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討論文學的人大半側(cè)重好的文學作品,不很注意壞的文學作品,所以導引正路的話說得多,指示迷途的話說得少。劉彥和在《文心雕龍》里有一篇《指瑕》,只談到用字不妥一點。章實齋在《文史通義》里有一篇《古文十弊》,只專就古文立論,而且連古文的弊病也未能說得深中要害,例如譏刺到“某國某封某公同里某人之柩”之類好襲頭銜的毛病,未免近于瑣屑。嗣后模仿《古文十弊》的文章有張鴻來的《今文十弊》(見《北平師大月刊》...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nèi)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一般討論文學的人大半側(cè)重好的文學作品,不很注意壞的文學作品,所以導引正路的話說得多,指示迷途的話說得少。劉彥和在《文心雕龍》里有一篇《指瑕》,只談到用字不妥一點。章實齋在《文史通義》里有一篇《古文十弊》,只專就古文立論,而且連古文的弊病也未能說得深中要害,例如譏刺到“某國某封某公同里某人之柩”之類好襲頭銜的毛病,未免近于瑣屑。嗣后模仿《古文十弊》的文章有張鴻來的《今文十弊》(見《北平師大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