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8章 先在火星建個基地

咦,這就到了?

一家三口連忙收拾好餐具,興沖沖坐上載具向主控室跑去。

陳新還有心情開玩笑,“于大爺說自家從臥室到廁所都要開車,大家都以為這是笑話,這下咱竟然真的實現了,吃飯睡覺都得坐車了。”

女兒和老婆一起送給他一個白眼,“那你可太腐敗了。”

一行人趕到主控室,若生剛剛從船長室出來,揮揮手,各種探測設備回傳的數據組成了火星的全息投影。

從外表看來,火星呈現橘紅色,它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整個表面積相當于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之和。

若生侃侃而談,介紹著火星的基本情況。

它的質量約為地球的九分之一,體積大概只有七分之一,所以火星表面重力只有地球的38%。

“火星南北兩個半球的地貌特征各不相同,北半球基本都是平坦的平原,而南半球則到處都是高山。其中就有太陽系已知的最高山,奧林帕斯山。高度差不多頂的上三座珠峰。”

若生接著道:“火星大氣十分稀薄,表面氣壓只有地球的0.6%,所以它地表的晝夜溫差很大,某些地方白天可以達到20℃,晚上則又降到零下一百多度。”

二十多度?

“等等。”陳新舉手,“那穿短袖會不會有點冷?”

云清吐槽老爸,“要不你再穿個外套?”

陳新搖搖頭,笑道:“火星看起來還行啊,怎么也比月球好多了。”

他之所以選擇跑到火星而不去月球,就是因為月球離地球太近了。

從1959年開始,到2017年截止,人類已經往月球發送了132個探測器。在研究核聚變這幾年,為了獲取新材料和鈦元素,少說也有幾百個探測器和登陸艙上去。

而且在探索宇宙這件事上,人類默認奉行先到先得的原則。

就好比通訊衛星,大家為什么哐哐的發,就是為了搶占信號頻率和波段。

所以,雖然月海中約莫存在100億噸的鈦,但是人類天天登陸豈不是要煩死個人?咱這月球基地建的好好的,叭一下一個人過來,叭一下一個人過來,這要寫出來得多少個震驚橋段?地球上各個媒體人能把鍵盤敲爛。

而火星因為距離地球比較遠,人類還沒法載人登陸——雖然你核聚變完成了,但是要等到做出聚變引擎,至少還得二十年。到目前為止,火星上也不過四十多個探測器,就算遇到了,一腳踢走不就得了。

以現在的信號傳輸速率,地球上還沒看到人呢,探測器就滾出幾百米了。

況且,火星這么大,遇到的可能本來就微乎其微好吧。

排除這些無聊的干擾,陳新也就能安心的圈地了,畢竟先到先得嘛,既然沒人搶,那咱可就不客氣啦。

阿西達里亞平原。

體型巨大的遠征號飛船緩緩降落。

陳新穿著當初從隱士那里順來的超薄宇航服,帶著若生從艙門中走出。

火星上現在還是白天,大概有二十度左右,所以他特地帶了一個外套。

可能是宇航服的保溫能力不錯,陳新沒感覺到冷,充滿沙礫感的土地、一望無際的平原和鉛灰色的天空讓他心神蕩漾。

這TM可是火星!

他順手把寫著新一字樣的旗幟插在旁邊,然后蹲下來研究起火星的土壤。

因為火星的低壓環境,水分會在很低的溫度就開始沸騰,而它磁場又小,導致大氣都被太陽風吹走,留下了一片片沙質土。

“這地方,能種土豆嗎?”陳新眼中有些擔憂。

若生拿著一堆儀器探測來分析去:“火星土壤里缺乏氮元素,想要種菜只能靠化肥,您帶的那點化肥,小打小鬧還行,搞不了大規模種植的。”

呦呵,可以。陳新眼一亮。

咱只要有個一畝二分地,就心滿意足了。

最重要的事情解決,陳新心情大好,抬頭看了看天,遠征號上雖然有核聚變反應爐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可飛船總不能一直停在火星上,所以需要給即將搭建的探索基地找到一個比較穩定的能量源。

陳新琢磨道:“火星大氣這么稀薄,太陽輻射應該也更高吧?”

在船長室通過腦域網絡看著這一切的余歸晚開口問道:“你的意思是,我們先制作單晶硅發電?”

云清興奮道:“火星上是不缺鐵和硅的,廣袤的平原正好用來鋪設大量的太陽能板,我們可以一邊建設基地一邊發展能源自給系統。”

陳新點點頭,“對,平原也利于發展,唯一的瑕疵就是南半球的高地中鐵礦更多,更容易開采。”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人手不夠。”云清說。

陳新聞言皺了皺眉,因為來的太急,功能性機器人只配備了五六百個,這邊又要挖礦、又要煉鋼什么的,許多基礎工業設施都是從頭開始做,人手確實太少。

沒辦法,先慢慢來吧,不行的話就回趟地球老家,多造幾千個機器人唄,“暫時就這么辦,若生,你規劃一下,做出細致的發展方案,一點一點來。”

“好的。”若生點頭。

計劃很快被整理出來,飛船內除了幾個關鍵崗位離不開機器人,其他的傾巢而出,紛紛投入到前期基地的搭建中去。

眾所周知,火星之所以呈現紅褐色,是因為火星土壤中富含大量的鐵,簡單的煉鐵也只是需要高溫高熱,核聚變可以輕松解決。

要是換別人,沒有氧氣的地方還想點火?下輩子吧。

遠征號上的水循環幾乎是99%,可人總要喝水,還有燃料,還要制備氧氣,這東西要是沒有一個補充渠道,總讓人心里忐忑。

若生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方法,挖土烤土,烘干土壤中的水分,再收集起來,除了有點麻煩,其他都不是問題。

能用能源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誰讓咱有核聚變呢。

不過,既然都開始挖土了,那是不是也能燒磚?提取鐵礦可太麻煩了,咱直接燒點磚先把前沿基地搭建起來不就得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厚厚的磚墻就是最簡單粗暴的防護手段,只要里面再加上幾層薄膜,那就是太陽系里現存的最好的火星基地。

在五百多機器人熱火朝天的努力下,地上基地部分很快初具模型。

陳新翻看著若生提供的三維模型,贊嘆道:“大規模挖土產生的坑洞正好用來建造地下部分,至少省了一半的工程量。”

余歸晚也在看,“地上建筑還要隔熱層,地下需要嗎?我們的鍍鋁聚酰亞胺帶的可不多。”

“地下需要的不多,厚重的土壤層本身就是保溫材料。”若生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浦县| 武乡县| 金阳县| 来凤县| 龙海市| 铅山县| 上蔡县| 定远县| 达日县| 开江县| 东台市| 新化县| 沽源县| 班戈县| 三河市| 蓬莱市| 轮台县| 内江市| 吕梁市| 星子县| 耒阳市| 大英县| 兰西县| 乐业县| 民丰县| 锡林郭勒盟| 黄平县| 博客| 平湖市| 双城市| 文安县| 木里| 天镇县| 龙海市| 厦门市| 杭锦后旗| 东明县| 信宜市| 渝北区|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