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關隴集團

1.影帝高洋

邙山大戰這一年,高澄已經22歲,高洋17歲,高浚16歲,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

兄弟之間長大了就會變,更何況帝王之家?為了權力,從小一塊玩耍的兄弟逐漸形同陌路。自從“快刀斬亂麻”及率軍攻打彭樂后,高洋的聰慧過人引起了高澄的警覺,高澄還專門讓崔暹去查看相書,相書上說高洋有天子之相。

高澄開始處處防備高洋,并且拉攏三弟高浚排擠他。高洋于是乎裝瘋賣傻,不停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每天都要在高澄面前演戲,要么是鼻涕長流,要么是冬天穿短袖夏天穿棉襖。

知子莫若父,高洋的裝瘋賣傻是騙不過高歡的。聽說老二行為有些怪異,高歡不相信,就派薛琡把他叫來問話。在高歡面前,高洋對答如流,邏輯縝密不敢隱瞞。

“老二,你這是為何?”高歡問。

“帝王將相之家,兄弟難做。”高洋點到為止。

高歡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不僅不難過,反而高興,扭頭對薛琡說:“這個孩子像我。”

面對高澄在鄴城的崛起,高歡產生了一個想法,他把高洋弄到鄴城去做高澄的副手,官封太原郡公、侍中、尚書左仆射、領軍將軍,名義上是幫助高澄處理政務,實際上也算是牽制、監控他。

這也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不僅要防備亂臣賊子,更要防備自己的親兒子。嫡長子是將來的接班人,也是自己潛在的競爭對手,誰知道這個接班人會不會一時鬼迷心竅,搞事情提前接班?

在權力斗爭面前,父子相殘那是家常便飯。

高歡還通過李元忠的牽線搭橋,讓高洋娶了出身趙郡李氏的李祖娥,加強高洋的勢力。這個李祖娥不得了,簡直是人間尤物,走在大街上那回頭率都是百分之兩百,以后的歲月里,她的美貌會證實什么叫“傾城傾國”。

高洋有時候在家里面也上躥下跳,像個猴子一樣,李祖娥也常常被他忽悠。看他一會兒正常,一會兒短路,李祖娥忍不住問:“夫君,你這是干嘛?”

“我這是在鍛煉身體呢!”高洋興致勃勃地說。

得知了父親的安排,高澄有些疑惑,他對高浚說:“這老二不是瘋了么?父親怎么還讓他擔任如此要職?簡直是糊涂!”

“大哥,要不,咱們去瞧瞧?人可以裝瘋一時,但不能裝瘋一輩子。總會有馬腳露出來的。”高浚建議道。

于是,高澄帶著高浚、崔暹就來到了高洋府邸。高洋立刻進入影帝模式,流著鼻涕,帶著幾個下人出來迎接高澄。

高澄三人看到的是這樣一幅場景:高洋的鼻涕很粘稠,像兩根淡黃色的橡皮筋,掛在鼻孔上一閃一閃,就是掉不下去,高洋不舒服的時候,就拿手去橫七豎八地揩,一不注意就弄得臉上到處都是。

高澄只是隔著老遠,捂著嘴巴不敢用力呼吸,只是在一旁默不作聲。高浚呵斥幾個下人:“你們怎么不給我二哥擦鼻涕?”大家連忙過來給高洋擦鼻涕。

高洋只是一臉笑嘻嘻,從眼神到嘴角,從走路的姿態到雙手的小動作,沒有一絲破綻,堪稱完美,無懈可擊。高澄觀察了半天也察覺不到痕跡,他只是對崔暹說:“老二這樣的人也能出人頭地?相書上是說錯了吧?”

“世子,盡信書不如無書,相書也可能出錯吶!”崔暹說罷,高澄、高浚都笑了。

“聽說二弟的媳婦光彩奪目,不如咱們進去看看?”高澄笑得很猥瑣,一邊死死盯著高洋。高浚補充道:“父親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會把一個漂亮妹妹許配給二哥,走,大哥,咱們去看看。”

高洋也跟著流口水:“對對對,哥兩個,我家那個女人,你們還真別說,美得讓人流口水!”高洋左手糊弄著鼻涕,右手把兄弟二人往里邊引,并說道:“夫人,還不來拜見我兄弟?”說罷,李祖娥也就出來了。

只見一個十五六歲的年輕女子,她身穿暗綠色單衣,邁著蜻蜓點水一樣的步伐,左搖右擺走向前來,丹唇微張:“見過大哥,見過三弟。”一邊說,一邊蹲著身子行禮,那凹凸有致的身材展現得淋漓盡致。

再看這邊,高澄已經失了魂,那雙眼已經印在了李祖娥的胸脯上,再也沒有什么力量可以將之分開。“大哥,傳說不假呀,嘻嘻。”高浚淫笑道。

為了進一步驗證高洋是否裝瘋,更為了滿足自己的獸欲,高澄就開始伸手去摸弟媳婦的胸:“來來來,妹妹,大哥給你量量體溫。”李祖娥就本能地往后一退:“啊,大哥,你這是干嘛?”

