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快就是效率高嗎
我們一想到要“提高效率”,第一個反應就是要“快”!
但是,提速之后,效率就真的提高了嗎?
你一腳油門踩到底,也許不是跑得更遠了,而是撞到墻了!
·建筑商為了趕工期,偷工減料,結果卻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你為了不遲到而闖紅燈,分秒必爭,結果卻造成交通事故,延誤了更多的時間;
·微信公眾號必須每天發文,因此,你只能縮短篇幅、犧牲質量、減少原創,結果閱讀量卻越來越少;
·你發現最近股票行情非常好,想抓住機遇快速致富,于是加了杠桿[1]全倉買入,結果卻傾家蕩產……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欲速則不達!
只會猛踩油門加速的人,不是賽車手,是馬路殺手……
“快”就是不對的嗎?
當然不是,要做成一件事,效率是必須的,而想要提高效率,就肯定得加快速度。
但是,在你踩下油門準備“加速”之前,你必須先做好另外兩件事,它們才是你做成一件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比“快”更重要的兩件事情
1.確保正確
“確保正確”,你要確保這件事情本身是正確的,不然速度越快,死得也越快。
就像子彈短信,如果這款產品誕生在移動互聯網元年2012年,并且還能以這種方式增長,那么今天,我們用得最多的社交產品也許就不是微信,而是子彈短信。
但是這都2018年了,再做會成功嗎?
微信的網絡效應已完全成型,這條護城河已固若金湯,在市場上沒有出現巨大的結構性變化(比如大的技術變遷,社會法制的大調整等)之前,任何以通用型社交產品為核心的挑戰者,幾乎都不可能成功,當年的來往、易信、米聊如此,如今的子彈也一樣……
2.可實現
“可實現”就是你的想法和計劃不是飄在天上的,是能落地的,你得有能力把想法實現,而不只是嘴上說說。
你說你有個很好的想法,現在就差投資人和程序員了,那請問錢多久可以到賬?程序員什么時候可以上崗?
雷軍當年想做“小米”的時候,一通12小時的電話就可以把這些搞定,這個想法對他來說就是“可實現”的,而如果你說你還得先找200個投資人的郵箱,把商業計劃書發給他們看看,那這件事對你來說,就還飄在天上。
因此,在沒有把這兩點考慮清楚之前,你的“快”非但不能提高效率,還會讓你繞更遠的路,甚至變成一顆打向錯誤方向的子彈,就算在途中發現走錯了路,也無力再回到正軌上來了……
所以,想要做成一件事,想要提高效率,你就得先放開油門,去確認一下你正要做的這件事是不是正確的,是不是可實現的,它們才是你成事的前提和提高效率的基礎。
好,那你該如何確認這兩點呢?
[1] 杠桿,指按本金的一定比例借錢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