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妊娠期監護措施

妊娠期的監護包括對孕婦和胎兒的監護。

產前檢查從確診為早孕就開始,妊娠28周前每4周一次,28~36周每2周一次,36周以后每周一次。高危妊娠應酌情增加產前檢查次數。產前檢查的內容包括病史采集、全身檢查和產科檢查。

采集病史時,要系統詢問產婦的基本情況、本次妊娠情況、月經史、既往孕產史、既往史和家族史。根據末次月經的日期推算預產期(停經40周),具體方法為末次月經月份減3或加9,日數加7。對于末次月經記不清、月經不規律或哺乳期未來月經的女性,應綜合早孕反應、胎動開始時間、子宮大小及B超測量的頂臀長和雙頂徑進行推算。

【全身體格檢查】

進行全身體格檢查時,應該特別注意患者的血壓、體重和水腫的情況。

1.胎兒大小

根據宮高和腹圍判斷胎兒大小(表2-1)。

表2-1 不同妊娠周數的宮底高度及子宮長度

續表

2.胎位的判斷

通過四步觸診法判斷胎產式、胎先露、胎位及胎先露是否銜接。

第一步手法:左手置于宮底,確定宮底的位置,估計胎兒大小與孕周是否相符。雙手置于宮底,以兩手指腹相對交替輕推,判斷宮底的胎兒部分是頭還是臀,浮球感為胎頭,胎臀軟而形態不規則。

第二步手法:兩手掌分別置于腹部兩側,交替輕輕深按,確定胎背和肢體的位置。平坦飽滿為胎背,凹凸不平為胎兒肢體。

第三步手法:右手拇指與其余四指分開,置于骨盆入口上方,握住胎先露,判斷先露為胎頭或胎臀,左右推動,以確定是否銜接。

第四步手法:雙手分別置于胎先露兩側,向骨盆入口方向深按,判斷胎先露入盆的深度。

3.胎心音檢查

胎心音在胎背上方腹壁處聽診最清楚。枕先露時,胎心在臍下方。臀先露時,胎心在臍上方。

4.產道評估

(1)骨產道檢查:

骨產道各條重要的解剖徑線,如表2-2所述。

表2-2 女性骨盆解剖徑線

出口橫徑+后矢狀徑大于15cm,3 500g以下的胎兒可以經陰道試產。此外,恥骨弓角度也可以間接預測骨盆出口的橫徑,正常值為90°,小于80°為不正常。

(2)軟產道檢查:

軟產道由子宮下段、宮頸、陰道及盆底軟組織形成,應除外畸形、贅生物及囊腫等。

【胎兒宮內評估】

1.胎動

每次計數1小時,共3次,相加后乘以4得到12小時胎動計數。≥30次/12小時,為正常。<10次/12小時,提示胎兒缺氧。

2.B超

評價胎兒宮內生長發育情況、胎動,發現胎兒畸形,測羊水量,觀察胎盤位置等。

3.胎心監護

具體見本章“第二節”。

4.胎兒畸形及遺傳疾病監測

包括母血清學唐氏篩查(早期唐氏篩查、中期唐氏篩查)、胎兒游離DNA無創產前篩查、形態學檢查[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NT)超聲及妊娠中期排畸超聲]、絨毛活檢、羊水或臍血穿刺、羊水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等成分測定、胎兒鏡檢查等。

5.產前篩查與診斷的時機

(1)早期唐氏篩查與NT超聲檢查:

11周至13+6周。

(2)中期唐氏篩查:

15~20周。

(3)無創產前篩查(NIPT):

孕 12周后。

(4)有創產前診斷

1)絨毛活檢(10~13周)。

2)羊水穿刺(15~20周)。

3)臍血穿刺(25~30周)。

(張多多 呂 嬿 胡惠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江孜县| 漳浦县| 闻喜县| 黄浦区| 六安市| 宜阳县| 卫辉市| 连江县| 泗洪县| 中西区| 内江市| 彭州市| 七台河市| 普陀区| 八宿县| 普洱| 民乐县| 英吉沙县| 通山县| 天镇县| 长武县| 绥滨县| 澄城县| 禄劝| 福鼎市| 平安县| 青阳县| 雷州市| 西畴县| 鸡东县| 卓尼县| 九龙县| 曲沃县| 南康市| 太和县| 乐都县| 富川| 洞口县| 临泽县|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