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血管病心理康復手冊:心情好、睡眠好、恢復快
- 王春雪主編
- 561字
- 2022-04-21 17:36:04
6 突然出現一側肢體活動困難,是大腦的問題還是肢體的問題
腦血管病后比較常見的是偏癱,表現為突然發生的一側肢體無力、上肢持物困難、手指抓握無力、行走拖曳,或者不能站立,也可以表現為一側肢體麻木、疼痛、感覺異常;還可以表現為言語不利、說話不清楚、發音困難、語調改變、語速減慢;或者表現為表達障礙、找詞困難、理解障礙、聽不懂別人和自己的講話,同時復述、閱讀、書寫均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
當肢體出現運動或者感覺異常時,有些患者會誤以為是四肢的問題而就診于骨科,貽誤了腦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療。人類大腦的功能無比強大,既是生命中樞,也是控制四肢運動和感覺的“總司令部”。肢體的運動中樞位于大腦中央前回上部和中部以及中央旁小葉前半部,語言中樞包括優勢半球額下回后部、顳上回后部,大腦神經細胞發出神經纖維逐級下傳至骨骼肌,控制肌肉運動。腦血管病發生后,大腦皮質的各種“指令”因為傳導的神經纖維發生缺血壞死,信息傳輸被迫中斷,從而引起運動障礙及語言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大腦神經纖維的壞死,并不是四肢本身的問題,但是隨著偏癱時間的延長,若未進行合理、規范的康復訓練,就會使患側肢體肌肉由于缺少運動而出現失用性萎縮,關節發生攣縮,導致殘疾進一步加重。因此即使不幸發生腦血管病導致偏癱,也要積極進行康復訓練,為自己重新獲得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