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倒吸一口涼氣,他從不看財務報表,只知道自己的錢很多,沒想到已經多到了這種地步。
他撓頭,“怎么會這么多?”
老人說:“2035年新一腦域成立,而今23年過去,沒有一家公司或組織成功復制該技術,與之相關的產業卻遍布全球,深入民生啊。”
依托腦域技術研制的便攜式信息終端配合迅速成熟起來的全息投影、人體感應技術摧枯拉朽般擊潰了傳統的手機和電腦市場,人工智能和服務型機器人走進市場后,腦域設備給日常生活帶來的便捷早已讓人們欲罷不能。
可以說全球人時刻都在給新一集團創造財富,七萬億只是財務報表公布的數據,實質上的數據簡直無法估量。
不知不覺新一已經擁有了凌駕于國家之上的實力,這讓陳新的立場和看法變得舉足輕重,也讓他們不得不接受了陳云清提出的種種要求。
做為最高執政官,他必須要為這種程度的付出謀取足夠的利益。
陳新自然明白,主動開口,具體呢?新一能幫上什么忙?
“其實我們比較好奇火星上的情況。”
要不說人家能穩坐這個位置呢,到底是眼界高遠,胸懷大局。
對方提出,他們可以無償提供新一在火星上所缺少的任何物資,全力支持火星開發建設。
當然,只有一個小小的條件。
“優先移民權限?”陳新表情古怪。
“對,我們只有這一個要求。”
陳新忍住笑,連連點頭,說那肯定沒問題。
火星基地的建設說快也快,說慢也慢。現在的情況,住個幾百人是沒問題的,但要是上萬人的移民,肯定會出問題,無論是食物、水,還是氧氣、維生系統等等都不足以支持這么多人生活。
可真要是有國家援助,大批工業設備運輸上去,形成生態產業鏈,那火星城市的誕生就指日可待了。
有了城市也不行,讓陳新自己一個人住那肯定不現實,肯定是要移民過去的,到時候宣傳、動員什么的要讓他自己搞,還不知道要有多少煩心事。
現在有人把這事包辦了,陳新說不出的高興。
真是,瞌睡了就送枕頭啊!
對方也很滿意,關于“存地失人”的思想古已有之,在他們看來,只要一片土地上生活的都是自己人,那這片地的歸屬也就不言而喻了。
另一方面,萬一以后出現太空競賽之類的事,他們也能領先別人一大步,剛到火星就能擁有一個規模化城市。
這是巨大的戰略優勢!
一場簡短的談話結束,賓主盡歡。
雙贏。
……
若生成了最忙碌的人。
大批量成建制的現代化工業生產線不斷運到一號基地。
遠征號幾乎就沒停下過,在地球上裝的滿滿當當,到了火星就開始卸貨。
隨著工業設施的全方位鋪展,火星基地開始了瘋狂擴建,逐步向著工業城市的方向努力。同時,對于工人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若生報告:“礙于火星沙塵環境,機械工人消耗極快,通常外界作業三五天就需要全面檢修。”
陳新疑惑,機器人維護保養能花多少錢?
“截止到10月,本年用于機器工人日常維護、短期檢修、零件更換、能源存貯、產線添置、耗材開采方面的資金已超三千億,且數額還在穩步遞增。”
這么燒錢?
陳新嚇了一跳,他暗暗算了下賬:假設一個普通工人月薪一萬,一年也才十二萬,三千億的話……
“我特么能雇傭兩百五十萬人!”
他趕緊問若生,“現在火星上有多少機械工人?”
若生:“十一萬七千四百二十八個。”
聞言,陳新狠狠的沉默了。
貌似用人工的話,就算四班倒也比用機器人便宜。
掛斷若生從近地軌道打來電話,反手給上面打過去。
“喂?你們啥時候開始移民啊?”
“啥?預計要十年才能完成核聚變引擎?工程師都干啥吃的,怎么這么慢?”
陳新惆悵不已。
更加令人惆悵的是,即使紅巾軍的事情已經解決,女兒還是不愿意原諒他,導致年底一家人都沒能團聚。
這就讓老婆也對他心生不滿。
這么多年,你做什么我都支持,可你看看現在,自己女兒都不樂意見你。
“能不能收收心,不要再管那么寬了。”
陳新差點氣笑了,說我管的寬?那么大個公司我交給向小園,財務報表都不帶看的,你說我管的寬?虛擬現實這么重要的項目我全權委托給黃夢秋,你說我管的寬?
“是,你是管的不寬。一會跑去火星蓋房子,一會想著要革命,這么多年了,就見你說,也沒見你做!”
余歸晚反應很激烈,“現在女兒做了,你又插手出賣他們!”
陳新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怒道:“你看看紅巾軍的成分,根本就是瞎胡鬧!婦道人家懂個屁!”
“對,我不懂,就你最懂,行了吧!”余歸晚把碗一扔,憤憤起身,“你自己過去吧!”
園林小筑。
美人撫琴,輕紗曼舞。
“兩個人過日子嘛,哪能不吵架的,回頭道個歉就行。”老黃夾了口菜,勸慰道。
“明白,我就是生氣,先抻她幾天。”
陳新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抱歉,大過年的還打擾你。”
老黃笑呵呵的,“陳總,咱這交情你說這些?”
沒得說。
陳新舉杯,“都在酒里了。”
老黃舉杯碰了下,一飲而盡,轉而問道:“怎么樣,今兒個聽我安排?”
“呦,有什么安排?”
陳新抬頭,正對上老黃的目光,他連忙擺手,“別……”
還是說慢了,只見老黃伸手一指臺前跳舞的古裝美人,“都是自家孩子,就是求一場富貴……”
陳新伸手捂臉,“孩子都成年了,搞這些不合適。”
怎么說咱也是為人父,肩膀上那是沉甸甸的責任,不管做事怎么樣,立身是一定要正的。
“這有啥,男人至死是少年嘛。”老黃還想再勸,陳新的個人終端卻彈出一條通訊請求。
來電顯示是馬天青這小子。
他隨手接通,對方的全息影像在眼前生成。
看到對面環境,陳新一愣,“你怎么還在實驗室,大過年的還不回家?”
“爸,實驗成功了!”這小子似乎很興奮的樣子。
陳新:“啥啊?我問你怎么沒回家。”
“培育倉!”
兩個人根本沒在一個頻道上,馬天青興奮道:“全能細胞培育的生物性內臟在經過十個月培育周期后已經完全適應人體!從此再也沒有病痛能影響到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