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傳感器技術與應用
- 王勁松等編著
- 493字
- 2022-05-05 21:10:13
1.2.3 生物量傳感器
生物量傳感器(Biological Parameter Sensor)是能感受規定的生物量并將其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傳感器。
生物量傳感器是近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傳感器,源于在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之間發展起來的交叉學科。生物量傳感器能夠敏感地測量生物活性物質,降低噪聲、提高靈敏度是其關鍵技術目標。當前的生物量傳感器是化學量傳感器的深化與延伸。
生物量傳感器將生物活性物質轉換成聲、光、電信號并進行檢測,由識別元件(識別酶、抗體、抗原、微生物、細胞、組織、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質)、換能器(如氧電極、光敏管、場效應管、壓電晶體等)及信號放大裝置構成。生物量傳感器具有接收器與轉換器的功能。
生物量傳感器的分類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
(1)按傳感器檢測原理可以分為熱敏生物傳感器、場效應管生物傳感器、壓電生物傳感器、光學生物傳感器、聲波導生物傳感器、酶電極生物傳感器、介體生物傳感器等。
(2)按生物敏感物質的相互作用可以分為親和型傳感器和代謝型傳感器。
(3)按采用的生物活性物質可以分為微生物傳感器、免疫傳感器、組織傳感器、細胞器傳感器、酶傳感器、DNA傳感器等。
生物量傳感器的性能主要取決于識別元件的生物敏感膜和換能器,生物敏感膜是關鍵。
推薦閱讀
- Mastering Spark for Data Science
- Linux Mint System Administrator’s Beginner's Guide
- Getting Started with Oracle SOA B2B Integration:A Hands-On Tutorial
- PostgreSQL Administration Essentials
- Embedded Programming with Modern C++ Cookbook
- 21天學通Java Web開發
- 可編程序控制器應用實訓(三菱機型)
- Linux服務與安全管理
- 基于Xilinx ISE的FPAG/CPLD設計與應用
- Pentaho Analytics for MongoDB
- 網絡存儲·數據備份與還原
- Flink原理與實踐
- Mastering Geospatial Analysis with Python
- 精通LabVIEW程序設計
- 網絡脆弱性掃描產品原理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