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物種與波函數的坍縮
- 我傳承了黑科技
- 琴北揚
- 2291字
- 2023-06-13 10:45:57
“天吶!我們發現了什么!”
“一共試驗了177種動物,甚至還有人工智能,都不能引發概率波坍縮?!?
納森從震撼中回過神來,他把最近的試驗數據整合,“可惜恐龍已經滅絕了,它們在地球上繁衍了一億年,不知道能不能引發坍縮?!?
“這些日子我查詢了相關理論,有一個想法引起了我的注意:人類的靈魂是更高維度在低維世界的投影?!北R卡斯聲音有些嘶啞。
陳新:“所以我們應該為自己是唯一的高等生命而自豪,還是應該恐懼我們在地球上的特殊?”
“也許我們是被圈養在計算機中的數字人,我們不進行觀測的時候,計算機為節省算力就不生成相關數據?!?
納森的身軀不可避免的因為恐懼而顫抖,“就像人們在玻璃缸里養的魚一樣?!?
盧卡斯抓了抓亂糟糟的頭發,努力從各種猜測中找出一個可信的理論,想要解釋這樣的現象,“也許我們的誕生是宇宙中智慧生命的「創世紀」呢?我們是宇宙137億年的演化中唯一閃耀的光?!?
“這樣是不是就可以解釋費米悖論了?我們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陳新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他向兩人解釋著自己的想法。
最早的人類利用火焰、打磨石頭,拉開長弓、投出長矛。直到現在,人類洞悉微波、制造火箭,走出母星、踏足月球。那些探測器讓我們觸摸到太陽系的邊緣。
這些偉大的成就不過是短短兩百萬年間發生的事情,而恐龍稱霸地球上億年卻連火沒有掌握。
人類在蒙昧中第一次舉起篝火,文明誕生的信息就被光帶到了宇宙中,然而自工業革命后,我們在宇宙中逡巡了兩百年,仍舊沒有找到任何地外生命存在的信息。
“綜上所述,是不是可以認為,我們是宇宙第一批誕生的生命,或者說第一批誕生的智慧生命?”
納森聽明白了,“你是說宇宙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危險,危險的高等文明也許并不存在,因為我們是現今宇宙中科技水平最高的?”
“很有可能不是嗎?”陳新聳聳肩。
盧卡斯想的更多,“這個猜測很大膽,人類要是懷著這樣的想法一頭扎進宇宙,萬一這個猜測是錯誤的,那將是滅頂之災——黑暗中的獵人將會毫不猶豫的開槍。”
陳新很無所謂,“那就當我沒說?!?
“不不不,你可能理會錯我的意思了?!?
盧卡斯搖著頭,“我的意思是這個猜測雖然很可能是事實,但我們不能寫進論文里,這會給人類以錯誤的指導,讓他們喪失警惕,不再謹慎。”
“論文?”
“是的,論文?!?
盧卡斯認為,這樣偉大的發現必須告訴全世界。
沒過多久,一個篇論文就在《自然》雜志上刊登。
《自然》是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雜志之一。是評選諾貝爾獎、競選院士、展示大學和科研機構研究實力的重要依據。
在國內而言,要是誰能在《自然》上發表一篇論文,除了那幾座頂尖學府,其他985院校職位隨便挑。
《物種與量子波函數的坍縮》
通訊作者:Lucas(盧卡斯)·Dubois
第一作者:陳新(東夏)
第二作者:Nathan(納森)·Robert
本論文旨在于證實高等生物能引起波函數坍縮,并試圖闡述清楚高等生物與量子波函數的坍縮之間的關系。
實驗對象包括177種動物……
實驗過程……
實驗數據如下……
實驗結論:只有人類才能導致波函數坍縮。
論述:…這種能力在人類進化的某一刻突然出現,徹底區分開人類和黑猩猩。
這種能力沒有出現之前整個地球都是一團概率波,而人類的出現讓概率變為了現實。
…更進一步,我們推測出人類之所以如此特殊可能有以下原因…
……
因為國內比較注重第一作者,而國際上大多覺得通訊作者比較重要,所以陳新和盧卡斯很舒服的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至于納森,他一個研究生物遺傳的能在這里分一杯羹,已經很滿足了。
畢竟當初只是出于好奇來看看,誰知道就發現了震驚世界的東西。
純純屬于走在路上撿到了十萬歐的程度。
這篇文章在國際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采訪、同行評議,數不勝數的合作要求接踵而至。
全球范圍數百家機構開始復制這樣的實驗。
盧卡斯一舉成為了國際上最具盛名的“超新星”。
這樣的事傳到網絡上更是震撼人心,先前關于人工智能的許多倫理方面的討論戛然而止。
——專業論文都說明了人工智能并非高等生物,無法與人類并列。
而一些對人類文明比較有歸屬感的人直接顱內高`c。天天到處逼逼賴賴,人類才是最牛b的。
……
京都機場。
陳新剛從擁擠的人群中走出來,抬頭就見到一幅絕美畫卷。
夕陽燒透了晚霞,將金黃色的光灑落在路邊的臺階上,反射出昏黃的光暈。
整齊擺放的共享單車被人一輛輛騎走,路人在寬闊的路上越走越遠,微光將他們的影子拉的老長。
路兩旁的蕭索的行道樹、支撐天橋的粗壯柱子和橫亙在大路之上的天橋成為了天然的相框,把這一切景色裝點的如同藝術品。
在這樣的藝術品中,余歸晚俏生生的站在橋洞下,似在張望著什么。
在見到陳新的那一刻,雙眸中流露出絲絲含蓄微笑。
時隔將近一年時間,再見時仍忍不住怦然心動。
往日種種荒唐,在此刻化為了一把把尖刀狠狠地剜進了陳新的心。
他小跑著上前,想要伸手擁住余歸晚,心中卻突然一悸,一個莫名的想法忽而涌出:自己這種人渣還配擁抱這樣的女孩子嗎?
霎時間一種終將要失去對方的悲傷填滿了心緒,淚水如同決堤的大河一般奔涌而出。
“都快二十九歲了,還哭鼻子呢?”
余歸晚輕輕地摟住了他。
微光散碎地灑落一地。
兩人的身影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久久佇立,影子被扭到了一起。
……
別墅。
巨大的液晶顯示器中正在播放阿美瑞卡在莫西哥部署人工智能-Irene(艾琳)的新聞。
數字主持人飽含感情的念誦著新聞稿,“這一舉動也昭示了……的野心……奉勸不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陳新窩在沙發上,抱著軟軟的余歸晚細聲細語的敘說著這些日子的所見所聞。
余歸晚在陳新的胸口蹭了蹭,眼神中滿是羨慕,“那你是怎么上了自然雜志的?”
陳新低著頭,發現了這姑娘眼中閃爍著的情感。
是啊,哪個科研工作者沒有一個名留青史的夢想?
他輕輕撫摸著余歸晚柔順的頭發,“怎么?羨慕了吧?!?
余歸晚狠狠地點了點頭,“本來覺得這些東西很無所謂,現在很有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