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氏族之間只有利益沒有交情
天族當家老大是硃磣。
他是硃愚光之子。
硃愚光是天族的締造者。
關于其之事跡各位可回看第十八章的內容去了解,于此,不在復述。
正因為曾經的風光造就了天族在昆侖墟的江湖地位。
越族對它尊敬的態度更讓這個曾經的老大哥憑空產生出了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覺得自己與狐族聯盟是屈尊禮下。
可它想不到的是,在狐族眼里,它今非昔比,猶如拔了牙的老虎,形似虎而技如貓。
喊一聲老大哥則不代表著一定是老大哥,所以,雙方在聯盟時期,經常為了誰聽誰的而產生分歧和摩擦。
時間長了,便產生了矛盾糾紛,這才有了天狐之斗。
既然用嘴講不清爽的事情,那也只能用拳頭說話了。
兩族之事在昆侖墟鬧得沸沸揚揚,引起了現任主族的高度重視。
召集了雙方老大,試圖通過談判來化解危機。
咖啡倒喝得不少,抽剩下的煙蒂都能堆積成了山,結果呢,非要用武力來決定誰是大哥誰是小弟。
越族建議,談不下去,合作不了,那就解散,來個好聚好散。
兩族總算聽聽從了一回老大的建議,談不攏合不來就解盟吧!
天族和狐族向昆侖聯盟組織提供了解除天狐聯盟的告示書。
然而,天族卻不饒人,提出了狐族必須離開昆侖山地界。
兩大氏族都是昆侖山地區土生土長的土族,狐族豈能答應天族的無理要求。
憑什么我走,為什么走的不是你呢?
嬸可忍叔不可忍,想打,奉陪到底,不管玩什么花樣,一句話,干到底。
于是,兩方都迅速集結了全族兵力,說打就打了起來。
第一回合,天族取勝。
硃磣初戰告捷,更加表現出了盛氣凌人的恣態。
狐族雖敗,但沒傷元氣,也不氣餒,重整旗鼓,準備再戰。
昔日因反對與天族聯盟而負氣出走的西皇氏聽說本族戰敗的消息,連忙率領本氏前來援助。
狐族的勢力本來就大于天族,五氏精誠協作,正應了“團結就是力量”的那句話。
再戰。
天族可沒那么幸運了。
敗。
狐族乘勝追擊,用實際行動將天族趕出了昆侖。
硃磣只好求助薩滿族硃?。
硃?是硃磣的親兄弟,當年為了天族首領之爭,被迫離開了昆侖山逃亡到了常柱山自立了門戶。
這些年來,天族與薩滿族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你不理我我不理你,各自為政互不打擾。
硃磣敗北走投無路,想起大哥來,抱著試探的態度希望得到支援,好讓他重新殺回昆侖,干死狐族。
硃?的態度是不予理睬,不可能為了一己之私,置全族穩定發展于不顧。
陸壓卻表達了不同的意見,反對老大坐視不理的態度。
他的意思是幫。
一番局勢分析讓硃?茅塞頓開,放下了成見,決定幫同族的天族去往昆侖向狐族討回公道。
狐族勢在當頭,見誰打誰,天薩聯軍也不是對手。
這時陸壓想起了昔日好友,現任蘇魯支那聯盟第一執政長老的盤古,急忙親自趕往扶桑游說。
臨走前,吩咐硃磣需謹慎,需冷靜應對。
可話音剛落,陸壓還沒走遠,硃磣便中了狐族青陽氏的突襲,還沒反應過來,天族損失慘重,硃磣在突圍過程中,戰死。
硃?見狀,派人向狐族請求議和停戰。
狐族五子見好就收,也不戀戰,只要天薩聯軍解散離開昆侖各自為政互不打攪,一切都好商量著來。
硃?的行為引起了天族余眾強烈不滿。
一大半的天族人們選擇了離開,另立門戶。
傳說其中有一支遠走向了今天的山西運城建立了匿族。
匿族在我國民族史上并無地位,也極少為人所知。
倘若聽說過位于山西運城的酒務頭遺址,不難發現,它的神秘和偉大。
出土的器物以及甲骨文中,匿族的文化底蘊那是相當深厚,它的歷史在商周時期達到了鼎盛。
在此不表,關于匿族的歷史消失之謎,我會在后面的《夏商周三族鼎力時代》一卷中講述一二。
回歸正文。
陸壓馬不停蹄的趕到了扶桑,找到了蘇魯支那的總部,見到了昔日的老朋友,盤古。
倆人相談甚歡。
經過聯盟會議,盤古也向陸壓傳達了會議結果,愿意以蘇魯支那聯盟身份前往昆侖墟與昆侖聯盟就天族之斗的問題進行和平協商。
這本平常之舉,卻將赤縣神州和昆侖墟短暫的和平無意地打破,昆侖聯盟和蘇魯支那聯盟也被無意地牽扯到了一起,兩大聯盟之爭就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