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加盟與合作
- 漫步華娛
- 志之上
- 2543字
- 2022-04-26 00:30:00
自從木帆影業與海閏影業簽訂共同投資拍攝電視劇項目之后,忙碌了一段時間的楊若涵終于有了休息時間。
時間已經到了九月份,張帆又一次的進入學校,開始學習生涯。
而在橫店拍戲的于飛鴻則在拍完戲回到了京城。
閑暇時間的楊若涵在公司也沒有事情可以做。
每天例行出現在公司之后就約著于飛鴻一起喝喝下午茶,或者出席一些藝術展。
但是楊若涵也并沒有真的忘記自己的事業,她還想著把于飛鴻這位閨蜜拉到自己公司,成為公司第一位簽約藝人。
經過她這段時間的勸解,飛鴻正式加盟木帆影業,成為木帆影業的第一位簽約藝人。
當然于飛鴻也不是無條件加入木帆影業的,她和楊若涵提出自己特別喜歡一本小說,在未來會把該小說改編成為一部她自導自演的電影,希望能夠得到楊若涵的投資。
楊若涵十分痛快的答應了,雖然她不知道于飛鴻自導自演的這部電影究竟有多么的坑。
但畢竟是未來才發生的事情,誰也說不準會不會有變化。而且木帆影業正在尋找挖掘有潛力的新人導演。
國內現在的知名導演基本上都有固定的合作影視公司,木帆影業只能去尋找有潛力的新人導演。
這段時間張衛民與楊若涵兩人找了不少朋友,希望他們有合適的新人導演推薦,但到現在還沒有下文。
現在不僅可以簽下于飛鴻,并且她還表明自己有做導演的意愿,剛好符合木帆影業現階段的發展策略。
所以楊若涵在聽到于飛鴻的條件之后十分爽快的答應。
在簽下于飛鴻之后,張衛民又給楊若涵帶來一個好消息。他們的一個朋友會在明天推薦一個新人導演來木帆影業面試。
第二天楊若涵與于飛鴻坐在公司會議室里等著今天來面試的導演。于飛鴻主要是楊若涵拉過來陪她的。
“楊總,預約來面試的先生已經到了。”
“讓他進來吧。”
一個20歲出頭的小伙子被前臺領到了會議室,坐在楊若涵與于飛鴻對面。
“介紹一下你自己吧。”于飛鴻率先開口。
寧昊看見坐在自己面前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于飛鴻,也有些吃驚。“不是說木帆影業剛成立沒多久嗎?于飛鴻怎么會出現在這里”
放下心中的疑問,寧昊開始介紹自己:“兩位好,我是寧昊,今年24歲,來自京城電影學院,目前是京城電影學院大二學生。”
楊若涵聽完寧昊的介紹之后滿是疑惑,張衛民的朋友怎么會介紹一個大二的學生來面試導演。于是開口詢問“你現在還是一名學生,怎么會來面試導演的呢?”
