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大獲成功擒獲徐敬業
- 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 歲月一點煩
- 2512字
- 2022-05-08 05:14:22
徐敬業帶著數千人馬,正準備逃回江都。
李元芳率領千騎殺出。
數千正惶惶不可終日的叛軍,被李元芳率領的千牛衛一個沖鋒,就崩潰了,四散逃命。
“跪地投降者,免死!”
李賢和魏元忠各率一支唐騎殺到,見此情景下令部眾招降,以免徐敬業趁亂逃走或者死于亂軍之中。
在唐騎的圍殺中,叛軍走投無路,紛紛跪地投降。
唐之奇、杜求仁、李宗臣、薛仲璋,一一被生擒。
魏思溫跪地投降。
駱賓王被展博飛起一腳踹入河中,而后水性非常好的江湖高手張大順跳入河中搜尋。
“徐敬業哪去了?”
李賢掃視一圈,不見徐敬業的蹤跡。
特么的,不會是逃走或者就這么死了吧?
“生要見人死要見尸!”
李賢暴跳如雷,徐敬業對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給我搜,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徐敬業跑掉!”
李元芳更是驚怒交加,已成甕中之鱉的徐敬業,怎么就失去蹤跡了呢?
徐敬業絕對逃不遠,數千唐騎都在搜尋戰場。
誰都知道,誰要是抓到徐敬業,就是一場奇功。
人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睜大一雙雙眼睛,仔細地搜尋。
“抓住徐敬業了,我抓住徐敬業了……”
時大遷大喊大叫的聲音響徹天空。
徐敬業躲在了河邊蘆葦蕩里,被具有一雙銳利眼神的時大遷給瞧了個真切,逮了個正著。
驗明正身,正是徐敬業。
生擒了徐敬業,李賢的心總算是落地了。
“王爺帶著千牛衛押著徐敬業速走,其他人交給下官。”
魏元忠及時向滿是喜悅之情的李賢提出新的建議。
李賢一想沒錯,免得李孝逸和王孝杰跑來扯皮。
“李元芳聽令,帶上徐敬業,咱們即刻回神都向圣人領取蓋世功勛,免得被人搶了功勞!”
“末將遵令!”
李元芳一聲斷喝,親自提起徐敬業綁在馬上。
“元忠,諸位兄弟,你們的功勞絕不會被忘卻,李賢暫且告辭!”
李賢朝著魏元忠和三個折沖府的騎兵抱拳示意。
“監軍,諸位兄弟保重!”千牛衛和潞王府衛士朝并肩而戰的袍澤抱拳示意。
“王爺一路保重,諸位兄弟保重!”
魏元忠和三府唐騎,目送潞王和袍澤遠處,消失了背影。
“帶上叛賊首腦,回去向大總管復命!”
“監軍,還有那些叛賊……”
“那都是一些被脅迫的百姓,隨他們去吧!”
魏元忠下令不必理會四散而逃的普通叛軍,率領三府唐騎押著魏思溫、唐之奇、杜求仁、李宗臣、薛仲璋等叛軍首腦,走向唐軍陣營方向。
王孝杰和李孝逸的大軍,因為烈火燒來疲于奔命,根本不知道身后叛軍的情況。
漸漸地,大火因為稻田和河流的條條阻隔,變得星星點點,已經構不成威脅了。
李孝逸和王孝杰收攏著逃得四散的唐軍,望著一望無際冒著縷縷黑煙的黑色大地,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喝道:“抓拿徐敬業,殺!”
“抓拿徐敬業,殺!”
一支支集結起來的唐軍,撒開腳丫子踩進還冒黑煙的土地上,朝著叛軍所在的方向嗷嗷叫地撲去。
唐軍都如此了,叛軍肯定更慘。
此時正是全殲叛軍的最好時機,畢其功于一役就在眼前。
當李孝逸和王孝杰率部跨入被大火燒得漆黑的叛軍陣地,發現已經沒什么叛軍了。
“追,徐敬業跑不遠!”
