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傳感器技術與應用
- 王勁松等編著
- 637字
- 2022-05-05 21:10:15
1.4.2 智能傳感器的發展趨勢及方向
半導體技術的發展使傳感器技術向智能化方向發展,一些企業和研究機構大力開展集成智能傳感器研制工作,使智能傳感器迅速發展。
從傳統傳感器到智能傳感器,再到嵌入式Web傳感器,傳感器正逐步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微型化。
隨著微電子機械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sm System,MEMS)、片上系統(System on a Chip,SoC)及無線通信和低功耗嵌入式技術的發展,無線傳感器網絡(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應運而生,其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分布式和自組織等特點,帶來了信息感知的一場變革,成為傳感器領域的新熱點。
智能傳感器的發展方向如下。
(1)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隨著測量、控制技術的發展,對傳感器測量數據的要求不斷提高,智能傳感器需要具有靈敏度高、精度高、響應速度快、互換性好的特點。例如,全量程精度達到0.01%FS,可以測量FT級別的磁場,氣體濃度達到ppb級。數據的質量一致性是測量系統的主要要求,傳感器的可靠性直接影響系統的穩定運行,對傳感器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2)集成化。在物聯網中,監測對象的參數越來越多,且要求原位監測,智能傳感器的尺寸、體積越小越好,重量越輕越好,功耗越低越好,因此需要發展新工藝、新技術,將多參數傳感器、智能處理電路及電源管理單元集成到芯片上。隨著后摩爾定律的發展,集成度會大幅提高。
(3)網絡化。物聯網是智能傳感器的重要應用領域,網絡化是其主要特征。目前,通信協議的速率、功耗等指標仍有提高的空間,網絡協議的自主溝通能力、協調處理能力、通信速率、實時性、壓縮率及智能傳感器的邊緣計算能力將進一步提高。
推薦閱讀
- 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第3版)
- PostgreSQL 11 Server Side Programming Quick Start Guide
- 教父母學會上網
- Apache Hive Essentials
- HBase Design Patterns
- Data Wrangling with Python
- Hadoop Real-World Solutions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Windows游戲程序設計基礎
- MATLAB/Simulink權威指南:開發環境、程序設計、系統仿真與案例實戰
- 氣動系統裝調與PLC控制
- 單片機技能與實訓
- Mastering GitLab 12
- The DevOps 2.1 Toolkit:Docker Swarm
- 生成對抗網絡項目實戰
- 數字多媒體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