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過年如過關
書名: 新民間作者名: 老篷本章字數: 3236字更新時間: 2022-04-28 20:29:46
春節又要到來啦,王曉霞回老家陪父母過年了。她的嫂子帶著放了假的孩子來到城里,來和丈夫王曉利一起過這個春節。
曉利一家三口能夠在城市里團團圓圓的過節,無比高興。如同王曉利一家人的高興喜悅,在整個歡天喜地過大年的中華大地上,從城市到鄉村的千家萬戶都有此感受。
當然,他夏喜來要想有同等喜悅還為時過早,因為他還缺老婆少孩子。雖然如此,他也不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過這個春節,因為有賀志和強林來和他做伴。
賀志和強林都和喜來一樣缺老婆少孩子。三個在城市沒有新家,又不想回農村老家的男人,拼在一起過春節,同樣也有種家的氣氛。
賀志為工友們討要工錢,一直忙到大年三十,還沒有把錢完全要到手。
一年來,他帶領工友們風里來雨里去,“一顆汗珠摔八瓣”地辛勤勞作。為了就是多掙幾個錢回老家孝敬父母供養妻兒。為了不讓工友們寒心,他把能要到手的工錢分給了大家。可是因為有更多的血汗錢沒有到手,還是不能逐一兌現工人的工資。他很內疚,覺得愧對大家對自己的信任,堅持留在這里為大家討要每份血汗錢。
賀志組織工人工會的想法,還只是個理想。工地上的農民工來自四面八方,又常有來來去去的人員不固定。關鍵思想上不能統一,再加上用工單位害怕有這種代表工人利益的組織出現,就想方設法把它遏殺在搖籃里。種種原因,光靠賀志一個人或一幫人是很難以把它變成現實的。
喜來還是很佩服賀志的,他認為象賀志這代帶工者已經不同于改革初期的那幫“工頭”們了。
那時的工頭簡直是走進北京城的“李闖王”,一旦掙了錢就不管工人的饑苦,自己想方設法的吃喝玩樂,沒有一點對人,對社會的責任感。而他們應該有的那份對人,對社會的責任感,正在賀志他們身上顯現著。這將是每一位農民工兄弟的大幸,也是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幸事。
雖然賀志這個“年關”過得很艱難。但是他已經過了工友們心中的那道信任關,就是最大的成功。
強林這一年過得很沉重,沉重的是他的心情。蘭花離他而去投入別人的懷抱后,他就跟賀志在工地上干了一陣子活。痛定思痛之后,發現自己在城市中輸掉幸福的原因主要是個“窮”字。雖然說金錢代替不了真情,但是沒有金錢真情會餓死。當今社會愛錢不是錯誤,女人愛慕有錢的男人更不是錯誤。最大的錯誤是自己沒有金錢,又沒有占有金錢的能力。最起碼可以說能夠最大限度地占有金錢說明你這個人在社會上有能力。
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氛圍下,你是君子也要愛財,只需“取之有道”即可。你是再大的正人君子,也不能“固貧”,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爭取更多的錢財,才應該是“有識之士”應有的做為。
強林感覺自己繼續在工地上干下去,離自己的目標(或者應該是蘭花的目標)會越來越遠。
他開始嘗試著找其他生財之道,發現和建筑業一脈相承的室內裝潢裝修業有錢可“圖”。他開始干起了這用自己的勞動來裝點每個城市家庭生活居住環境,又透過各家各戶來裝扮這城市的工作。他覺得和自己當初想用鮮花來裝扮這個城市的初衷,有異曲同工之處。當初沒有成功也應該說是鮮花所帶來的那種浪漫情調還一時半時走不進千家萬戶。而室內裝修基本上是家家戶戶都要的。當然,這應該歸功于城市的發展和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畢竟居住環境是人們的物質“剛需”,鮮花悅目更多是精神追求。
也許是強林思想上認為自己過不了“錢關”也就過不了“情關”。他就要更加努力地去賺錢,暫且把所有的情感埋在心底。
也許會有不少人暗地嗤笑他懦弱無能。但他并沒有因此自卑而消沉,也沒有因此而痛恨蘭花。
老輩人習慣把過年說成“過關”。現在的強林確實有過關的感覺,雖然一年之中也小掙幾個錢,但還是沒有勇氣單獨一個人回老家過年。思來想去最后還是決定留在城里過節。
