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木有個學生,名叫宗。
他本來也是世間紛壇的一員,和大家一樣在小小的天地中想象著功成名就勤勉勵學,娶妻教子度過余生。
可有一次他有幸剛好聽過沈木的言論,開始對世間之外的世界感到無所適從的茫然。
他確信這才是世間的真理,于是跟在沈木身邊三年之久。
他坐自己也坐,他立自己也立,他論道自己也跟著討論。
可是他逐漸發現,自己身邊能和他相處的人越來越少。躲避嘲笑他的人越來越多。
于是他找到沈木并說了這個疑惑:
“老師,學生有幸跟隨了您三年有余,著實向您學到了好多道理。可是現在學生身邊的親近之人愈來愈少,起初學生覺得是‘良駒不與劣群’昔日他們之所以能跟我相處,只是因為我們德性一般。所以隨著我的提升他們才會無有顏面跟我來往。可是后來又有一些學生敬仰的長輩也開始疏遠我,而現在就連老師您也對我冷淡了!我這是哪里出了問題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沈木靜靜的聽宗說完,面朝南而不去看他,什么也沒說。
“老師您這是為什么不快?甚至不想多看我一眼,學生不明白了!”宗略有激動的說。
“唉,你的眉間神采,飛揚的讓人不敢直視。究竟是自持何物而讓你如此自傲而特例不同呢!”
沈木說完,宗好似恍然大悟,沉默地退下。過了幾天大家就又可以和他相處了。
沈木這天正和一個朋友閑談,聽到這個消息面朝南而暢心的說“白壁外露會招致災禍,不如把它內藏懷中。因為這樣其價值也不會變。德性外露會照耀他人的惡性,不如把它內斂于心中。因為這樣其德性也不會變。”
他的那個朋友聽到沈木的話,知道他在哀悼什么。于是說:“若非世間渾惡,何必假化塵埃。如果這種弊端千年不破,恐是之后就連一個正直的人君子也會被人分食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