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與無線傳感器網絡(第2版)
- 劉偉榮編著
- 759字
- 2022-05-06 18:42:40
5.3 無線傳感器網格體系
微電子學、嵌入式系統等技術的進步推動著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無線傳感器網絡現在已應用于環境和生物監測、工業監控、軍事安全監測等多個領域。通過在監測區域中布置大量的傳感器節點,可以精密測量物理世界,提高應用所需真實世界數據的數量和質量,降低監控成本。無線傳感器網絡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計算平臺,可以無縫銜接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它由一系列的無線傳感器節點構成,每個節點都具有環境感知、數據處理和無線通信能力。傳感器節點具有電池供電、計算存儲能力有限、通信帶寬低的特點,這使其在處理和利用所收到的數據時受到了限制。
現在,具有高速計算能力、巨量存儲能力和高速通信帶寬特點的網格技術已經成為在動態虛擬社區中解決大規模分布式、異構資源共享的一個主要方式。將無線傳感器網絡和網格結合起來可以有效彌補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不足,并且有以下優勢。
(1)可以利用網格處理無線傳感器網絡感知到的大量數據。網格擁有的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可以對無線傳感器網絡收集到的大量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和存儲。
(2)一個無線傳感器網絡所得的數據可以同時被多個網格應用使用。同一個無線傳感器網絡所得數據可以通過網格平臺同時被多個應用程序使用,傳感數據使用更加方便,同時數據使用率也得到提高。
(3)利用網格可以得到無線傳感器網絡數據的新知識。在網格中可以利用數據挖掘、數據融合、分布式數據庫等技術對數據進行處理,獲得傳感數據的新知識。
現在,無線傳感器網絡和網格的結合應用已經取得了初步進展,但對無線傳感器網絡接入網格的關鍵技術還沒有成型。美國哈佛大學曾提出Hourglass框架,該構架主要考慮了分布式數據融合、分布式處理、網絡協同等問題,可以進行數據融合、事務監測和分類、分布式決策制定等工作,但是節點必嚴重依賴于高性能的計算機,因而無法實現低成本和節省能量。
- 通信網絡基礎與設備
- Hands-On Chatbots and Conversational UI Development
- 萬物互聯:蜂窩物聯網組網技術詳解
- JBoss EAP6 High Availability
- Learning Karaf Cellar
- Windows Server 2003 Active Director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Creating, Migrating, and Merging Networks
- 互聯網基礎資源技術與應用發展態勢(2021—2023)
- IPv6網絡切片:使能千行百業新體驗
- 紅藍攻防:構建實戰化網絡安全防御體系
- Learning Windows 8 Game Development
- 無線傳感器網絡定位技術
- 深入理解計算機網絡
- Building RESTful Web Services with .NET Core
- 從物聯到萬聯:Node.js與樹莓派萬維物聯網構建實戰
- Migrating to Drupa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