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戰后封賞
- 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 歲月一點煩
- 2340字
- 2022-05-09 05:33:03
神都內外,張燈結彩,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展現出一派歡騰氣象。
皇帝陛下李旦一服袞冕,親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場面隆重而熱烈。
圣人于皇城應天門接受潞王李賢獻俘。
圣人下令在太初宮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賞賜了一干功臣。
“李賢,徙封雍王,授涼州大都督、雍州牧、左衛大將軍,食實封一千戶?!?
圣人對于李賢的封賞,在群臣的預料之中。
這個封賞,群臣也并不陌生。
早在咸亨三年,李賢得到的封爵和賞賜,就是這個。
涼州大都督、雍州牧,不是遙領,就是虛職。
左衛,十六衛之一。
十六衛大將軍對天下軍府只是“遙領”,并不具備真正的戰時指揮權。
戰時,由皇帝臨時派行軍大總管為最高指揮官。
如,李孝逸的揚州道行軍大總管。
左右衛掌宮禁宿衛,總轄五府三衛,真正掌握權力的,是五府中郎將。
大將軍想要獲得權力,只有得到皇帝授予的虎符才行。
李賢得到的爵位封賞看似亮瞎人眼,實則都是虛的。
最實在的,反而是最后那個食實封一千戶。
這才是真金白銀,看得見摸得著的。
“雍王世子李守義賜名李曜,敕封夷陵郡王。雍王女李香君,敕封明珠郡主?!?
其余人如李元芳等皆有封賞,這里就不一一講述。
如果說李賢之前的封賞都在大家預料之中,那么幾天后圣人又頒布的旨意,就令人感到震驚了。
雍王府獲得開府的權利。
也就是說,李賢可以名正言順地招募親王府的官吏了。
兩府衛士,更是得到加強。
蕭炎擔任雍王府親事府中郎將,下轄六營一千二百人。
帳內府下轄四營八百人。
親事府的衛士由圣人從各軍中抽調,毫無疑問,親事府的職責是保護加監視。
好在帳內府,給了李賢一些自主權。
對于帳內府,李賢經過思考,認為李富強不適合擔任中郎將,他不是帶兵打仗的料。
想到了之前帳下效力的折沖府都尉楚楓,這人很不錯,帶兵很有一套,于是趁著李孝逸魏元忠王孝杰等來神都受賞的時候,李賢詢問了楚楓的意見。
楚楓大喜,明確聲稱只要雍王能夠得到圣人批準,他將非常高興加入雍王府,為雍王效力。
消息傳開,另兩個騎兵折沖府都尉風浩和莫寒也爭著要加入雍王府,哪怕是當個校尉都在所不辭。
風浩和莫寒也是人才。
李賢向圣人稟報,原本他不抱什么希望,結果出乎預料,圣人批準了李賢的申請。
于是,楚楓擔任雍王帳內府中郎將,風浩和莫寒擔任帳內府左右郎將。
李賢還得到成立雍王府侍衛營的資格,編制一百人。
李富強擔任侍衛統領,葉楓葉浩擔任副統領,展博關谷曾咸呂喬時大遷為五大隊長各轄20人,江湖高手全部編入侍衛營。
徐敬業造反被平定,有功之臣也得到了封賞,有罪之人得到懲罰,天下又恢復了太平。
徐敬業為首的黨羽,除了駱賓王沒于水中尸首不可尋外,其余人或被凌遲,或被腰斬。
對于這些,李賢默不作聲無動于衷。
想要造反,就要有這個覺悟。
只是可惜了徐績,一身的本事,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又為武則天干掉王皇后立下汗馬功勞。
所有的一切,都因為孫子徐敬業,化為了烏有,落了個挖墳鞭尸挫骨揚灰的可悲下場。
好在,被侄子徐敬業俘虜的李思文,倒是活了下來。
圣人聽了李思文和徐敬業的對話過程,大感興趣,特意召見了李思文。
“朕聽聞,徐敬業要你改姓武,可有此事?”
“回稟圣人,確有此事?!?
“既然如此,朕就成全徐敬業,賜你姓武!”
“臣拜謝圣人賜姓恩典!”
李思文,不是,武思文大喜過望,拜倒圣人腳下,磕頭如搗蒜。
徐敬業的子孫,又從李姓,變成了武姓。
好歹也算是留下了血脈,不幸中的萬幸。
平叛過后的日子。
圣人和李賢之間,完全是一副母慈子孝的場景。
李賢又變得低調起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是讀書寫字習武,就是學兵法韜略,再就是做生意。
每天里,倒也忙忙碌碌,過得非常充實。
李賢和武詩情的婚事,也定下來了。
來年正月十八,就是李賢和武詩情的婚期。
李賢變得異常低調。
圣人沒有偃旗息鼓,而是借助平叛獲得的巨大聲望,開始了一番大動作。
十二月初的大朝會。
李賢現在也獲得了參與大朝會的資格,就是站立的位置不再是最后面,而是變得最前面。
只是他決定當個啞巴,只聽不說韜光養晦,安安心心等著將小美人武詩情娶回家。
對于群臣走馬觀燈般的唇槍舌劍,只要不涉及到李賢,他都無動于衷。
直到武承嗣上奏:“臣參劉景先、胡元范,與裴炎和徐敬業有所勾連?!边@才讓李賢豎起了耳朵。
李賢知道,老娘還是開始動手鏟除絆腳石了。
“武尚書如此污蔑臣等,臣等請圣人明斷,還臣等清白!”
劉景先和胡元范經過之前的事,已經有所防范和準備,上前自辯并且指控武承嗣誣陷大臣。
武承嗣的確沒有直接證據,來證明劉景先和胡元范參與謀反。
但二人的屁股也并不干凈,其他貪贓枉法的事,被早有準備的武氏一黨給捅了出來。
不是謀反大逆,圣人也就沒有理由誅殺二人,只好將劉景先貶作普州刺史,將胡元范貶到巂州,將郭待舉罷相,貶到岳州當刺史。
也算是把這些礙眼的人,給趕出了中樞。
對于李賢而言,這三人被貶,被趕出神都這個漩渦之地,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圣人處理了宰相大臣,自然不會放過手握重兵的大將。
連徐敬業這樣的中層軍官都有膽子造反,那么手握重兵的大將一旦造反起來,那豈不是更要命?
圣人將目光對準了程務挺和王方翼。
程務挺是單于道安撫大使、左武衛大將軍。
不但曾為裴炎上奏求情,還跟唐之奇、杜求仁等叛賊有很深的交情。
這等眼中釘肉中刺,必須拔掉。
武三思前往甘露殿,上奏:“程務挺與裴炎、徐敬業串通謀反。”
對付宰相文臣可以一步步的貶下去,最后再收拾。
而武將不行,必須采用雷霆手段,否則一旦武將的麾下兵將鬧起來,又是一樁禍事和麻煩。
李賢得知老娘要對程務挺下手,這不能不出手相助一把,至少也要保住這兩個大唐僅剩不多的名將性命。
結果李賢到甘露殿吃了個閉門羹,這明顯是老娘知道他的來意,故意不見的。
傳話的上官婉兒朝他微微搖頭,示意他不要節外生枝管這閑事。
老娘不見,李賢也沒有辦法,總不能直接硬闖吧?
罷了,盡人事安天命,各人有各人的命數。
李賢剛出上陽宮,與一人相遇。
“下官拜見王爺!”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魏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