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增訂典藏版)
- (美)約翰·珀金斯
- 1084字
- 2022-04-14 09:22:18
推薦序1 當心殺手!
曹景行
資深媒體人
你可以把這本書當作一部真實的自傳來看;若去掉書中人物故事,它又變成一本對當代國際政治經濟的論著;你甚至可以將其當作一部虛構的小說來看,因為書中的許多情節外人很難證實。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書中所講的那些牽動整個世界的事情,都是切切實實發生過的,而且還在繼續。
同樣,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書中那種有血有肉的經濟殺手,是否真有那種有形的“公司王國”和意圖控制世界的陰謀,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這一切只不過是美國核心利益的體現,那是切切實實存在的,而且主要由其龐大的政府機構、巨型跨國公司以及受他們操控的各式各樣的國際組織來實現。即使沒有作者這樣的經濟殺手,也一定會通過其他許多差不多的人物來做差不多的事情。
實際上,就連世界銀行也只是美國利益的附屬品,因為從一開始美國就是這一組織最大的股東,美國也絕不會把行長的職務讓給別國。現任世界銀行行長沃爾福威茨,上任前當過美國的國防部副部長,典型的“新保守主義”鷹派人物,伊拉克戰爭的主要發動者之一,一轉身就進了世界銀行,你能相信他“立地成佛”?看了本書,應該會有答案。有趣的是,20世紀60年代越戰時期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麥克納馬拉,卸任后也成了世界銀行行長。或許,他們這類好戰之徒(盡管麥克納馬拉后來有所悔過),正是書中經濟殺手背后的指揮者。20世紀80年代中期有好幾年,我們很是關注拉丁美洲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債務危機,記得有一次到北京開研討會,我向場內的專家與權威問道:“我們一直指責發達國家造成窮國的債務危機,但那些拉美國家為什么要借那么多的外債?”當時無人能夠給我明確的回答。現在,本書的作者用他這類人物的所作所為,給出了有說服力的解釋。尤其是書中關于巴拿馬的那幾章,同我十年前去那個國家采訪時的所見所聞,印合到了一起。當西裝革履的經濟殺手無法達成目標時,美國就派出了穿軍服的殺手。
冷戰結束后的這十幾年,經濟全球化已成潮流,美國的“經濟殺手”是否還在尋找新的獵物?也許他們的形象有所改變,工具和手法更加精致隱蔽,但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和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機中,在對沖基金的狂飆中,總還能看到他們躲躲閃閃的身影。說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人不重要,美國的利益卻是實實在在的。
那么,今天的中國呢?中國太大,太復雜,光靠本書作者這樣的幾個“殺手”,恐怕不會有多大效果。但看了這本書后應該清楚,美國人的全部作為都是為了美國的利益,不管是不是派出經濟殺手。叫人哭笑不得的是,最近中國剛剛有人對美國資金的長驅直入有所非議,美國媒體就發明了“中國經濟民族主義抬頭”的說法。這反倒讓我更加相信本書作者的警告了:當心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