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病理診斷與鑒別診斷: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統疾病
- 周曉軍 余英豪主編
- 703字
- 2022-04-21 16:02:29
第二節 腎發育不全
【定義】
腎發育不全(renal hypoplasia)屬腎臟先天性發育異常,為結構正常的小腎臟,而腎單位數量減少超過相應孕齡的兩個標準差(SD)。腎發育不全可分為腎單位過少性腎發育不全(oligomeganephronic renal hypoplasia)、單純性腎發育不全(simple hypoplasia)及節段性腎發育不全(segmental renal hypoplasia)。
【臨床特征】
1.流行病學
(1)發病率:
腎發育不全的發病率較難判斷。目前臨床方面,尚無有效方法區分腎臟發育不全和發育異常。Churg等報道在新生兒尸檢中腎發育不全發病率約1∶500。
(2)發病年齡:
新生兒。
(3)性別:
未見報道。
2.癥狀
腎單位過少性腎發育不全的兒童常表現為多尿、煩渴、尿濃度不足,生長發育遲緩,同時腎小球濾過率(GFR)減少及氮潴留和蛋白尿增加,十歲后經常進展為腎功能衰竭。
3.預后
雙側腎發育不良可導致兒童中后期出現終末期腎病,節段性腎發育不全可導致兒童高血壓及心臟病風險增加。
【病理變化】
1.大體特征
腎臟體積減小,單側重量常低于正常腎臟的50%。雙側腎發育不全的重量減少可超過30%。可伴有腎動脈發育不全。
正常腎臟通常具有10個或更多腎葉結構,發育不全的腎臟經常只有5個或更少。腎單位過少性腎發育不全通常只有一個或兩個腎葉結構存在;通常單純性腎發育不全腎葉結構較正常減少,偶爾可見一個腎葉結構。節段性腎發育不全腎外觀變小,通常在腎上極附近腎囊表面可見凹槽。
2.鏡下特征
(1)腎單位過少性腎發育不全鏡下表現為腎單位數明顯減少,殘存的腎小球顯著代償性增大,周圍腎小管增生明顯。
(2)單純性腎發育不全鏡下表現為腎單位數減少,但不出現殘存腎單位代償性增生。
(3)節段性腎發育不全鏡下表現為腎實質變薄,腎小球顯示為曲折的厚壁血管,周圍腎小管萎縮、數量減少或缺如,并可見間質纖維化。
(王景美 付堯 樊祥山)