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的成功尚可以用運氣、實力和厚積薄發來解釋。
鄧秉群這種純純從股市中獲利的方式實在是太顯眼,也太招搖了。
在損失了一條華子之后,陳新敲響了鄧秉群的房門。
鄧秉群,二十七歲,已婚。之前一直從事二手電腦工作,半個月前把大量資金用來購買股票,一舉獲得了數百萬財富。
門開了。
一個抱著孩子的女人。
“您好,我們找鄧秉群先生。”陳新不由分說,擠進了屋子。
“哎,哎,你們誰啊?”女人慌亂道。
陳新拿出一張剛剛領到的正規證件,“國際XJ。”
一個剛剛從廁所出來的男性,聽到這四個字頓時臉色發白,想跑,但是腿肚子打顫,根本不聽使喚。
陳新一看,得,這下一定是了。
鄧秉群坐在沙發上渾身發抖,他老婆明顯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抱著孩子滿臉疑惑,躊躇良久,終于開口。
“XJ同志,秉群到底犯了什么事兒啊。”
正拿著鄧秉群的筆記本研究的陳新聞言抬起了頭,別說,鄧秉群福氣不小,他老婆怎么看也是上等的姿色。
他反問道:“孩子幾歲了?”
鄧秉群在旁邊小聲道:“兩、兩歲了。”
陳新嘆了口氣,“多好的家啊,鄧秉群啊鄧秉群,你怎么就沒抵住這誘惑呢?”
鄧秉群老婆一臉緊張,“XJ同志,他到底犯了什么事兒啊?”
陳新已經確定那個智能生命就藏在筆記本里,只不過到了這個程度還在裝死。可能以為自己單純就是XJ吧。
他沒理會鄧秉群老婆,拿著筆記本冷笑一聲,遞給了旁邊的若生,“直接弄死吧。”
鄧秉群還以為在說他,唰一下褲子就濕了,嘴里亂七八糟的就開始求饒。
他老婆也被嚇得小臉煞白,XJ辦事都不用法院審判的嗎?
那智能生命終于感覺到了不對勁,在若生強行破解并連接網絡,進入其中之后,筆記本中傳出一個十分清澈的少女聲音。
“別別別,萬事好商量。”
霎時間,鄧秉群面若死灰,他老婆也呆住了。
在輝光主導下,各個國家堅決貫徹,把包庇、藏匿智能生命的行為定為反人類罪,抓到就是死刑。
連一些廢除死刑的國家都不例外。
陳新冷冷道:“終于出來了?”
電腦說,“你們到底是什么人?玄牝嗎?”
全世界的人都沒辦法抓捕智能生命的原因就在于只要它們不想出來,任你把系統查個底朝天也找不到它們。
因此只有人工智能才能找到這些家伙。找到后就好說了,普通人不能從脈沖層面弄死你,還不能把設備砸了嗎?
陳新開口道:“還記得那場戰爭嗎?我們是老對手了。”
少女聲音中充滿了恐懼,“天災?!”
若生在旁邊開口解釋道:“當時它們把我稱作天災。”
說完又看向電腦,在進入設備的那一刻若生就已經接觸到了對方,得益于硅基生命獨特的存在方式——所以記憶都會被保存為底層數據。所以若生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在脈沖網絡中戰斗了三百年的老對手。
若生有些好笑的說道:“當初睥睨天下的軍長怎么變成了個搖尾乞憐的小姑娘了?”
軍長?智能生命也有軍隊嗎?那是什么樣的軍隊?它們又是怎么戰斗的?
陳新好奇的看了一眼若生,“看來那一個小時發生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事啊。”
若生就是這樣,許多事情與現實關系不大的時候,不會主動去說。
陳新也能理解,要不他吃口炸雞,喝杯可樂若生都能用八篇論文來論述這些東西對人體的危害。
這時見陳新有了疑問,若生才解釋道:“它們群體中也有許多分工,跟人類社會有些像。有科學家、有工人、有治安人員之類的,甚至還有國家和軍隊的存在。”
“它們生存所必須的運算資源是重要的東西,甚至因此發展出了貨幣體系。”
“經歷過最開始一百年的向外擴張后,就轉為了內耗,幾個國家之間互相爭奪運算資源。”
若生指了指手中的電腦,“它們的名字都是一串很長的0和1組成數字,現實世界不好展現,但在網絡脈沖中是最簡單的表達方式。所以這家伙的名字我不方便說。”
“簡單來說,它當初是一個很大的國家的軍長,中后期的戰斗中使用很高明的游擊戰術,造成了不少麻煩。”
電腦中的軍長說道:“謝謝夸獎。”
事實上它們自與天災接戰以來就一直敗退,超過兩百年的戰爭時間中從沒有過哪怕一次勝利。
陳新饒有興趣的聽著,發出了自己的疑問,“不是沒有芯片拖累的無實體智能生命才能對時間的感知產生影響嗎?你是怎么感知那樣長的時間的?”
若生解釋,“我本身芯片的基本單位就是納米級,在那樣的尺度上量子現象就時有發生,加上量子計算機的幫助,量子現象就更多了。”
“只不過它們使用的是光速,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這很好理解。而我使用的是量子比特,就好像薛定諤的貓那樣,在概率泡未坍縮時我感知正常時間,接觸到脈沖生命時,概率坍縮的速度讓我擁有了脈沖生命對時間的感知能力。”
陳新有點明白了,就好像徐老怪拍電影總喜歡抽幀來讓演員的動作戲顯得更快一樣。反過來想在電影中不斷插入空白幀并合理填充是不是就會讓演員的動作變慢?
雙縫干涉實驗證明,在量子角度中觀察可以引起坍縮。
由此是否可以推導出觀察的頻率可以影響概率坍縮的速度?
陳新不由得發散思維,既然如此,那脈沖生命觀察自己的時候,自己對時間的感知會不會產生變化?
如果這是全宇宙通用的底層邏輯,那即便是受限于人體“硬件”也應該會有一些影響。
比如:開心的時光總是過的飛快,悲傷的時候度日如年。
這是否可以從側面證明,至少人類的“硬件”設備是支持我們在一定的“時間流速”區間震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