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1 上證指數十年不漲嗎

每次聊到指數基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指數基金在中國行不通,你看上證指數10年都不帶漲的。”對于指數,我們會在基礎知識篇里面詳細跟大家拆解和分析,在這里我們先有個直觀認識。

3.1.1 什么是指數

我們通常在股票市場中說的指數,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是用來衡量股票整體變化的指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指數是媒體和學者用來描述市場的工具,并不是投資標的。后來,當指數被用來作為投資標的的時候,才真正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指數時代。

指數有三個主要的部分。

(1)指數成分:納入指數的股票都有哪些。一般我們會有一個樣本空間,在這個樣本空間內選擇符合條件的股票,挑選條件是需要明確和保持一致的,從而確定有哪些股票會被計算到指數當中。

(2)計算方法:指數有很多加權方式,用來確定成分股在指數中的權重,從而確定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對于同樣的成分股組成,不同的計算方法會得到收益不同的指數。

(3)基準:指數是一個相對數值,而不是絕對數值。舉個例子,小明今年5歲,小明爸爸今年30歲,這就是絕對數值。但指數不是這樣的,如果把小明的年齡當作一個基準,記作100,那么小明爸爸的年齡指數就是600(計算方法是爸爸的年齡÷小明的年齡×基準值,30÷5×100=600)。

指數成分和基準都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計算方法相對要復雜一些。我們在指數的章節會展開來講,也會把常見的指數拆開給大家看。不過現在,我們先來看看讓很多人困惑的“上證指數”。

3.1.2 上證指數能代表中國股市嗎

我們通常說的“上證指數”其實是指“上證綜指”,全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編號是000001。看這個編號就知道,地位不一般。上證綜指是我國最早發布的指數,也是媒體關注度最高、群眾討論最多的指數。

按照上面講的指數的三個部分,我們拆分一下上證綜指。

(1)指數成分:上證綜指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

(2)計算方法:上證綜指是以發行量為權數的綜合股價指數。

(3)基準:自1991年7月15日起開始實時發布,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

通過進一步分析,我們發現用上證綜指代表中國股票是有問題的。

首先,中國股票市場有兩個主要的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滬市”和“深市”。在編寫上證綜指之初,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展還不成熟,只有2只股票,80%的上市公司都在滬市。當時用上證綜指來衡量整個中國的股票市場是合理的。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金融市場也在飛速發展。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有1800家,總市值達45.53萬億元,12月成交額為4523.02億元;同時,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有2354家,總市值達34.19萬億元,12月成交額是5138.14億元。我們可以看出來,深圳證券交易所在上市公司數量和股票單月交易量上都超過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如表3.1所示。

表3.1 中國內地股票市場的規模和成交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而“上證綜指”只包含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并不包含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因此,依然用這個指標指代整個中國股票市場是不準確的,并且有很強的誤導性。

其次,上證綜指是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的。我們簡單說一下“發行股本數”的概念。上市公司發行股票,就相當于把公司整體的價值拆分成很多份,這個很多是多少呢?通常在千萬或者億的數量級,分出來的每一份就是我們說的一股,發行的股票數量就是發行股本數。用股價乘以發行股本數,得到的就是公司的總市值。所以以發行股本數為權數的加權也可以被看作以公司的總市值為權數的加權。

回到上證綜指的計算方法,用發行股本數做權重是什么意思呢?具體公式我們放在基礎知識篇里面再詳細講。在這里我們可以直觀理解一下用發行股本數做權重的意思,就是你的總市值越大,你對指數的話語權就越大。市值大的公司的股價變動會比市值小的公司更大程度地引起指數變化。

我們知道A股有很多超大盤股,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工商銀行,這些公司大部分的股份都在國家手里,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參與市場流通的。但是在算指數的時候都會被計算進去,這就導致這些超大規模的國有權重股的價格變動會極大地影響指數。