高洋只是在一旁笑嘻嘻,不停用手去摳屁股,就像看戲那般。李祖娥看丈夫這模樣,趕緊撒丫子就跑,高澄來了勁,跟著后面追:“小美人兒,你別跑呀,來嘛,哥哥給你檢查身體。”

幾個人的動靜很快驚動了高洋府邸的下人們,他們很快就出來,并且對高澄指指點點。“世子,這樣不妙,人多眼雜,到時候傳到丞相那里,恐怕有損您的聲譽。”崔暹趕緊出來勸阻。

高澄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試探高洋,也并不是真的要對李祖娥怎樣,聽了崔暹的話,也就見好就收。只是對高洋露出了一種鄙夷的笑容,就轉身走了。見三人走出大門后,高洋笑嘻嘻的臉上逐漸露出惡狠狠的表情,他低聲說道:“你們給我等著,總有一天······”

2.李賁崛起

且不說東魏的兄弟相爭,我們接著來看南梁邊境的李賁起義。

按理說,李賁在元景仲和臨邑國的夾擊之下,應該是死路一條。沒想到,李賁這死棋居然活了!因為元景仲根本不動彈。

“將軍,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趁現在夾擊李賁,交州之亂就平定了。”陳霸先苦口婆心勸元景仲。元景仲望著蕭映,指著陳霸先道:“刺史大人,這位是?”

“噢,都督,這位是陳興國,現在是高要太守,在我帳下做參軍。”蕭映答道。

元景仲確定好對方的身份和級別后,只聽得一股氣從鼻腔里噴出,說道:“你一個小小的太守,竟然在我面前指手畫腳,滾出去,這里沒你說話的份。”

陳霸先冷笑道:“呵呵,果然是公子哥,興國確實不夠資格,恐怕國家要因此遭難了。”

“大膽奴才,你······”

還沒等元景仲發飆,陳霸先就走了出去。元景仲他只想坐山觀虎斗,看著臨邑和李賁互相咬,絕不想自己損兵折將,他以為這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可惜,李賁讓他失望了。

543年4月,經過一年多的奮戰,李賁的馬仔范修成功在德州擊敗南部的臨邑國,牢牢將整個越南北部控制在手中,并且有揮師北上廣州的勢頭。元景仲這才反應過來,他趕緊帶著大軍就跑了,回去后還把救援不力的責任往蕭映身上推。

蕭映是蕭衍的侄子,蕭衍當然不會相信元景仲的鬼話,接到蕭映的信后,蕭衍大怒:“你這個沒用的東西,果然富二代靠不住,歇著吧你。”蕭衍把元景仲打發到另一個地方去當刺史去了。

讓元景仲沒想到的是,因為他的作壁上觀,李賁的事業將會越做越大,而陳霸先也會慢慢由此登上歷史舞臺。

3.八大柱國

宇文泰最近在忙什么呢?他在為沒兵而憂愁呢。邙山一戰,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六軍,也就是武川軍團、元修西遷帶來的禁軍以及東魏的降卒三部分,全都被打光了。

“丞相,如今朝廷無兵可用,只能把手伸進關隴的豪門望族了。”蘇綽建議道。

“噢?令綽,你展開說。”

“我們要想生存,除了用鮮卑兵,還得用漢兵,雖然鮮卑是掌權者,但地方上漢人是主流。允許漢人豪強進入軍隊體系,不僅可以調和胡漢矛盾,更可以增強軍隊的戰斗力······”

宇文泰和蘇綽的一番對話,開啟了影響西魏、北周、隋、唐四個王朝的軍事改革,這場改革誕生了一個集團:關隴軍事貴族集團。

北魏以來,當兵的都是鮮卑人,漢人只能種地,民族之間的隔閡很深的。像西魏這樣弱小的政權,人少地狹,如果繼續搞北魏的軍制,那就只能死路一條。只能從當地的漢人豪強中去吸取新鮮血液,比如武功蘇氏、隴西李氏、河東薛氏、河東裴氏、天水趙氏等等。

