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函數勾股圓周率(四)

  • 漢旌
  • 尚冠
  • 3238字
  • 2022-04-30 09:30:00

一個時辰過后,北宮內再次鑼響,考場內的宮府吏身影緩緩從座位上離席。

隨后便有主考府吏北宮令董厥捧著寫有考題的試卷來到了北邊的城墻望樓處,朝著坐在石凳上的樊建恭敬的遞上考題,樊建開口對趙嬰提醒道:“君卿兄?……”

趙嬰點了點頭,便心領神會地從袖口取出一物,遞給了樊建:“這便是此番考核的答案。”

樊建結果一看,上面字數不多,不足百字,看上去也不是什么計算極為偏僻的數值,便將這答案遞給了身后的董厥:“龔襲啊,加派人手審卷,務必早一些得出結果。”

“是。”董厥接過答案,應聲之后便退去。

樊建待他走后,又接過那考題一看,一目十行,題型多是取自《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兩部典籍,樊建也曾接觸過,剛才也看了答案,略一推算,便了然于胸。

知道第八道的“辛題”,樊建往下看的目光才稍止住,這道“巨賈售錦”的題型倒是頗為新穎,樊建已經得知答案乃是“定價七十五金”,便直接代入答案,再試著“加一金”和“減一金”進入計算,發現都比定價七十五金得到的收益要低一些。

“妙哉……”樊建摸著短須,實在是為這一道“巨賈售錦”的題型設計感到巧思,只是這道題目真的容易解開嗎?

樊建自忖,若無答案,自己定然會采取窮舉法,那樣的話極耗時間,若是在這道題上耽擱久了,豈不是將后面兩道徑直給放棄了?

如是,帶著這樣的心思,樊建繼續看下去,只見第九道的“壬題”,乃是最為經典的“引葭赴岸”題型,勾股可是樊建的盲區,即便是得到“葭長一丈二尺五寸”的答案,樊建也整理不出來任何的推導思路。

“這一道題難比登天……”樊建發出如此感慨,他倒是不會懷疑趙嬰故意設卡,這位浩然君子的品性還是能夠保證的。

如是,樊建便將題目落到了最后一題,這道題倒是十分簡單,樊建甚至是能夠心算出答案,答案應該是無,也就是數字上沒有的意思。

《周髀算經》上說“徑一而周三”,即圓徑百丈的田畝其周長應該是三百丈,三百丈減去三百丈自然也就沒有了啊。

“等等……”

樊建盯著這最后一題,又想到之前已經看過的答案,頓時不可相信地抬起頭看著趙嬰,終是搖了搖頭對他苦笑道:“原來君卿兄的心思是留在此處……”

“呵……”趙嬰倒也十分坦然的承認了,但卻并不打算多加解釋。

樊建有些悵然的說道:“如此看來,明日我要在東門為君卿兄餞別了。”

……

……

散考的鑼響聲過后,眾多宮府吏多數留在了北宮中。數科考核不比策論問對那般紛繁復雜,需要呈送到相府閱覽,對其中做的好的或者有爭議的文章,甚至還要諸葛丞相親自判卷。

數科就是數科,對與錯只需要看最后的答案是否正確就行了,沒有洋洋灑灑的文章,簡單數十字便能囊括眾多宮府吏這一個多時辰的心血。

至多再有兩三個時辰,今天落日之前,數科考核的結果,便能張貼在北宮中近千宮府吏翹首以待的那張榜單上。

張毣少有的凝重之色,他還在糾結于第九題那道“引葭赴岸”的解題思路,勾股,絕對是他的痛腳之一,《九章算術》中簡簡單單的“勾三股四弦五”,即便是他也難以窺得勾股定理的真貌。

走在前面的張郁是之前侯考的地方,找到了衛弘,一見面就憂心忡忡的提醒道:“衛兄弟,你可知道今日你犯了彌天大錯?”

衛弘還在發現張毣躺著的位置十分舒適,乍一聽到張郁這般說,擰著眉頭問道:“為何?”

倒是張毣攔住了弟弟接續說下去,而是對衛弘說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圣人之言也,我看衛兄弟這般做法,倒是君子坦蕩蕩的做派。若非是我困于那道引葭赴岸,百思不得其解,否則也效仿衛兄弟這般早走了之。”

“大兄,你這般做和衛兄弟這般做,能一樣嗎?!”

張郁用著恨鐵不成鋼的語氣抱怨張毣的胡言亂語,也不愿意讓衛弘過度緊張,又轉過頭來寬慰道:“不過衛兄弟你初來乍到,想來也無大事。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你,北宮之中乃是一個極嚴謹的府衙,若是行徑與品性惹得上官惡感,絕非好事。”

衛弘聽出來了張郁言語之中的濃濃關切之意,便點了點頭應道:“我記住了。”

“我倒是說誰在這里聒噪呢,原來是你這個提早離場的沒規矩蠢貨……”

出了考場的楊泰,一眼就掃到了衛弘,他雖然對數科天生不通,卻也不妨礙他對衛弘冷嘲熱諷。在他看來,衛弘就是一個不懂規矩、不通禮儀的蠢蛋。

張毣站了出來,辱他可以忍,但辱及身邊的親友,卻是他所不能忍受的,故而也是反諷楊泰道:“世人皆知楊尚書乃是數甲大家,丞相也多次夸贊,怎么偏偏你楊安國卻是一位數甲白癡,難道?”