李孝逸和魏元忠驚怒交加,這要是讓徐敬業和一干叛軍首腦跑了,等于煮熟的烤鴨飛了。
就在這時,魏元忠來了。
“大總管,叛軍中軍已經完全被擊潰,潞王生擒徐敬業,帶著千牛衛說返回淮陰去了,末將據理力爭,這才搶到這些叛賊。”
魏元忠指著一干面如死灰的叛軍首腦。
這個消息太過于令人震撼了。
將李孝逸王孝杰等人,驚得下巴都要掉了。
“我說怎么會突然起火,原來是潞王放了!”李孝逸轉而大怒:“潞王為了爭功,居然不顧大軍死活放火,本總管一定要上報圣人,治他的罪!”
李孝逸面色震怒,嘴里怒罵,這是為了堵王孝杰等人的嘴。
李孝逸此時的真實心理,是無比歡喜的。
他萬萬沒想到,李賢真的破了這個死局,做下了這等不可思議的事。
現在好了,他李孝逸最多也就是受到圣人的責罵,腦袋瓜子絕對是穩穩的了。
不但如此,李氏宗室也可以暫時躲過這場巨大的危機了。
唯獨王孝杰的臉色極其難看,辛苦一場,卻是給李賢做了嫁衣,還被燒得如此狼狽,這如何不讓他感到憤怒。
更憤怒的是,這個啞巴虧吃定了,還無處話委屈!
“大總管,眼下如何善后,還請示下。”魏元忠當王孝杰不存在,他監軍的職務,本就不在王孝杰之下。
“叛賊首腦雖然已經被一網成擒,大部叛軍還在逃,為了防止死灰復燃,傳本總管帥令……”
李孝逸和魏元忠在為善后而忙碌。
李賢帶著千余騎,押著徐敬業,走在前往神都的路上。
“潞王一舉擊潰三十萬叛軍,生擒賊首徐敬業,押解進京嘍!”
千余精騎,押運著關押徐敬業的囚車,一路聲勢浩大地向神都進發。
所到之處,云集者眾。
“潞王,潞王……”
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隨著隊伍的路線一路蔓延而去。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殺手望而生畏,轉而帶著定金逃之夭夭。
也有一批殺手,不知是原則性太強,還是自視甚高,發起了刺殺。
卻連李賢的面都沒見到,就被殺被擒。
被擒的殺手這才知道,他們已經被出賣。
有知道刺殺消息的人,敏銳地察覺到李賢崛起勢不可擋,拿他們的腦袋當敲門磚,投靠了李賢。
……
明面上押送假徐敬猷的千牛衛,已經被殺。
當呂喬帶著五個江湖高手在要望見神都城墻的時候,一時不察被徐敬猷叫出聲來,導致行蹤敗露遭到圍殺。
就在危急時刻,內衛趕到。
刺客或擒或殺,徐敬猷安然無恙地被押往內衛大牢,又奉旨解送刑部,未經審訊開始凌遲處死。
遭受巨大痛苦的徐敬猷最后悔的事,就是李元芳給機會的時候,沒有選擇自盡。
一條條的流言,在神都里流傳。
“根據可靠消息,潞王一到臨淮,就慧眼識破叛賊徐敬業的奸計?”
“黃兄,什么奸計,快說來聽聽?”
“這奸計可厲害了,想聽啊,可我現在口渴了。”
“小二,給黃兄來一壺稻花香。”
“話說,徐敬業動用了隱藏在尚書省擔任尚書都事的周興,假傳圣旨誆騙監軍魏元忠將他軟禁……
幸賴潞王長著一雙慧眼,只一眼就瞧破周興是個壞蛋,施展雷霆手段將他斬殺!”
“周興我認識,此人長著一雙三角眼很是陰狠,一看就不是好東西,果然是叛賊奸細。”
“知道嗎?潞王只有三千人,就全殲了叛軍八千人。”
“你這是聽誰瞎扯的,這不是埋汰潞王嗎?告訴你事實,潞王只有一千人,就全殲了叛軍兩萬人。”
“你也是瞎說,潞王哪里是一千人,只有三百前鋒,就殺得五萬叛軍落花流水,徐敬猷嚇得當場暈死過去。”
一波波的流言在神都四散傳播,敏銳的說書先生見這話題熱度出奇的高,更是使勁編排。
聯昉第一時間就聽到這些流言,上報圣人的同時開始徹查源頭,很快就查到了李富貴的頭上。
李富貴對編排這些流言的行為,供認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