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國產化實踐指南:基于Fabric 2.0
- 王雅震編著
- 931字
- 2022-04-13 16:10:50
1.2 Fabric經典網絡架構
結合1.1節介紹的Fabric核心概念,我們先來了解一下Fabric區塊鏈網絡。Fabric官方文檔中給出了一個Fabric區塊鏈網絡經典拓撲結構,如圖1-1所示[1]。圖1-1中,N代表Fabric區塊鏈網絡(network),NC代表網絡配置(network configuration),C代表應用通道(channel),CC代表應用通道配置(channel configuration),L代表賬本副本(ledger eplica),S代表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R代表組織(organization),P代表peer節點,O代表orderer節點,A代表組織的應用客戶端(application client),CA代表組織的身份認證機構(certification authority)。1、2、3等數字是多個同類主體的編號,其中對應主體間的編號保持一致,如賬本與通道一一對應,則L1表示應用通道C1的賬本副本。

圖1-1 Fabric區塊鏈網絡經典拓撲結構
4個組織R1、R2、R3、R4訂立協議,一同組建Fabric區塊鏈網絡N。R4是orderer組織,只有一個節點O4,且約定只負責啟動和管理N,不參與具體商業交易。R1、R2、R3為peer組織,各有一個應用客戶端A1、A2、A3,參與N中的商業交易,商業交易合約由S5、S6實現。R1與R2、R2與R3之間存在隱藏雙方交易的需求,因此R1與R2組成一個通道配置CC1,一同屬于通道C1;R2與R3組成一個通道配置CC2,一同屬于通道C2。P1是R1的節點,部署了S5,維護了L1。P2是R2的節點,部署了S5、S6,維護了L1、L2。P3是R3的節點,部署了S6,維護了L2。
在N由O4初始啟動時,NC4中只有R4有權限管理N。R4通過更新NC4配置(更新系統通道配置),添加R1并賦予相同的管理權限。R1或R4通過更新NC4配置,可以繼續添加R2、R3,但只賦予非管理權限。之后,R1或R4通過更新NC4配置,添加R1與R2、R2與R3兩個聯盟(也可稱為“命運共同體”),對應CC1、CC2。R1或R2均有權限使用CC1創建C1,R2或R3均有權限使用CC2創建C2。屬于各組織的P1、P2、P3也可以加入組織所在的應用通道,并通過應用通道與O4通信。其中P2同時加入了C1、C2。
在實際操作時,NC4是創世紀塊(genesis塊),通過configtxgen工具依據configtx.yaml生成,一般已經包含已授權的R1、R2、R3、R4,不需要單獨通過更新NC4進行添加、授權。賦予R1管理權限也是可選的。
S5描述了在C1中R1與R2之間的商業交易邏輯,具體部署在P1、P2。S6描述了在C2中R2與R3之間的商業交易邏輯,具體部署在P2、P3。從應用角度講,Fabric區塊鏈網絡是一個向應用客戶端提供智能合約和賬本服務的基礎設施系統,外界通過A1、A2、A3,調用S5或S6,產生N的賬本數據,再由各個peer節點復制。
- Docker進階與實戰
- 體驗設計原理:行為、情感和細節
- 看透JavaScript:原理、方法與實踐
- 深入理解Java7:核心技術與最佳實踐
- JSP開發案例教程
- C語言程序設計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
- 深入淺出React和Redux
-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with Java and LingPipe Cookbook
- SQL Server實用教程(SQL Server 2008版)
- C++反匯編與逆向分析技術揭秘(第2版)
- 大話Java:程序設計從入門到精通
- Android嵌入式系統程序開發:基于Cortex-A8(第2版)
- 零基礎C#學習筆記
- WCF全面解析
- Spring Web Services 2 Cook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