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嶺南中醫骨傷科學術流派
- 陳凱佳 黃楓 李主江主編
- 377字
- 2022-04-22 16:57:56
第二章 嶺南何氏(竹林)骨傷流派
第一節 何氏骨傷學術流派的形成
何氏家族自明清以來,世代業醫,祖輩精于傷科。何氏傷科流派源于少林洪門,父親何良顯生活在清代,在粵懸壺,精武技及傷科醫術。何竹林幼承庭訓,19歲即游學海內,入江西、走湖北、訪河南、抵北平,北至哈爾濱、南經寧滬,歷時3年,行程逾兩萬里,視野大開,又窮覽諸經,醫術不斷精進,中年后與同道組織粵海傷科聯誼會,以善治傷科重癥、大癥而名聞省港,成嶺南骨傷科一大家。何氏的6個兒子、8個女兒中的2個(何筠儀、何美卿)繼承其醫技,長子何應華、何超常、何應權均是廣州著名的骨科醫師,其他兒女皆在國外行醫,其女婿羅廣蔭亦承其術。何氏從醫近70年,門下弟子眾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參加籌建廣州中醫學院(現廣州中醫藥大學),兼任廣東省中醫院首任骨科主任,所培養的黃憲章、魏征、張貽錕、譚昌雄、岑澤波等皆為嶺南名醫,形成了枝繁葉茂的嶺南何氏骨傷學術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