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臨床病理診斷與鑒別診斷: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統疾病作者名: 周曉軍 余英豪主編本章字數: 1755字更新時間: 2022-04-21 16:02:28
副主編簡介

饒秋 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南京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解放軍東部戰區總醫院博士后合作導師,解放軍東部戰區總醫院病理科主任。《中華病理學雜志》《醫學研究生學報》編委。現擔任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病理學會分子病理學組委員,中華病理學會泌尿學組副組長,中國病理醫師協會委員,中國病理醫師協會分子病理委員會委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病理質控評價中心(PQCC)分子病理組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分子診斷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委員,江蘇省抗癌協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病理質控中心副主任,南京醫學會病理專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兼青委主任委員)。
曾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病理系做訪問學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5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5篇,多篇發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Modern Pathology、Histopathology等本學科國際著名雜志。2013年榮獲吳秉銓病理學發展基金會“優秀中青年學者獎”。2015年《中華病理學雜志》編委會授予“金筆獎”。2016年榮獲中國醫師協會病理分會“中國杰出青年病理醫師獎”。2017年江蘇省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2018年江蘇腫瘤醫學科學技術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張靜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病理科暨基礎醫學院病理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病理學部委員會、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病理專業委員會、陜西省基因組與健康學會分子病理學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女性生殖學組、中國優生科學協會陰道鏡和宮頸病理學分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病理學專業委員會分子病理學專業組、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超微與分子病理學專業委員會婦兒疾病學組和西安市病理學分會委員。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和《中華病理學雜志》編委、American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中文版青年編委。
從事臨床病理診斷30年,曾赴美國得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進修,專長泌尿生殖和婦產科病理診斷。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侵襲和轉移,主持5項國家級課題研究。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0余篇、源期刊論文40余篇。參編10部專著。參與獲得1項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章宜芬 副教授,主任醫師,現任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省中醫院病理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泌尿男生殖疾病學組及分子病理學組委員,江蘇省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委員兼學術秘書、分子病理學組組長,江蘇省醫師協會病理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兼總干事,江蘇省抗癌協會病理學分會及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先后赴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院泌尿病理實驗室及美國得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婦科病理實驗室學習泌尿男性生殖系統、頭頸部及女性生殖系統病理。主要著重于泌尿男生殖系統研究,擅長泌尿系統、男女生殖系統、頭頸部、乳腺、淋巴造血系統的病理診斷。

樊祥山 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病理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病理學科醫師分會委員,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病理學部委員,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醫學實驗室評審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超微和分子病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消化疾病學組副組長,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食管癌學組副組長、胃腸腫瘤協作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淋巴造血疾病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委會淋巴造血疾病學組委員。《中華病理學雜志》編委。
主持國家、省市級課題9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50余篇,編、譯專著9部。曾獲“中國杰出青年病理醫師獎”“2017年華夏醫學科技獎”和“首屆吳秉銓基金優秀中青年學者獎”等。

陳虹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病理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病理基地教學主任。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泌尿男性生殖系統疾病學組委員,中國醫學教育題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題庫)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福建省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病理學組委員,福建省醫學會病理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醫師協會病理醫師分會泌尿生殖疾病專員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曾在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學習腎臟病理和腫瘤病理診斷,擅長泌尿男生殖系統疾病的病理診斷。參與3項國家級課題,主持省廳級課題3項,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