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陳州之圍
- 朱老三的逆襲人生
- 泛泛X1
- 2011字
- 2025-01-22 10:08:55
唐僖宗重歸長安,心情大好,即便是面對著黃道仙一把火燒光的殘垣斷壁,也比四川的逃亡生活強(qiáng)多了。
論功行賞有功之士,再大赦天下,放回有罪之人,減免普通百姓苛捐雜稅,都不能表達(dá)唐僖宗此刻的激動心情。
朱光耀護(hù)駕有功,加官進(jìn)爵不在話下。待他剛回到汴州駐地,再次接到了皇帝的任命詔書。
詔曰,黃道仙東逃,仍在四處作亂。特任命朱光耀為東北面招討使,鏟除黃道仙及其余黨。即刻率部出發(fā)。
圣旨剛宣讀完畢,朱光耀就召集幕僚議事。
“大人,這皇帝心急得很啊,剛回長安,屁股還沒坐熱,就想著追擊窮寇了。這是要趕盡殺絕啊!”副將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就說開了。
“是啊,如今這皇帝,就仰仗大人您的宣武軍。打了這場仗,指不定他日丞相之位,也是指日可待啊!”
朱光耀沒啃聲。這些拍馬屁的溢美之詞,在他這里從來不當(dāng)回事,他要的可不是這些虛名。
“大人,這攻城容易,守城難。您現(xiàn)在汴州剛站穩(wěn)腳跟,軍需物資還不足,正是休養(yǎng)生息,厚積薄發(fā)的時候。要是盲目出兵,定會有傷我軍元?dú)猓虿淮虻脛龠€很難說。望大人三思!”幕僚謝童已被朱光耀提拔為軍師,這軍師考慮的事,就是穩(wěn)妥周全一些。
軍師的話確實說中了朱光耀的心思。如今的朱光耀,已是今時不同往日。地位高了,家底厚了,富貴榮華都有了,這打仗的事還真不能隨隨便便地拼了。
“軍師說的極是!”朱光耀點(diǎn)頭稱道。其他人也就收住了嘴,不敢在胡亂奉承。“但圣旨不可違啊。依先生之見,這仗是該打還是不該打,如果不打,怎么跟皇帝交代;如果該打,又該怎么打才好呢?”朱光耀連忙問道。
“承蒙大人信任,依屬下拙見,圣上旨意絕不能違背,這仗必是要打的。”
“軍師,你這前言不對后語,簡直是自相矛盾嘛!”“可不是嘛,說不能打的是你,說要打的,還是你。”幾位阿諛奉承又好戰(zhàn)的副將譏諷道。
“幾位將軍,不要著急嘛。這話還沒說完。”謝童毫不畏懼,胸有成局地說。“這仗是肯定要打,不能違抗圣旨,否則會與天下為敵,于我不利。但這仗也要聰明的打,皇帝任命大人為東北面招討使,這是給了我們最好的一個契機(jī)啊!”
“什么契機(jī)?”一旁的副將一頭霧水地問。
“自然是壯大我宣武軍軍力的契機(jī)啊。”謝童答道。
“此話怎講,軍師究竟有何良策,快與我說來。”朱光耀也有點(diǎn)心急,不禁追問道。
“好的,大人。早前,我就派人一路跟蹤黃道仙的行蹤。據(jù)探子來報,黃道仙東逃后,已圍攻陳州城三百多日。守城的將領(lǐng)趙輦兄弟帶領(lǐng)軍民共同抗敵,才勉強(qiáng)支撐到今天。”
“您再看著陳州地形圖,陳州位于汴州東面,周圍還有徐州時福、鄆州朱瑾、雍州朱瑄、許昌周吉等城防兵馬,您身為東北面招討使,這些人都由您調(diào)遣。最重要的是,河?xùn)|節(jié)度使李離陳州不遠(yuǎn)。”
“你的意思,是叫我借兵!”朱光耀聽出了端倪。
“大人英明,此乃上策啊。既能保存我軍實力,又能借力打力,完成皇帝的旨意。”謝童趕緊解釋道。
“好。真是好計策!軍師,有勞你以我名義調(diào)派時福、朱瑾、朱瑄、周吉等人出兵陳州。同時去信給李克用,向他緊急求援。”朱光耀接納軍師妙計,事不宜遲連忙部署安排下去。“各位將軍聽令,盡快備好糧草,三天后我親率三萬兵馬出兵陳州。”
“遵命!”謝童及一眾副將們紛紛應(yīng)諾,并告退出主帥營帳。
李克用是個見了血腥就來勁的好戰(zhàn)主。接到朱光耀的求援信,連梗都不打一下,信誓旦旦地就帶領(lǐng)五萬兵馬奔赴陳州,沖鋒到第一線。
朱光耀等來了李克用的大部隊,才壯起軍威,擺出了東北面招討使的派頭,指揮所屬部眾加入戰(zhàn)斗,先后擊退了黃道仙的太尉尚讓、侄子黃燁,奪取了太康、西華等城。
黃道仙連損兩名大將,丟掉了兩處城池,內(nèi)心非常恐懼,無奈放棄奪取陳州計劃,被迫退兵至故陽。
長達(dá)三百多天的陳州之圍最終成功解救。趙輦劫后余生,對朱光耀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待黃道仙敵眾退兵后,敞開城門,親自在城門下恭候朱光耀到來。哪知,久等等不來朱光耀的身影。徒留一個小卒打探來消息,戰(zhàn)后朱光耀已經(jīng)帶領(lǐng)人馬連夜返回了汴州。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來得及講,趙輦心頭欠了朱光耀一個天大的恩情。
事實上,朱光耀匆忙返程,并非有要事在身,無法露面。只不過,在朱光耀心里,昔日并肩作戰(zhàn)的頭領(lǐng),現(xiàn)在成了戰(zhàn)場上的對手,著實讓朱光耀無法面對,尤其是聽說黃道仙雖退兵,但并未走遠(yuǎn),唯恐他來個回馬槍,那將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fù)地不義境地,既然陳州之圍已解,晚走不如早溜之大吉。
人在做天在看。朱光耀的愿望事與愿違。黃道仙原本退兵故陽,無奈老天突降暴雨,平地水深高達(dá)三尺有余。黃道仙的軍營被洪水淹沒,連臨時搭建的帳篷都無法立柱。此地不宜久留,黃道仙臨時改變退兵路線,轉(zhuǎn)道揮師東北,朝著汴州方向殺去。
或許是黃道仙命不該絕,接連打了幾個勝仗,奪取了朱光耀治下的尉縣,部下大將尚讓甚至率領(lǐng)五千騎兵攻下繁臺,直指近在咫尺的汴州城。
大兵壓境,朱光耀一時慌了神,沒曾想聰明反被聰明誤,老領(lǐng)導(dǎo)黃道仙西南退兵怎會突然轉(zhuǎn)向,出現(xiàn)現(xiàn)在這躲之不及的尷尬局面。朱光耀心頭焦急,一邊組織動員城中軍民嚴(yán)防死守,一邊召集將士出謀劃策。
百般無奈之下,朱光耀再次想到了河?xùn)|軍節(jié)度使李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