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歸途
- 朕,李世民重生東漢末年!
- 不老春風
- 2029字
- 2022-06-09 08:00:00
河北城
劉辯將親征大捷以及三日后班師的消息分別傳至弘農鎮南將軍袁術以及雒陽京師。
在河北城中短暫待了三日后。
劉辯率領近一萬兩千騎兵由河北城出發,向南到最近的黃河渡口渡河前往弘農郡,再由弘農郡一路東返至雒陽。
劉辯與盧植推測,大軍渡過黃河后前往弘農郡進出雒陽與長安的必經官道上,騎兵則不出五日可返回雒陽。
河北城外
劉辯率領大軍行進在前往黃河岸口的途中。
“公達以為,此次在西征將領中,誰的功勞最為重要?”
劉辯對身旁荀攸說道。
“微臣以為撫軍大將軍董卓、輔軍將軍朱儁率領主要軍隊正面擊敗韓遂叛軍,更何況二人皆是此次西征主帥、先鋒,因此占據頭功應該沒有異議!”
荀攸陸續對劉辯說道。
“鎮西將軍袁紹總督三輔之地,為西征大軍提供足夠糧草及人馬,功不可沒!”
“鎮東將軍曹操勸說馬騰歸降朝廷,最終與馬騰北上與朝廷大軍大破韓遂叛軍,同樣居功不小!”
“鎮南將軍袁術在陛下親征及西征大軍出發后在長江沿線抵御黃河北岸的郭泰叛軍,亦有功勞!”
“袁紹、曹操、袁術可居二等功勞,其余如安定太守及三輔主政官員,以及西征大軍中有功將士皆按功勞進行封賞!”
劉辯聞言后隨即表示贊同。
“朕亦明白公達所言,朕想知道的是接下來如何安排袁紹、袁術?讓朕有些擔憂!”
荀攸聽聞劉辯所言后,隨即思索回答劉辯道。
“陛下是擔心袁家權勢過大,可安排袁紹、袁術擔任九卿等高位,讓其脫離軍權便可。”
荀攸對劉辯說道。
“容朕思索一番,只要有朕在,朕相信他們還不敢明目張膽反叛!”
“何況如今朝廷中尚有盧植、黃埔嵩、朱儁等一眾漢臣元老。”
劉辯繼續說道。
“朕打算讓袁紹、曹操、袁術出任青州、冀州、兗州三州都督。”
“由三人總督三州之地軍事,統一建立及指揮各州轄區內郡邑兵馬,參與平定各州黃巾等起義。”
荀攸聽聞劉辯所言后拱手道。
“陛下圣明,由朝廷直接委派將軍出任地方主管軍事,確實能夠防止地方州牧勢力趁機做大的危險!”
劉辯繼續回答劉辯道。
“野心巨大的早晚也會造反,朕和朝廷能做的就是嚴格監視察覺他們的野心,避免給朝廷和百姓帶來巨大的災難!”
荀攸隨即陷入沉思,劉辯此時將目光放遠,浩浩蕩蕩的騎兵形成一道蜿蜒的長龍。
“報,啟稟陛下,前方二十里處黃河渡口弘農太守與鎮南將軍袁術率領弘農官員皆恭候陛下!”
張遼先行所部接到袁術等奏報后立刻返回通報劉辯。
“哦,袁術還真是迅速,看來大軍今日便可全部渡河到達弘農休整了!”
劉辯朝荀攸說道。
大軍行至三個時辰后,劉辯放眼所見,只見百米寬的黃河再度出現在他眼前。
與此前所看到的黃河不一樣的是此時的黃河在太陽的照耀下突顯的十分雄壯,濤濤江水雖然缺乏了夏季那般的激流激進,此刻顯得十分默然。
劉辯對于看見黃河觸發了他心中激動的心情。
“黃河黃河,萬年來延綿不絕,這世上沒有千年的王朝,卻有著萬年流淌不止的黃河,它途徑中華大地,不知灌溉多少農田,養活多少百姓!”
劉辯面對黃河感嘆道。
隨即在前方黃河口岸渡口處,飄揚著大大小小十幾艘樓船。
劉辯策馬向渡口走去,此時在張遼、呂布等的命令下,虎賁衛士騎兵及羽林衛士皆把守各處險要之地。
渡口處已然聚集著一眾弘農郡的官員正恭敬的等候著劉辯。
劉辯走近后隨即翻身下馬,只見袁術身著戎裝,腰間佩戴寶劍,身旁一眾則是文官裝扮,頭戴冠帽見劉辯來到,皆俯身跪拜劉辯道。
“臣等參見陛下!”
劉辯隨即回答道。
“諸位辛苦了,且都平身吧!”
袁術等起身后,隨即對劉辯抬手道。
“臣在弘農聽聞郭泰叛軍攻陷河東,繼而分兵攻打河內、上黨等郡,心中擔心河內一但有失,則雒陽京師也安危不保。”
“而后受陛下信賴,趕赴弘農負責抵御郭泰叛軍,防守黃河南岸,微臣到達弘農后擔心有失,隨即下令封鎖黃河沿岸地區渡河岸口。”
“而后聽聞陛下竟然親自率軍前往河內平叛,微臣無時無刻不在為陛下擔心。”
“幸得陛下英明神武,時間還沒到那十五日便徹底擊敗郭泰所部白波部眾,真是可喜可賀,陛下更是可與太祖、光武皇帝比肩!”
劉辯聽聞袁術所言后立刻回答道。
“一切皆是將士用心,方才取得的勝利,不可歸置于朕一人身上。”
隨即繼續對袁術說道。
“公路此次先替西征軍押運糧草,而后接受朝廷詔令,前往弘農負責抵御黃河北岸郭泰叛軍的任務,方才是立有很大的功勞!”
“待朕返回雒陽后,一一按照功勞所記載的封賞再行敕封此次有功之臣。”
聽完劉辯所言后,袁術等臣抱拳表示遵命。
隨即在弘農太守和袁術的領路下劉辯登上樓歘船之上。
只見袁術對劉辯奏報道。
“臣聽聞陛下取得勝利后,又知道陛下下令大軍三日后休整回京,故而連夜在弘農征集大小船只,等候陛下到來!”
袁術向劉辯解釋道。
“嗯,公路能力朕是清楚的,此次接駕籌備辛苦了!”
劉辯朝袁術說道。
“此乃為臣本分,不敢勞苦!”
袁術抱拳推辭。
劉辯上船后,隨即騎兵皆陸續上船。
劉辯在最大的樓船上,在袁術及弘農郡太守的簇擁下,大船漸漸啟動,朝對岸駛去。
“弘農西連標高,東接雒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與河內一同具有拱衛京師的作用,可不容有失啊!”
劉辯望向對面因黃河而分割的弘農郡感嘆道。
“陛下圣明,臣必定恪盡職守,替大漢守好弘農!”
一旁弘農太守恭敬的朝劉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