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國石油(股票代碼601857)。2007年1月7日,中國石油上市首日的開盤價是48.6元,對應總市值為7萬億元,當月就直接被計入了上證綜指,這只股票占據了當年整個上證綜指25%的比重。然而,中國石油并沒有像股民預期的那樣保值、增值,而是一路下跌。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石油的收盤價為4.15元,總市值為7600億元左右,市值蒸發了6萬多億元,跌了近90%。可以想象,就中國石油一只股票在過去十年間都在嚴重地拖累上證綜指。但事實上,中國石油大部分的股份是不會在市場上出售的,市值蒸發的6萬多億元并不是投資者在股市里面虧掉的。這個時候,上證綜指對整個市場變化的描述就不是很準確了。

此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新股在上市后第11個交易日就被算入上證綜指。我們知道,由于各種原因,A股股票在上市后都會有連續幾天的大漲,然而很多股票在大漲幾天之后價格都會慢慢回落。在2014年至2019年的五年間,滬市共上市新股563只,上市后平均連續漲停天數為9天。所以新股在進入指數的時候通常都是價格比較高的,之后就開始下跌,反映在指數里面就是拉低指數水平。

只進不出一直是很多人對A股市場的詬病,因為缺乏有效的退市制度,導致很多上市公司已經沒有什么業務了,卻依舊在市場里面掛牌。上證綜指是一個全市場采樣,這些質量很差的公司也被計算在指數之內,拉低指數水平。

所以,我們看到指數背后隱含著很多內容,并不能只根據上證綜指對中國股市做判斷。我們在做指數投資時,更要了解每一個指數的構成,才能對自己的投資負責。

對于上證綜指,監管部門也看到了問題,在2020年7月2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對上證綜指做了修訂。修訂內容規定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新上市證券,在上市滿三個月后計入上證綜指,其他新上市證券于上市滿一年后計入上證綜指,這解決了上市公司被納入指數速度太快的問題。同時,在修訂內容里面,上證綜指將剔除ST、*ST股票,這也解決了部分只進不出的問題。另外,2019年新推出的科創板也將被納入上證綜指,保持上證綜指的全樣本性和實效性。

所以,我們可以期待上證綜指會更好地反映滬市的市場變化,但是依舊不能用它代表整個中國股票市場。

3.1.3 中國股市究竟表現怎么樣

我們知道,根據上證綜指的走勢來判斷中國股市有沒有投資價值,是不可靠的。那么,中國股市這些年來究竟表現怎么樣呢?到底有沒有長期投資價值呢?

我們選了幾個A股市場上的主流指數,看看它們從2000年到2020年這20年間的表現,如表3.2所示。

表3.2 A股20年間主要指數的漲幅

注:(1)滬深300指數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日指數為1000點,故其年平均收益率按照2004年12月31日到2020年12月31日共16年計算。

(2)中證500指數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日指數為1000點,故其年平均收益率按照2004年12月31日到2020年12月31日共16年計算。

(3)中小板指數以2005年6月7日為基日,基日指數為1000點,故其年平均收益率按照2005年6月7日到2020年12月31日共15.5年計算。

我們看到,代表大盤股的滬深300指數、代表中盤股的中證500指數,以及代表中小盤股的中小板指數,在過去的16年中,年平均收益率都超過了10%。中小板指數的年平均收益率超過了15%。

中國A股起步比較晚,有很多問題需要在發展當中解決,但要說10年不漲,真的是冤枉A股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洞县| 新津县| 扶绥县| 大田县| 江都市| 太康县| 嘉鱼县| 久治县| 奉新县| 黎川县| 安图县| 图片| 金塔县| 崇义县| 汾西县| 建宁县| 唐海县| 韶关市| 镇平县| 万宁市| 天峻县| 南康市| 怀宁县| 商南县| 台北市| 汪清县| 西丰县| 四平市| 永修县| 晋州市| 金塔县| 岳阳县| 周至县| 汉川市| 大名县| 武强县| 余庆县| 灌南县| 金堂县| 朝阳市|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