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傳感器技術與應用
- 王勁松等編著
- 1205字
- 2022-05-05 21:10:16
2.1 概述
微電子機械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是包含動能、彈性形變能、靜電能、靜磁能等能量的復雜系統,它將微電子系統與其他微型信息系統(各種能進行信息與能量傳輸和轉換的系統)結合,廣泛應用于高新技術產業。
MEMS實現了電子系統和外部世界的有機聯系,不僅可以感受運動、光、聲、熱、磁等信號并將其轉換成電子系統可以識別的電信號,還可以通過電子系統控制這些信號。
MEMS逐漸應用于微電子學、機械學、材料學、力學、聲學、光學、熱學、生物學、電子信息等學科,并集成了許多尖端科技成果,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生物、醫療、環保、工業控制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研究表明,MEMS具有以下非約束性特征。
(1)體積小、精度高、重量輕。尺寸為微米級或毫米級,與一般的宏(Macro)相區別(傳統的、大于1厘米的機械),但目前尚未進入物理上的微觀層次。
(2)基于(但不限于)微機械加工技術,性能穩定,可靠性強,具有較強的抗干擾性,可在惡劣環境下穩定工作。
(3)能耗低、靈敏度高、工作效率高。在工作量相同的情況下,微電子機械消耗的能量僅為傳統機械的十幾分之一或幾十分之一,而速度可以達到傳統機械的10倍以上。與微電子芯片類似,微電子機械可大批量、低成本生產,性價比高。
(4)MEMS中的“機械”不限于狹義的機械力學中的機械,它包括一切能量轉化和傳輸效應。
(5)MEMS的目標是形成智能微系統。
由以上特征可知,用微電子技術制造的微小機構、器件、部件和系統都屬于MEMS,微結構和微系統只是MEMS發展的不同層次。從材料和工藝的角度來看,可將MEMS簡單理解為在半導體襯底上,利用微機械加工技術制作的三維微結構或微系統;從組成結構來看,MEMS系統是由電子部件和機械部件組成的器件或系統,主要包括傳感器、執行器和相應的信號處理電路3部分,典型的MEMS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如圖2-1所示。

圖2-1 典型的MEMS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
MEMS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成本低、可靠性高、機電一體化、可批量生產等優點,因此在航天、航空、汽車、生物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0世紀60年代以來,MEMS迅速發展,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由于工藝的進步,其發展更為迅速。MEMS器件種類繁多,由目前的研究情況可知,除了進行信號處理的集成電路部件,MEMS主要有以下幾類。
(1)微傳感器:主要包括機械、磁、熱、化學、生物類傳感器,每類又可以進一步細分。
(2)微執行器:包括微馬達、微齒輪、微泵、微閥門等。
(3)微型構件:包括微梁、微探針、微腔、微管道等。
(4)微機械光學器件:包括微鏡陣列、微光掃描器、微光斬波器、微光開關等。
(5)微機械射頻器件(RF MEMS):包括用微機械加工工藝制作的微型電感、可調電容、諧振器、濾波器、波導、傳輸線、天線陣列與移相器等。
(6)真空微電子器件:該器件將真空電子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結合,利用微細加工工藝制造集成化的微型真空電子器件,包括場發射顯示器、照明器件、微電子傳感器等。
MEMS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將對社會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