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傳感器技術與應用
- 王勁松等編著
- 488字
- 2022-05-05 21:10:15
1.3.4 智能傳感器的實現途徑
智能傳感器的實現途徑包括:①將計算機技術與傳感器技術結合,即智能合成;②利用特殊功能材料,即智能材料;③利用功能化幾何結構,即智能結構。
目前,智能合成是智能傳感器的主要實現途徑,智能合成可分成3個層次。
(1)模塊組合式。將傳統的傳感器、信號調理電路、帶數字總線接口的微處理器組合為一個整體,構成智能傳感器系統,其在現場總線控制系統發展形勢的推動下迅速發展起來。傳感器生產廠家原有的生產工藝基本不變,在此基礎上增加一塊帶數字總線接口的微處理器插板,并配備能進行通信、控制、自校正、自補償、自診斷的智能化軟件。
(2)混合集成。在單一芯片上實現智能傳感器存在許多制造工藝方面的難題,生產良率較低。可以根據需要將系統各集成化環節(如敏感單元、信號調理電路、微處理器單元、數字總線接口)以不同的組合方式集成在兩塊或三塊芯片上,通過混合集成方式封裝成智能傳感器。
(3)單芯片集成。單芯片集成指采用微機械加工技術和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制作敏感元件、信號調理電路及微處理器單元,并將其集成在一塊芯片上。單芯片集成使智能傳感器實現了微型化、結構一體化,提高了精度和穩定性。
推薦閱讀
- PowerShell 3.0 Advanced Administration Handbook
- Hands-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Amazon Web Services
- PostgreSQL Administration Essentials
- 21天學通Visual Basic
- 教育機器人的風口:全球發展現狀及趨勢
- 手機游戲策劃設計
- 嵌入式Linux系統實用開發
- 寒江獨釣:Windows內核安全編程
- 計算機硬件技術基礎(第2版)
- 網絡安全概論
-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Projects
- Arduino創意機器人入門:基于Mind+
- Building Analytics Teams
- 商務智能
- 深度學習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