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與產業新機遇
- 刁生富等
- 1349字
- 2022-05-05 20:31:34
前言
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區塊鏈技術在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等人的努力下得以問世。從其發展背景來看,區塊鏈技術誕生并不是偶然的,互聯網的普及、人際信任關系的缺失,以及諸如非對稱加密、智能合約和P2P網絡技術的發展成熟等,都成了區塊鏈技術誕生的“催生素”。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它從比特幣中脫離出來,作為一項相對獨立的技術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也逐漸改變了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對它的“曲解”,開始顯示巨大的技術力量。
從區塊鏈的構成要素及其技術架構來看,它所蘊含的技術力量主要呈現為以技術的方式彌補和增強了人際信任缺失,并借助共識機制和加密算法,創造了一個廣泛且可靠的合作機制和網絡環境。在區塊鏈技術誕生時,它依附于互聯網,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力量逐漸向四周擴散,原本作為“催生素”之一的互聯網也得到了它的“饋贈”。區塊鏈以鏈式數據結構的形式,輔以非對稱加密存儲方式,把散亂分布于互聯網空間的價值信息串聯起來,改變了整個互聯網的發展格局,促成了“信息互聯網”向“智能互聯網”和“價值互聯網”的轉變,給當下的產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和機遇,日益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制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我國在區塊鏈領域擁有良好基礎,要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推進區塊鏈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從區塊鏈技術的優勢視角切入,還是從國家的政策規劃來看,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發展的融合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因此,本書從區塊鏈與產業融合和應用維度進行“立意”,對促進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發展的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主要圍繞區塊鏈在產業發展新機遇中的應用展開,在簡要闡釋區塊鏈的概念、特征、發展過程與應用價值的基礎上,集中探討了其在智能制造、交通、物流、新零售、金融、醫療、教育、人力資源、娛樂等具體領域的應用價值、成功案例、現存問題、應對策略和未來方向。
在探討過程中,本書逐漸還原了區塊鏈技術的本質與產業發展的新機遇:在一個“一切都被智能化和智能化一切”的時代,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需要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彼此信任,從而建立起一個彼此“熟悉”的社會,產業發展的科學性、規范性、可信任性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撐下得以顯著提升。對于區塊鏈的發展,人們不僅關注它的產業價值,而且關注它的人文價值、社會價值等。因此,本書在強調區塊鏈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及其帶來的新的產業機遇的同時,也關注區塊鏈的人文價值和社會價值,關注數字經濟的發展和信任社會的實現問題。
總的來說,本書反映了區塊鏈在產業發展中的變革力量。但是,這種力量只是區塊鏈自身力量的一種表現,它所具備的整個力量體系,是由技術信任帶來的整個產業發展的新機遇。當前,“時與勢都在我們一邊”,我們要把握這種力量和機遇,使其在建設網絡強國、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和社會信任建設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國內外文獻,在此特向有關研究者和作者致以最真誠的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編輯米俊萍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一并致謝。對書中存在的不足,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刁生富
2021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