“張遠思,你安敢辱我!”察覺到張毣言外之意,楊泰怒極,擼起衣袖就要上前捶打。

“辱人之,人恒辱之!”張毣卻怡然不懼,他在少府這段時間也不是白待的,寬松的衣袍下是一身腱子肉,似眼前楊泰這種養尊處優的權貴公子哥,足可以打三個。

見到張毣不似以往的謙卑表現,欲要動手打人的楊泰反倒是先冷靜了下來,打量著張毣身高七尺,體格健壯的身軀,楊泰還是將拳頭松開來,當然場面話也不可不說:“哼,你張遠思最后不也是抓頭搔首地沒寫完答卷嗎?而我們荊州子弟中的霍紹先可是提前半個時辰就擱筆答完了。”

在考場上不時注意霍弋的張毣豈能不知這一點,卻并不妨礙他譏諷楊泰:“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楊泰露出了一絲嘲諷,言語更是無比張狂地說道:“哼!以往我等父輩視爾等父輩為犬馬,如今我等荊州子弟照樣能穩穩壓過你蜀中子弟一頭!”

“咳咳……”

身后不遠處想起來一陣咳嗽聲,楊泰回頭望去,只見是霍弋領著一眾荊州子弟前來。

無視方才霍弋那咳嗽的示警之意,楊泰便提高了音調對霍弋說道:“紹先啊,方才遠思說這次考核沒答完,故而要我請你來,對他指教指教……”

“哦?”霍弋不愿深究楊泰方才的冒犯之言,故而裝作剛到的樣子,一臉溫和地看著張毣問道:“遠思兄有何不解?”

張毣被楊泰架在火上,心頭也確實有疑惑,于是便順勢問道:“不知引葭赴岸那題何解?”

霍弋坦然答道:“一丈二尺五寸。”

張毣繼續追問:“如何解之?”

霍弋搖了搖頭說道:“這道題是我取巧了。我家中有一本前人所著的勾股書籍,其上所寫皆是一些特定的勾股數值,例如勾三股四弦五、勾六股八弦十這一類,今日這道引葭赴岸數值要大一些,乃是勾七十五股百弦一百二十五,我代入計算,便得出了答案乃是一丈二尺五寸。”

“哦,原來如此……”張毣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

不忘挑事的楊泰從旁說道:“什么叫做原來如此?紹先縱然自謙取巧,可你張遠思可是白題一道。”

張毣理都沒理楊泰這等跳竄行徑,而是對霍弋道:“我并非是小覷紹先的意思,不過還是想要請教一下紹先最后一道癸題,這可是一道‘陷阱題’……”

霍弋聞言,也是風輕云淡的回道:“看來遠思兄也瞧出來了,答案是十丈,可對?”

張毣聞言,嘴唇微啟,臉上浮現出一絲訝然神色,大概是沒有想到霍弋也能看出這道題的陷阱,半晌后才說出來話來:“看來此番榜首,是紹先兄的了。”

……

……

北宮內的某個明亮開闊的屋舍內,那些負責宮府吏考核的文吏正在令史董厥的主持下,對那些數科考卷進行批閱評分。

因為樊建要的比較急促,董厥還申請調來了相府內的人手。答案字數很少,批閱過程相對來說十分簡單,外加人手充足,不一會兒就將近千份考卷批閱完畢。

樊建看著眾位同僚呈上來的結果,也是皺眉:“看來這次試卷頗有難度啊,得中者竟只有區區七八十人。

中者,即及格分,大概是十道題目做對了其中六七道,以往每次宮府吏數科考核,得中者的數字應該是在二百上下。

從其中便可窺見這次數科考核的難度。

“董令史,這位考生答得癸題有點意思……”

董厥看過去,說話的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他是相府的管家,諸葛丞相在隆中時,他便是家中管理田畝收成的家仆。

老者雖無品級,董厥卻不敢怠慢,言辭謙和地說道:“黃公,不管他答得如何,只要與那樊掾史所給答案上的不一樣,便算是錯的。”

老者搖了搖頭道:“拿不準,老夫看他這回答,說對也對,說錯也錯,實在拿不準……”

董厥親自上前,大概是猜到了這道答案是什么,之前那些試卷也出現過這樣的問題,數值與答案接近,但終歸與答案不一樣,所以董厥還是依據參考答案為準。

從老者手中接過答卷,董厥掃了一眼,眉頭皺了起來,也嘖嘖嘆道:“確實有點意思……”

董厥抬起頭來,吩咐門口的府吏道:“去將樊掾史和那位高人請來,這道答題是對是錯,恐怕只能他二人能夠決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休宁县| 永仁县| 澎湖县| 新乐市| 崇明县| 仁怀市| 姜堰市| 肇庆市| 鄯善县| 宣化县| 资溪县| 宜兰市| 奉贤区| 固阳县| 哈密市| 龙胜| 米脂县| 安国市| 华安县| 峨山| 永德县| 措勤县| 仁布县| 那坡县| 忻州市| 大名县| 民乐县| 乌鲁木齐市| 城步| 平安县| 全州县| 桐乡市| 尖扎县| 广宁县| 松阳县| 丰原市| 河池市| 隆尧县| 罗田县| 如东县|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