把這些地方豪門望族的鄉兵也納入到中央軍的體系中,這就形成了八大柱國體系。

宇文泰不是在沙苑之戰后被皇帝封為柱國大將軍么?他現在打算放低姿態,不僅辭去了丞相的職務,還要分散手中的股權,讓那些軍政大佬也來當這個柱國大將軍,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八大柱國名單分別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趙貴、獨孤信、于謹、侯莫陳崇。

宇文泰,武川人,鮮卑豪門,西魏的實權人物,各位軍政大佬的盟主,并不具體掌兵;

元欣,宗室,名義上的持股人,是宇文泰拉攏皇族的招牌,無實權不帶兵;

李虎,武川人,漢族豪門,祖籍隴西李氏(天水秦安縣),賀拔岳舊部,敢和宇文泰唱對臺戲的男人,大唐開國之君李淵的爺爺,必須有個名額;

李弼,遼東人,漢族豪門,侯莫陳悅的舊部,瓦崗軍老大李密的曾祖父,沒有他的倒戈,宇文泰就不可能那么順利打敗侯莫陳悅,元老級人物;

趙貴,武川人,漢族豪門,祖籍天水,賀拔岳死后,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宇文泰的男人,元老級人物,宇文泰嫡系;

獨孤信,鮮卑豪門,世代居住武川,文武全才,有資格和宇文泰叫板的男人,目前在隴右地區當老大,宇文泰不得不給他一個名額;

于謹,鮮卑豪門,洛陽人,北魏大功臣,平定破六韓拔陵第一人,有王佐之才,宇文泰嫡系;

侯莫陳崇,武川人,鮮卑豪門,生擒革命領袖萬俟丑奴,平定侯莫陳悅急先鋒,宇文泰嫡系。

八柱國的“八”,表面上是效仿鮮卑傳統的八部落制度,實際上呢,宇文泰是最高軍事領袖,元欣是擺設,真正具體統軍的就是六個柱國,這就剛好符合漢族傳統中的“六軍制”。

六大柱國中,三個漢族,三個鮮卑,平衡胡漢矛盾;四個武川人,兩個外地人,以自己知根知底的武川人為根基,方便控制軍權;四個心腹,兩個叫板的,體現自己兼收并蓄的氣度。

就問你絕不絕?宇文泰縝密的心思、高超的政治手腕遠不于此。

八大柱國之下,每個柱國統領兩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有兩個開府(可開辦府邸,自選官員),每個開府下又有兩個儀同(待遇、禮儀等同于太尉、司徒、司空),一個儀同統領一千人(大概),一個開府統領兩千人,一個大將軍統領四千人。

以此類推,六柱國、十二將軍、二十四開府、四十八儀同一共四萬八千人左右。統帥手底下都是鄉兵,知根知底,戰斗力沒得說。

十二將軍分別是元育、元贊、元廓、宇文導、宇文貴、李遠、達奚武、侯莫陳順、楊忠、豆盧寧、賀蘭祥、王雄;

二十四開府里有韋孝寬、辛威、梁椿、韓果、劉亮、田弘、赫連達、怡峰、若干惠、王德、蔡佑、王思政、梁御、宇文深、王羆(已去世)等等。

通過羅列這些人物,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層級的組成部分都囊括了鮮卑和漢族,地頭蛇和外地人,北魏舊臣和西魏新貴,武川和非武川。這些人是保持著動態平衡的,其中一個死了后,自然有合適的人選填補上。

這八柱國體系,把所有西魏境內大大小小的軍政大佬都裝在了里面,也稀釋了各大佬的霸權,大家成了一個榮譽共同體。

4.府兵制

六鎮起義是怎么爆發的?就是喪失了地位和榮譽,他們像豬狗一樣被奴役和驅使。現在,宇文泰搞得這一套八柱國體系,讓他們全部都找到了榮譽。

在大哥宇文泰的權威之下,他們互相制衡、互相協作,沒有一個人大佬有單獨造反的能力。他們的權力地位的來源都是宇文泰,從而完成了中央對地方的集權,消除了基層的隱患。

還記得關隴起義中的駱超、杜粲、趙天安、李遠兄弟么?還記得營州稱王的就德興、范陽翻云覆雨的盧文偉么?這也就是所謂的地方大佬,他們才是這個時代的主人,他們的手伸到了基層,決定著一方土地和人心的歸屬。