并且他自己承包的裝修工程還有部分沒有完工。可惜自己走東城穿西城的干活,也是居無定所的在城市內游走。到哪里去過這個春節呢?于是就又想起了喜來和這個自己走入城市的第一站。
最終強林便來和喜來一起拼湊一個春節一起過。正巧趕上賀志也來此過節。三個人,三個農民兄弟在這個城市的角落里又互相依偎著走到了一起。
三個年輕人能走到一起來過年,他們都很高興。賀大叔也為他們高興,當然,這春節賀大叔還是要和兒子,兒媳和孫子一起過的,他帶給三個年輕人的也只能是一份祝福。其他住戶也都回家過節了。
偌大的院子內剩下喜來他們三個男人,三個沒有多少生活經驗的男人。
俗話說的是三個女人一臺戲,那么三個男人呢?三個男人應該是各有各的戲。最起碼喜來賀志和強林三個人是這樣的。
今天是除夕,上午三個人把春聯早早地貼在大門和屋門上,中午美美的吃了頓“大餐”。
下午賀志還要出去討要工人的工錢。越是到了一年中最后的時刻,越是討債的關鍵時刻。真是奇了怪了的現象。
和喜來在屋里呆了一會兒,就感到有些心煩。強林就決定出去獨自走一走。臨出門前喜來一再叮囑他早點回來。
強林獨自一個人走在城市的馬路上,他沒有心情去欣賞充滿街頭巷尾的節日景象。更沒有勇氣去看人們掛滿臉的喜氣飛揚。
偶爾抬頭望見偶有人家放在陽臺上曬太陽的花盆上面的花,或者有那趕時髦的年輕男女捧著大把的鮮花不經意間從他的身邊走過,都會引起他無盡的傷感。
從孕育到綻放,來在這個世界上的花朵,時時刻刻不在褒受著人們的贊譽。
遺憾的只是,人們無論怎么用世上最美的詞匯來形容它,也無論怎么用世上最美的旋律來吟誦它,它也不會經久不衰。永立在這個世界上。每次鮮艷的怒放,都代表著美麗的即將逝去。
可強林對花朵的愛戀似乎是有生居來的。雖也生長在貧瘠的農村,好在他們這代人不會再象父輩們那樣吃不飽穿不暖了。物質上雖不富裕,精神上也并不匱乏。
其實種花養花一直到直接去賞花,都是精神層面的一種愉悅。并沒有多大的社會價值。也正是積于自始至終的這種說不出的熱愛,強林一走出學校就開始擺弄起花花草草。尤其是和蘭花相遇在人生的旅途后,在蘭花的一再鼓動下就把它做成了一種生意。
雖然現在的農村也正走在通向富裕的康莊大道上,少有些面向黃土背向天的勞作了,可還是少有人有過分的閑情逸致。在這片天地里做些帶點高雅的小生意無非也是自討苦吃。
接下來也便是在蘭花的一再摧促下倆個人才來到這城市……
此時此刻強林也是滿腦子的過去,并是滿腦子的疼痛……就這樣漫無目的的走著……。
帶著無盡的思緒走著,不免又想起遠在家鄉的爹和娘。雖然他事先告訴了他們自己和蘭花在這城市過的挺好,由于太忙不準備回家過年了,不讓他們過分掛念。可還是隱隱約約的感覺父母肯定在這個時候萬分焦慮。這畢竟是幾十年來首次孩子不在自己跟前的一個年關。
想到了這里,強林心里一片愧疚,他也堅定了自己剛出門時的那個目標……。于是他喊了一輛出租車徑直向花店而去。然而他并沒有讓出租車徑直開到花店門前,而是在距花店不遠處停了下來。
遠遠望去,地方還是老地方,規模好像大了些。門面還是老門面,只是名字換了。
但是里邊的人肯定沒有換,因為招牌上明明寫的是“蘭花花花店”。這是一個讓強林更加傷感的名字。
花店還開著門,營著業,也不斷有買花的客人進出。只是看不到蘭花她人從里面走出來。
但是她肯定也還在里面,因為門口還停放著他(她)們的“坐騎”――一輛嶄新的本田轎車。
強林盼望著蘭花能走到門口,讓他看上一眼。只是一眼!可是,這種盼望一直停留在他心中,直到天近黃昏。
蘭花終于出來了,此時的她滿是疲憊。
強林看到了這熟悉的身影,不由前進了幾步。然而緊接著又走出來的也并不陌生的身影擋住了他沖動的腳步。
那是王強,看樣子他也有些很累的樣子,無精打采的走向他們的車子。好象沒有心情觀賞這滿大街的過節景象,也更不會去留意遠處那雙憤怒的眼睛。
遠遠看著那王強去打開車門的同時,另外一種沖動猛地涌向心頭,他下意識的撿起路邊上的一塊石頭,大步向前走去……
蘭花匆匆把門上了鎖,轉身看向遠處的強林,雖然還看不很清楚面色,她也能感覺到這個男人的憤怒,緊走幾步上了車。
一前一后,蘭花和那位更為英俊瀟灑的小王老板坐上了本田轎車開走了。
強林狠狠地把石頭砸在水泥地上,心中懊悔自己剛才的那分遲疑。同時心中也拿起了悶,自己為什么沒有第一時間上去把他們打一頓,就算是自己反被他們打了也算解了心中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