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低相噪毫米波信號的產生、分析及應用
- 劉麗
- 2654字
- 2022-05-06 15:13:19
2.3.1 馬赫·曾德爾調制器
馬赫·曾德爾調制器(MZM)是基于馬赫·曾德爾干涉儀的一種波導結構電光調制器,入射端將輸入光信號平分成兩束,獨立通過兩個不同電場的光束傳播光路,在輸出端又對該光路信號進行重組,最簡單的MZM結構示意圖如圖2.4所示。

圖2.4 MZM結構示意圖
MZM的工作原理:入射光進入MZM,通過第一個Y光分路器(3dB光損耗),入射光被分成相位和幅度相等的兩束光波,通過上下兩個光波導結構傳輸,然后再通過第二個Y光合成器合成為一路諧波調制光信號。一般,MZM的上下兩個光波導結構分支稱為MZM的兩臂。假設MZM兩臂的光波導結構是完全對稱結構,如果不加驅動電壓,則最后通過MZM輸出的光是單模波導輸出。但是加上驅動電壓,則會引起上下臂的波導材料發生等離子體色散效應,從而導致晶體材料的折射率發生變化,則會引起上下兩路傳輸光波發生相位變化。MZM的調制功能相當于兩個相位調制器和兩個移相器的組合。
雙臂馬赫·曾德爾調制器(Dual-Drive Mach-Zehnder Modulator,DD-MZM)結構等同于兩個理想的背對背相位調制器,其工作原理是在兩個外電場的作用下,通過改變兩個分支中待調制傳輸光的相位實現對光載波的強度調制。典型DD-MZM結構如圖2.5所示,MZM的兩個驅動臂分別有一個調制信號驅動,并且根據兩個驅動信號的電壓大小和相位,改變兩個光路分支中折射率和相位變化,實現光強度調制。

圖2.5 雙臂馬赫·曾德爾調制器的結構示意圖
假定輸入光為Ein=A cos(ωt+φ0 ),被平均分配到 DD-MZM 的兩臂,DD-MZM輸出端光波表達式為:

輸出功率與成正比,當φ=0時輸出功率最大,當φ=π/2時,兩個分支中的光場相互抵消干涉,輸出功率最小,在理想的情況下為零。

根據方程式(2.7)和式(2.8)可知,LiNbO3 DD-MZM可以通過改變射頻驅動信號的相位差Δφ和偏置電壓相位差Δθ而實現不同調制模式。當Δφ=π/2,Δθ=0時,MZM調制為雙邊帶(Double-Side Band,DSB)調制;當Δφ=π/2,Δθ=±π/2時,MZM調制為單邊帶(Single-Side Band,SSB)調制;當Δφ=π,Δθ=0時,MZM 調制為載波抑制(Optical Carrier-Suppress,OCS)調制;當Δφ=π/2,Δθ=π時,MZM調制為奇數邊帶抑制(Odd-Side Suppress,OSS)調制。因此馬赫·曾德爾調制主要分為DSB調制,SSB調制,OCS調制和OSS調制四種調制模式。
一般情況,MZM 的直流偏置電壓常用于調節 MZM 的光電傳輸特性。通過對MZM施加一個直流偏置電壓,將引起一個為φDC的相移。如果MZM的射頻極和直流極之間的調制相位差為 π,則 MZM 輸出端的光信號因為兩路光之間干涉反應而相互抵消。通過改變射頻極和直流極的電壓使他們之間的相位差為零,此時經過MZM調制輸出的光信號得到增強?;谏鲜龇治?,改變MZM的射頻極和直流極之間的相位差從而實現MZM的不同傳輸特性,由此可以獲得不同的強度調制模式。MZM 歸一化傳輸函數曲線如圖 2.6 所示,通過改變MZM的直流偏置電壓來改變MZM的偏置工作點,從而實現不同的調制模式,下面兩種調制模式被廣泛應用。
(1)通過將直流偏置電壓Vbias調至MZM的積分傳輸點(Quadrature Point,QP),即 Vbias=V0+Vπ/2。在MZM的積分傳輸點,光輸入信號在MZM中可以在RF信號驅動下被小幅度的按照準線性方式調制。這是一種重要的調制方法,尤其適合高線性要求的多種數據調制模式的情況。
(2)通過將直流偏置電壓Vbias調至MZM的載波抑制點(Carrier Suppression,CS),即Vbias=V0+Vπ,雙臂相移為π。在這種調制模式下,對于理想的MZM,載波被完全抑制,因此,MZM的輸出光中只包含RF的調制邊帶信號。這種調制模式將實現光倍頻調制,生成頻率為 RF 頻率倍數的毫米波信號。這種調制模式被稱為雙邊帶載波抑制調制,在毫米波倍頻生成研究領域是重要的技術手段。
圖 2.6 為馬赫·曾德爾調制器歸一化傳輸函數曲線圖,圖中給出了幾個特殊偏置點的波形傳輸示意圖??梢钥吹?,直流偏置電壓決定了MZM的調制區域,如最大傳輸點、最小傳輸點和正交傳輸點。很明顯,在不同的傳輸點,會實現不同的調制模式和波形傳輸特性。