宇文泰的八柱國體系就是要把這些騎墻派、見風使舵的人給納入進中央軍。

八柱國體系就誕生了一個世代相襲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正式取代了武川集團。

這個體系也是有副作用的。如果發展到后期,其中一個大佬縱橫捭闔,搞定了其他人,那么他就能一支獨大,可以成為新的關隴集團的老大,改朝換代也就是一個時間問題了。楊忠的兒子楊堅就是這樣取代北周的,這是后話。

八柱國體系在基層是怎么具體運作的呢?宇文泰給兵哥哥們單獨設立軍籍,不隸屬在州縣的戶籍之中,他們不用上交賦稅不用服勞役,每個兵的衣食和武器供給都來自六戶均田戶,政府沒有財政壓力。

這六戶人家是一個整體,以這個當兵人為榮耀,這六家人的待遇也比一般平民要高,兵哥哥死后,這六戶人要繼續推選一個來填補。這樣的兵制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府兵制,府兵制在西魏、北周、隋、唐各個時期有各自的特點和變化,但總體上來講,府兵制的核心就是兵農合一。

還有更絕的,宇文泰不僅要讓關隴貴族在軍事上形成榮譽共同體,還要在文化上也形成共同體。別跟我說你們是哪哪兒的人,從現在開始,你們都是來自大戶人家,都是貴族。

比如楊忠,本來是武川人,宇文泰給他找了祖宗為著名的弘農楊氏;比如李虎,本來是武川人,找祖宗為隴西李氏。這是來自官方的定性,那自然你老大說了算了。所以,我們不必去考證后世的那些頭面人物究竟是哪兒的人,都是被篡改過的,不必較真。人家是貴族,人家想說自己祖宗是誰就是誰。

不止如此。為了消除民族隔閡,宇文泰還在姓氏上做文章。給漢族貴族賜姓鮮卑,讓鮮卑人恢復舊姓,讓大家不分彼此。比如,楊忠又姓普六茹氏,鮮卑名普六茹忠,李虎姓大野氏,鮮卑名大野虎。

彼此之間又通婚,大家的命運就像毛細血管那樣聯系在一起。從西晉末年以來兩三百年未曾解決的民族矛盾,石勒、苻堅、冉閔、拓跋燾、元宏等人都無法解決的矛盾,宇文泰完全給解決了。

當然,我們要知道,這個府兵制,絕對不是蘇綽、宇文泰二人關著門一夜之間拍腦袋想出來的,是這幾年持續摸索的結果,只是在邙山之戰后,才開始了系統性的改革。

這個民族矛盾能夠得到解決,也不是蘇綽、宇文泰二人有多高的智慧,他們也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這也無損于他們的偉大,排列組合式的創新也是一種創新。創新的本質就是這種藤蔓式的修修補補,并不是顛覆式的無中生有。

府兵制建立后,每年的十月,宇文泰都要舉行大閱兵,以檢驗軍隊改革的成效。之后的戰爭結果會證明,宇文泰的軍事改革是成功的。

反過來,高歡集團解決矛盾的辦法主要是和稀泥,本質上還是傾向于鮮卑人,他除了在高昂的軍中講漢話,其他場景都說鮮卑話,畢竟他的基本盤是六鎮的舊部。

相比而言,在民族問題上,宇文泰的改革創新更加徹底和長遠,靠的是制度;高歡的辦法不徹底,主要依靠領導的個人魅力和威權。

每個政權解決內部問題的方法,都是特定天時、地利、人和各種條件下的產物,本來是沒有高低優劣之分的,以事后諸葛亮的態度去批判宇文泰和高歡的辦法,雖然有一種自以為是的優越感,但對于看清歷史的真相沒有半點用處。

后世人以為“要是我是高歡,我就會如何如何”,這簡直是不自量力。要知道,不管是宇文泰還是高歡,他們都是當時最杰出的人物,不然也不會坐到那個位置。

不說高歡,就他那個兒子高澄,就特別有魄力。現在的高澄正雷厲風行地在東魏首都鄴城,開展一場意義深遠的反腐運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静县| 安乡县| 梁山县| 桂阳县| 乌拉特前旗| 顺平县| 芜湖市| 西昌市| 汉源县| 镇沅| 临汾市| 宣恩县| 甘孜县| 房产| 启东市| 叙永县| 泽普县| 克拉玛依市| 英超| 陵川县| 金山区| 徐水县| 秦安县| 施秉县| 安福县| 霍林郭勒市| 盱眙县| 疏勒县| 图片| 西充县| 临朐县| 晋城| 巴中市| 中阳县| 琼海市| 上饶市| 日土县| 嘉善县| 昭觉县| 元江|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