“主要有兩點,一是我熱愛導演,希望能夠積累多一些執導經驗,屠紅剛先生就向我推薦了木帆影業,另外一點是因為我需要錢。”
楊若涵明白了,應該是張衛民當時和屠紅剛說木帆影業正在尋找新人導演,所以他才把自己MV的拍攝導演介紹過來。
屠紅剛介紹的剛好合適,木帆影業現階段正是打算從拍攝歌曲MV積累經驗,而眼前的人很不錯,適合培養。
“那你現階段有什么作品嗎”楊若涵問到。
“我在校拍攝了一部名為《星期四,星期三》的電影,在今年京城大學生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導演獎。還拍攝過不少歌曲MV與電視廣告。”
楊若涵本來就是隨口一問,沒想到還收獲到了驚喜,她真的沒想到眼前這個貌不驚人的學生會獲得京城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好的,寧先生,請您先到門口等待一會,我們商量出結果會通知你,時間不會太久。”
楊若涵在等到寧昊出門之后問起身邊的于飛鴻感覺怎么樣,要不要簽下他。
于飛鴻低頭想了想“可以簽下他,挺有潛力的,而且公司現在主要就是拍攝MV積累經驗。他就挺合適的。”
“那他還是個學生,該給他簽什么合約呢”楊若涵又問到。
“自由約吧,簽死約估計他也不會答應,簽自由約他以后要真的發展好的話還可以繼續合作。”
“行,那把他叫進來吧。”
“等一下,我還有個想法”于飛鴻叫住楊若涵。
……
而此時坐在門外的寧昊也十分緊張,畢竟2001年內地對于新人導演并不算友好,而他又剛談了女朋友,經濟更是拮據。他已經要靠在街上賣畫維持生活了,雖然說他女朋友就是在他賣畫的時候認識的。
“寧先生,你進來吧”于飛鴻走出會議室對坐在門口的寧昊說到。
等兩人坐穩,楊若涵開口說到“寧先生,經過我們的商量,感覺您十分適合現在的木帆影業,我們邀請你加入木帆影業共創輝煌。”
寧昊聽見楊若涵的話雙手握緊的拳頭也松開了。
“但是……”
寧昊聽到楊若涵在邀請自己之后還有轉折詞,又緊張起來。
“但是,由于您現在還是學生,并且您也是木帆影業到現在為止簽訂的第一份導演合同,所以有一些合同內容需要和您溝通。”
“你說”
我們這里有一份合同,是需要一次性簽約十年,你的工資將是由底薪+提成組成,你每年需要為公司拍攝不少于12部音樂MV作品。另外公司會為你爭取影視資源。
寧昊聽完楊若涵的話,低頭想了一會“他其實對這份合同并不滿意,他是有野心的,他不想做只拍MV的導演。他的作品舞臺應該在大熒幕。”
他抬頭看著楊若涵問“還有其他的合同嗎”
如果楊若涵說沒有的話那么他最后應該不會簽上面的合同。他要追逐夢想。
楊若涵與于飛鴻聽見寧昊的問題,兩人相視一笑。
楊若涵對寧昊說:“果然被飛鴻猜對了,你不會簽上面那份合同的。”
“我這里還有一份合同,應該也算不上合同,最多是一條協定,你要聽聽嗎?”
“您說”寧昊感覺到事情好像還有轉機。
是這樣寧先生,我們公司呢也不和你簽合同,而是選擇與你合作。當我們公司有視頻要拍攝時,如果在我們公司沒有導演時,會第一個聯系你,并根據拍攝情況來給您報酬。
當然,你如果有想要拍攝內容卻缺乏資金也可以找我們公司投資拍攝。怎么樣寧先生。我們公司應該很有誠意吧。
“可以,那我們可以談一下具體的合作事宜。”寧昊點頭說到,他非常喜歡這種合作方式。
他知道這種合作方式其實是針對那些著名大導演的,但不明白木帆影業也會以這種方式對待自己。但現在他對木帆影業充滿感激。
寧昊當然不明白,這是剛才他出去的時候,楊若涵與于飛鴻兩人的商量結果。
于飛鴻在美國定居了一段時間,非常了解好萊塢的運作方式。
于飛鴻說好萊塢是以編劇中心制為基礎運作的,而內地則是以導演中心制運作。
她感覺木帆影業既然打算培養新人導演,那不如順便試探著走一走編劇中心制的道路。
當然木帆影業具體的道路要怎么走,還要看楊若涵這位當家掌門人的決定。
于飛鴻提出的兩種道路擺在楊若涵面前,她暫時還不知道要怎么去選擇。
所以對于寧昊的合同她決定暫時達成合作意向,不簽署合同。
最終,楊若涵與寧昊達成一致,今年木帆公司的MV以一部5000元的價格交給寧昊指導。明年的價格,明年專門再定。
楊若涵在送寧昊出門的時候還不忘讓寧昊介紹一些編劇,導演專業的熟人可以來木帆影業尋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