圖2.6 馬赫·曾德爾調制器歸一化傳輸函數曲線
在實際應用中,MZM 的調制效果受材料特性和調制模式影響很大,因此上下臂的光信號并不是按照絕對的1∶1分路。即使是在載波抑制調制下也會有少量的載波分量輸出。此外,由于MZM中不可避免地有LiNbO3材料損耗,光分路和重組的傳輸損耗以及光纖耦合損耗,將這些損耗統稱為MZM的插入損耗(Insert Loss,IL),IL表示光信號經過MZM調制后,輸出光功率與輸入光功率之間的差值。如前所述,MZM 的直流極用于調整上下臂之間的相位差,從而改變MZM的調制模式?,F實應用中,因為輸入光信號具有有限線寬,即非單色光,因此只有特定波長的光信號才能相位差為π,從而實現雙邊帶載波抑制調制。所以,光載波不可能完全抑制,因此我們使用消光比來表示 MZM的載波抑制大小,這也導致了有限的消光比(Extinction Ratio,ER)。ER定義為最大光輸出功率( Pout,max)與最小光輸出功率( Pout,min)之比,即:

當MZM被調制電壓V (t)驅動時,MZM的調制傳輸特性( TMZM)可以表示為:

式中,φb表示因MZM兩臂傳輸路徑長度不匹配造成的初始光相位差,Vπ表示半波長電壓,即兩臂之間的光信號相位差為π時的驅動電壓。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調制過程中,對于RF驅動和直流偏置電壓DC驅動下的Vπ是不同的。如大部分調制器區分DC極和RF極一樣,調制電壓V (t)被分為直流偏置電壓Vbias驅動DC極和時變調制電壓VRF (t)驅動RF極。假設VRF (t)為正弦信號,則MZM的調制電壓V (t)表示為:

式中,Ve和 ωe分別是驅動RF信號的電壓幅值和角頻率(ωe=2πfe )。φe (t)代表相位波動的隨機過程,由RF信號驅動引起的相移。
因此,MZM的調制傳輸函數可以表示為:

假設MZM輸入一保偏光載波信號的電場強度Ein(t)表示為:

式中, E0和 ω0分別表示輸入光載波信號的強度和角頻率(ω0=2πf0 ),φ0 (t)表示光載波的隨機相位。為了推導出光載波經過MZM調制后的輸出信號公式,假設MZM的插入損耗忽略不計,根據上面的調制傳輸公式,光輸出功率與光電場的關系如下:

光載波輸入MZM,經過調制后輸出光信號的歸一化表達式為:

由于電光調制傳輸函數的非線性,在不同大小的 RF 驅動電壓和偏置電壓初始相位作用下,會生成多種光譜諧波。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輸出光譜,方程式(2.15)根據貝葉斯公式展開可得:

式中,Jn是第一類n階貝塞爾函數,m是相位調制指數,m表達式為:

典型的基于MZM生成兩倍頻的毫米波系統原理如圖2.7所示。

圖2.7 基于MZM生成兩倍頻的毫米波系統原理
如圖 2.7 所示,激光器產生一個中心頻率為 f0的連續光載波輸入到 MZM中。一個正弦射頻信號fm驅動MZM對光載波進行光副載波調制,中心載波兩邊將產生兩個頻率間隔為 2fm的一階光諧波。此時,通過將 MZM 的直流偏置電壓設置為最小傳輸點偏置電壓從而抑制中心載波,實現光載波抑制調制。MZM將輸出兩個頻率間隔為2fm的一階邊帶光諧波信號,兩個一階諧波信號經過PD拍頻產生頻率為2fm的毫米波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