后,宇文泰決定讓謝貞去給自己的七子宇文招當老師,也算是人盡其才。
除了庶出的長子宇文毓已15歲,宇文泰的其他兒子如老三宇文覺、老四宇文邕、老五宇文憲等,也就四五歲,還在上幼兒園呢。宇文毓在隴右鎮守,本來是監督獨孤信,可獨孤信魅力大,宇文毓被征服并做了獨孤信的女婿。
這樣一來,宇文泰的兒子們沒有一個可以幫上忙的,他只能在六柱國和十二大將軍中拉一派打一派,以維持自己的最高權力地位。
好事成雙。酒過三巡,前線傳來捷報,說是宇文貴帶領史寧、豆盧寧等將領,平定了宕昌人獠甘之亂。前來政治避難的宕昌王梁彌定也在宴席中,得知自己可以回國復位后,對宇文泰更是感激涕零。宇文泰又是添酒回燈重開宴,下令接著奏樂接著舞。
宇文泰、楊忠、蕭詧、高洋等都迎來了高光時刻,只有接受城下之盟的蕭繹獨自憂傷。正當蕭繹舔舐傷口的時候,南邊的陳霸先和王僧辯先后傳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